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时间:2022-10-02 11:34:40

河南省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摘要: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全面剖析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准确把握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推动资源整合,推进冷链物流的产业化建设,使河南省冷链物流的专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实现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全国领先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目标。

关键词:冷链物流;SWOT分析;河南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冷链物流也称低温物流,泛指温度敏感性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广泛应用于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及其他特殊商品(如药品)等的储存运输过程中。河南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具有承东启西、传承南北的地理优势,发展专业的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障消费安全、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WOT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反映出河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主要包括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方面。

1 优势(Strength)分析

1.1 区位和交通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北接京津冀,南连两湖直至珠三角,西牵关中千里沃野,东接长三角经济龙头,是东西交会、南北沟通的中枢地区,也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北部经济开发地区过渡的中间地带。突出的区位优势使河南成为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和集散中心。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可替代的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国道107、106和207纵贯南北,国道310横贯东西,京珠、阿深和连霍三大高速公路干线交会于河南,还有多条高速公路覆盖全省并与外省相连,已形成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络;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其国际航空出口货运量在中国国内机场中位列第七名,属一类航空口岸。河南省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民航交通运输网络初具规模,为河南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1.2 市场需求优势

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肉制品行业集中度高,食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亿亩左右,2011年全省粮食达到1 108.5亿斤,连续六年超过1 000亿斤;河南的饲料饲草资源非常丰富,畜禽品种多,养殖传统悠久,形成了一批肉制品加工企业,全省畜牧业龙头企业有400多家,畜牧业产量占全国的10%,全国较大的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有众品集团、双汇集团等;河南省的食品加工业极为发达,拥有着众品、双汇、思念、三全、科迪、华英、天冰、大用等60余家速冻冷藏食品龙头企业,其中包括3家全国速冻食品名牌企业,这60多家成规模化经营的产销集群,其产品种类达300多种,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百亿元,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行业70%的市场份额,仅三全和思念两家企业的产品就占有国内市场的30%左右,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90%的主要半成品原料来自河南。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生产加工的快速增长,激发了对冷链物流的巨大需求。同时,河南也是全国的人口大省,拥有上亿人的消费市场,全省易腐食品的总消费量约为8 000万吨/年,而目前已应用的冷链消费仅为700万吨左右,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随着农副产品的产销量、流通率和运输率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大。

1.3 产业基础优势

河南省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不仅拥有具备较高冷链物流服务能力的各类企业,还形成了较强的冷链物流装备制造能力。首先,河南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据估测,河南省现有冷库230万立方米,其中冷藏库约74万立方米,冷冻库约156万立方米;冷藏车辆约2 700辆,总承载量约2万吨,果蔬和肉类冷链应用率约为6%和22%,损腐率分别为30%和15%。其次,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商,如众荣物流、双汇物流、众品生鲜物流等。河南省有各类物流企业上万家,其中,专业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有300多家,分布在全省不同区域,一些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供应链整合管理的理念和能力,与本地区上下游产业相结合,探索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冷链物流体系。这其中,河南众品生鲜物流有限公司是省内冷链物流行业的佼佼者,拥有超过500台冷藏运输车辆、80万立方米的冷库容量,在全国规划建设了15个销地生鲜物流配送中心、10个产地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以及3个连接产销两地的综合物流基地,构成了以200~300公里为半径、以8小时为时效,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全程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能够为各类食品加工企业、连锁店和餐饮企业提供集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为一体的完整的网络化、综合性的冷链物流服务。再次,冷链物流节点建设初具规模。全省共有各类已运营或在建的物流园区40多个,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87个,其中31家被农业部列为部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些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河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最后,河南省冷链物流设备制造产业发达,拥有冰熊、红宇等一批冷链装备制造企业,其中,冰熊冷藏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这些企业所具备的资源和服务为河南省发展冷链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

