运用和谐发展理念 推动德育工作开展

时间:2022-10-03 01:00:08

运用和谐发展理念 推动德育工作开展

一、运用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的良好个人品德

和谐发展,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智慧与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也是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古人曰:“礼之用,和为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这种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学生受其影响也呈现出思想多元化发展趋势。坚持用和谐发展的优秀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就能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就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学会分辨是非,正确判断选择,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把确立学生的爱心、责任与正义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以为人民服务、爱国守法、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做到文明修身,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人人争做党和人民需要的新一代。

二、运用和谐发展的辩证观点,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个性发展

和谐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状态,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理想态势。和谐是在人与人、人与学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个体与群体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实现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和谐”并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能整齐划一,而是承认差异、尊重不同,八音齐鸣才能奏出最美妙的乐章,五彩缤纷才能绘就最优美的画卷。德育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在共同的方向目标引领下,给学生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和多样选择,努力实现个人特长与事业需要的完美结合,在面向未来、奉献社会的征途中,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与辉煌。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克服德育工作中的“一刀切”或“强制性”做法,允许学生在错误中觉醒,在挫折中复兴,在失败中奋起,在成功中感悟,使德育工作园地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良好局面。

三、运用和谐发展的理性思维,教育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向上

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态是一种心理反应或心理态势,是在一定思想和心理支配下的主观情绪、情感态度和心境,通过言论或行动表现出来,和谐的心境可以产生和谐的行为,不和谐的心态往往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我们要用理性思维来教育学生,适时调整自我心态,有的放矢地搞好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树立务实、稳健、豁达、淡泊、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客观、公正、理性地应对面临的困难、挫折与问题,善于把大道理与小道理结合起来,把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个人与外界的各种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着力培养与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相适应的和谐心态与健全人格。

四、运用和谐发展的均衡思想,引导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和谐发展的现代含义就是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崇高的社会信念和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即宽容、融合之意;“谐”则蕴含协调、平衡之解。

如何使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实现人生转折,如何对区域不同、习俗性格差异的学生实现心灵交融,这是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思想充实德育工作,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良好途径。和谐发展的均衡思想,要求学校内部各种关系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要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必须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发展,才能带动学生的发展;只有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团结、讲正气、树新风活动,不断加强班级建设和骨干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各种矛盾与隐患,坚持用和谐凝聚人,用和谐磨练人,用和谐塑造人,用和谐发展人,让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成为文明校园的主旋律。

五、运用和谐发展的涵化作用,营造育人成才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创建和谐校园,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就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涵化作用。要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营造和谐的环境与氛围,积极倡导和谐精神,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发展和谐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与自觉行动,这样就会达到“春雨入土、润物无声”的效果,就会使学生在和谐氛围的熏陶感染下,告别陋习,战胜自我,逐渐成长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六、运用和谐发展的实践要求,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用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实德育工作,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同志曾经说过,任何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德育工作的本质就是教育人、磨练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要深入教室、深入宿舍、深入头脑、深入灵魂;另一方面德育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保持和发挥其旺盛的生命力。要围绕“做事必先做人”这一根本要求,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结合形势任务的需要,开辟各种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要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和校园内部的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深化情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纪律教育;要抓住校外实习培训的有利时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新生军训和野外生存训练,让学生体验艰苦、体验忍耐、体验磨难、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

作者单位:

山西沁源县职业中学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强化诚信教育的对策 下一篇:职中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