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时间:2022-10-02 11:35:34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空间日益钢筋混凝土化,加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安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乡村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乡村经济景观、聚落景观、乡村文化景观,而其核心和看点、亮点则是乡村聚落景观[。实际上,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与“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假如乡村旅游没有“农”的特点,其旅游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一、中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的开发

随着近年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呈现火热。开发者往往只是基于各种利益的考量,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缺乏政府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缺少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过度利益的诱发之下,在运营管理中,自为政的现象和普遍。任由经营者盲目投资与开发,以至于乱开发、乱建设、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非常突出。

各地的乡村旅游大都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设计和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性很大,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了浪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和小城镇用地规划多数相对滞后,用地规模布局功能定位不尽合理,导致了粗放低效利用土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如此无序的开发,已经导致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产生。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旅游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中国已经入工业化社会,但是,许多居民的思维还是处于农业社会。大量的工业垃圾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原有的自然生态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公共管理也相对滞后,虽然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发展当中,并没有保护好自然生态。

在乡村旅游区,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很低,其中许多地区目前仍旧沿袭大众旅游之路,一哄而上开发低层次粗放式的旅游产品,使乡村遗留给人类的许多珍贵自然遭到破坏,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具体体现在,遍地开花的小农场与民居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人为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本身不重视,二是游客不注意保护环境,三是开发商利益至上。

(三)村落文化的破坏

村落文化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原因。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二是,经营者的原因。在同一片区域内出现众多雷同的乡村文化旅游区同质竞争也带来了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城市化倾向严重的现象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商业气氛的影响之下,在城镇化能够带来物质文明观念的驱使下乡村开始追随和模仿城市,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格调和品位流行的今天出现了迷失,异化了的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最终导致陷落。“城市化”现象严重,文化品味缺失。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景观,随着乡村社区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得高度破碎化,并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质,这些特殊的人文景观很多也渐渐消退。理论上,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原来“很土”的文化,往往被当地人主动改革,这种“土”文化,恰恰是乡村旅游的文化之根。

(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鸡犬声相闻,小农经济被打破,农村体现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有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乡村旅游是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是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现代农业转化的途径,是实现旅游行业中“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经营策略的新选择[ ]。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并不能做到高投入,投入者,往往是外来资方。当然,最后大部分的利益,流入到了资方。

城市化程度差异决定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分布区位,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旅游用地成本存在着由市区向城乡交错带递减的趋势。开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多落入外界投资者及旅游企业的手中,当地居民只能得到其中的极少部分,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日益不公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地区上,人群上(资方、管理者)。

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乡村旅游倡导生态合理、经济可行、文化独特、社会适宜的发展理念,着重关注旅游者体验、社区居民利益和乡村发展进步,以人为本是其本质体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乡村环境、经济、文化、社区四者的协同发展,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旅游环境的和谐性、旅游经济的循环性、旅游开发的扶贫性。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延伸,使旅游有机会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焕发新的活力。最终目的,为了“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规范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从产权上,通过制定规划确定其发展定位,做好项目和景观的合理布局,优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梳理品牌,防止重复建设,为今后流村镇新项目的投资与方向确定提供指导,避免恶性竞争。产权行为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合理的产权机制为基础。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一种功能状态,产权机制的调整是赋予产权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以符合人们的利益诉求。

在政策与法制环境上,要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前瞻性规划,实施有序开发;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管理。政府监管组织要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要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建立旅游区(点)的环境、服务质量指标数据库,使环境保护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优先保护环境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乡村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环境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强势产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并重,强调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培育环保型、健康型旅游产业。旅游者应坚持和谐旅游伦理观,履行负责任的旅游行为,要与环境相和谐,与其他旅游者、旅游企业相和谐,杜绝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减少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冲击。

循环型旅游能有效缓解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重要发展途径,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保护环境,不仅要求所有人,在保护环境自觉上,自行遵守。更主要的是如何采用严格的公共管理手段。

(三)保护村落文化

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故乡情节”、“怀旧心态”、“回归自然愿望”,这是人们对以往文化的留恋和不同文化的向往。运用乡村传统聚落的重建、改造、修复和维护等4种模式,建设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特色旅游村镇、产业村镇和生态古村古镇。乡村文化之所以对于城市居民有吸引力,就在于他们在乡村文化的感知中能够得到回归自然的满足。传统文化是现代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条件,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种配置性资源,则需要进行重塑,即时间的形塑和空间的形塑只有经过重新包装和塑造,传统文化资源方才能有效地展现于现实生活中,并获得人们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重塑是转换传统文化时空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赋予传统文化一种新功能的实践。

乡村文化是旅游者进行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基础, 丰富的民情、风俗和民间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众多的采风素材。各种力量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建设新农村文化存在着利益可协调的结合点,多方利益的整合、协调、共赢,可以使旅游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少到最低。

在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中灌注文化的要素,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然还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是地方特色的体现。开发、整合和包装地方土特产并弘扬和保护本土文化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要求。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悬殊,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民风与民俗、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展历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只有保护好村落文化,乡村旅游才具有文化的味道。

(四)让更多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业作为大容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载体,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既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开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表明: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

合理分配收益。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必须设置内在的经济激励机制,即股份制,把村民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旅游扶贫开发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应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区发展、环境美化和基层文化建设,彻底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的目的。在乡村旅游资源的运营中,必须充分考虑村民对旅游利益的分配位。

农民不能在旅游当中合理地收益,也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三、小结

乡村旅游,成为各利益集团的肥肉。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当地农村虽然能够部分受益。但是,随着日益发达的交通,有组织的与自助的乡村旅游呈几何倍数地增长。诸多的环境与社会人文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有序的开发环境;其次,生态保护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是,村落旧有的文化,要有意识地保护;四是,农民合理的经济利益不容侵犯。

参考文献:

[1]李梅 苗润连.北京山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昌平区流村镇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06-208.

[2]杨载田,章勇,刘沛林.等湖南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3]郭换成,郑健雄,陈田等.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4]马东跃.我国乡村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134-135

[5]谷静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179

[6]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7):149-150

[7]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8] 蔡飞.浅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考古,2010(3):251-253

[9]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0]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1]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察,2009(6):119-121

[12] 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3]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14]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5]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16]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产业观察,127-130

[17] 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产业观察,127-130

作者简介:王志威(1973-),男,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

上一篇:山岳型景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小议农村土地执法管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