2 劣势(Weakness)分析

2.1 技术劣势

冷链物流是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行业,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为保持产品的品质,需要使用冷库和冷藏保温车对产品进行预冷、冷却冷冻贮藏和运输,在低温环境下完成分拣、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使用低温贮藏和运输物流特殊设备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特性,这个特性导致冷链物流技术含量较高,作业难度较大,预冷、制冷系统也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运输和仓储成本是一般货品的2~3倍,且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据统计,河南的冷库安装库容量居全国中等地位,建10 000平方米冷库,在硬件设备上需投入经费1 000多万元;建设一个能检测生物9项、理化20多项指标的检测中心需投资400多万元,这样的成本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担的。因此,冷链物流的高投资成本也成为制约河南省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大规模、高水平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一方面,省内开展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几乎都面临着自动化仓库少、冷藏车辆缺乏的状况。全省现有冷冻冷藏设施陈旧,大约有90%冷库为平堆冷库,立体货架冷库不到10%,冷库能力严重不足;全省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平均冷藏运输率仅为10%~20%,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和低温储存的要求,更难以普及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设备的欠缺,冷链物流上下游节点企业间的配合与协调不同步,采购、加工与销售各环节无法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导致冷链物流的完整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冷链“断链”情况时有发生。

2.2 专业化劣势

目前,河南省开展冷链物业业务的企业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设的物流部门,真正独立运营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屈指可数。尽管已经出现了具备一定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从服务业务领域、服务范围的覆盖率,还是服务的时效性和质量上都无法很好地满足河南省各类企业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一方面,高投资成本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冷链物流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出于质量监控等原因,不得不采取自营方式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但是仅以本企业为服务对象开展冷链物流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河南省冷链物流市场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面对河南省冷链物流市场存在的稳定且巨大的市场需求,大部分自营冷链物流企业和能够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其应有的专业性、规模性及成本优势明显不足,业务规模和服务水平无法充分满足河南省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

2.3 人才劣势

冷链物流相比于常温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冷链物流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首先,冷链物流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熟悉冷库常涉及一些化学物品,如制冷剂用到的氨、氟利昂和四氟乙烷等;其次,冷链物流人员还必须掌握冷库里的压缩机等设备的使用;除此之外,冷冻技术与产品特点等也是冷链物流人员人才必须要了解和熟悉的。由于冷链物流涉及的学科门类和领域很多,这就要求从事冷链物流业务的专业人员对包括物流管理、系统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和食品工程等知识都有系统的掌握。然而,尽管目前河南省有数十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却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有些高校开设有相关课程,但是所涉及的知识仅限理论,实践技能训练极少。由于缺少直接对口的人才培养,使得河南省冷链物流人才储备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

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3.1 良好的政策支持

无论是国务院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陆续出台的物流“国八条”、“国九条”,还是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6月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或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都为河南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提供了极佳的政策环境。

2010年4月,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指出要重点打造以食品冷链为首的十大物流行业,立足国家对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的基本布局,构建京广、陇海“十”字型国际冷链物流密集带,充分利用省内冷链产业龙头企业优势,在完善本省冷链网络的基础上,支持本省龙头冷链物流企业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拓展、加密冷链物流网络,实现与国内、国际冷链物流网络的高效对接,逐步强化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地位。这一系列冷链物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河南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3.2 潜在的市场

河南省是冷链相关产品的主要输出地之一,发展冷链物流有着强大的产业支撑。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果蔬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粮食、肉类、果蔬、乳制品等产业发展的原料基础雄厚;速冻食品、鲜肉及肉制品分别占全国产量的72%和13%,向省外输出量比例约达到60%和50%以上。同时,据测算,全省易腐食品的总消费量约7 730万吨/年,目前已应用冷链的消费量690万吨/年,需要冷链服务的消费量约3 480万吨/年,约占全国的7.9%。华英、大用、三全、思念、科迪等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外包冷链业务。因此,河南发展冷链物流的市场缺口巨大、前景广阔。

3.3 食品安全备受重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物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成为确保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 000亿美元,其中超过20%的食物在采摘、运输、储存环节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而被浪费,损失率达25%~30%,经济损失达到约1 000亿元,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冷链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按专家的估算,目前国内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城镇居民易腐食品的消费更是占到总消费的51%,但目前国内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30%。另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以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以及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等,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除此以外,大多数食品的分销渠道都没有严格的冷链控制要求,79%的易腐食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超过60%的零售商在接收到物品时不进行温度测量。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对于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社会对高价值的易变质、需冷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加大了冷链市场的缺口。

4 威胁(Threat)分析

4.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本省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众品、双汇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已经成立了专业冷链物流公司,为特定的客户提供专业冷链物流服务,同时积极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并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方向迈进;另一方面,传统物流企业开始涉足冷链物流业务,如中外运等,凭借已有的物流网络,通过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完善冷库网络,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同时,以众荣物流为代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快速成长,全国各大节点城市积极布局,实现专业化、一体化运作;国外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如夏晖集团、招商美冷等,凭借其拥有的技术、资金、人才、经验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在河南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4.2 行业标准不规范

在国外,冷链标准是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积累出的流程规范,是企业共同推动的,通过行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而在我国,目前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既不健全也不规范。第一,针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众多,除了商业联合会的《速冻食品物流规范(征求意见稿)》之外,还有《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条码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应用规范》,以及将于2012年6月底公布、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等一系列冷链物流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并没有形成体系,这就造成了很多技术参数有矛盾、重合的现象。第二,一些冷链物流行业出台的标准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大量的标准涉及的都是技术问题,却忽略了对一般水平的规定,不仅不适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反而对企业的经营形成障碍。比如对不同产品的储藏及运输温度制定了具体限制,但是温度标准应当是根据客户要求、食品种类所确定的,对温度限制得过于严格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标准众多却无约束力,国内目前类似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不下200个,包括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可是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纸质化阶段,并没有人监督实行。名目繁多、相互交叉且无实际约束力的冷链物流标准,对冷链物流的发展几乎没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4.3 成本控制难度增大

冷链物流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成本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初始投资来看,冷链硬件设施是冷链运行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两方面。建设10 000平方米的冷库,需投入1 000多万元购置硬件设备,同时,进口冷储专用高架叉车价格为26万元/台,货架为1 700元/组,按每万平方米冷库需要叉车4台、近900组货架计算,附加设施需投资250万元;冷藏运输车价格约为30~40万元/辆,为一般车辆价格的2~3倍。因此,一个中等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其固定成本投资至少也需要几千万元,远高于一般物流企业。从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来看,在冷链物流企业应当为客户提供的整套物流解决方案的三大板块中,仅冷链运输服务部分,就包括车辆折旧费、养路费、保险费、验车费、办公费等各项固定成本,以及人工费、燃油费、维修费等可变成本;同样的,冷链仓储也存在仓库设备折旧、水费电费等固定成本以及维修、配货人员工资(计件工资)等可变成本;唯一特殊的是其他增值服务一项,无固定、可变成本之分,而是按实际投入成本计算。同时,由于不同的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运输线路各有不同,很难整合客户资源来开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因此,对各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冷库闲置、车辆空置空驶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又在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机会成本。此外,国际油价的变动、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等,都会进一步加大冷链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

5 结 论

借助良好的区位和交通状况、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河南省冷链物流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但是,外部的压力和威胁以及其种种内在问题也使河南省发展冷链物流面临多重困难。基于此,首先必须在河南省冷链物流行业树立供应链管理思想,加强市场对整个冷链链条的控制;其次,通过资源整合、多方联动实现冷链链条无缝对接和各利益主体共赢,使河南的冷链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发挥;再次,要努力推进冷链和冷链企业的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体系化、产业化建设,突出河南省冷链物流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全国领先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宏岭,周行. 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72.

[2] 孙红霞.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11):10-11.

[3] 梁瑜.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研究[J]. 物流科技,2010(2):75-76.

[4] 骆建领. 冷链物流产业化加速河南迎冷链时代到来[J]. 聚氨酯,2012(5):33-35.

上一篇: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对林黛玉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