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合作模式下促进知识转移的伙伴协同能力分析

时间:2022-10-02 09:46:55

技术合作模式下促进知识转移的伙伴协同能力分析

内容摘要:技术合作是企业在面对高度动态化技术和市场环境时常采用的策略。目前此领域研究多关注于合作伙伴的网络关系,较少关注合作关系中所需要的伙伴协同能力。本文提出伙伴协同能力包含伙伴关系导向、沟通行为和协调活动三个维度,并实证研究伙伴协同能力与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发现伙伴关系导向、沟通行为与协调活动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关键词:技术合作 协同能力 知识转移

技术合作是企业常采用的策略之一,企业通过技术、人力、设施等资源上的互补性以弥补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实现降低成本或风险分担的目的,适应高度动态化发展的技术及市场环境。从组织学习观点来看,技术合作模式下伙伴合作学习的过程必须通过知识转移,企业只有通过知识转移,获取、创造及整合知识资源,才能达成创新目标,而知识转移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彼此必备分享和交换意愿与行为,故合作伙伴间良好的协同能力将会正向影响知识转移。过去研究中鲜有对合作伙伴协同能力进行系统的规范和探讨,因此,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剖析伙伴协同能力的构成,探讨伙伴协同能力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企业联盟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知识转移是通过知识接收者与提供者的互动,将知识加以吸收、发展、创新与应用的过程。组织内的个人知识必须通过分享才能经由社会化与外化的过程产生综效,因为通过转移与扩散才能将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以有效地完成工作。当组织内部缺乏某种知识时,便产生知识缺口,就需要通过外部转移来引进知识。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内隐、外显知识的动态转换,组织在进行知识转移时,联盟成员必须为达成共同目标的主动参与,形成良好互动关系(Williams C,2007)。组织可以通过合作伙伴间互惠互利的知识交换、能力与资源的互补与分享,更快速且有效地取得组织所需的互补性资源与领先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技术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必须拥有彼此更好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弹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综合而言,合作伙伴协同能力包括伙伴关系导向、沟通行为和协调活动三维度:首先,伙伴关系导向反映了伙伴共同价值取向和规范,以及共享心智模式,并随着时间推移而稳定或深化。Mohr & Spekman(1994)将伙伴关系导向定义为公司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达成伙伴间知识的交换与流通,并进一步将其归因于承诺、协同合作、互相依赖和信任四方面。其次,沟通行为是合作伙伴间进行知识交换、建立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且采取行动。密切的沟通行为,必须发展以团队为基础的机制,不断进行信息上的交流,产生需求、问题和出现新的需求,然后采取行动。在一个成功的协同合作关系中,共同解决问题取代谈判,都需依赖良好的沟通。沟通在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促进合作伙伴间对彼此的理解并且改善对于彼此协同上的知觉。再次,协调活动是合作伙伴共同安排、规划、建立新的管理流程以促进伙伴间的交流。如果协调和信息交流的需求定义失败,将会妨碍组织适应竞争环境变动的能力。Kandemir等(2006)指出在企业间交易中,协调活动需要由企业间以正式合同条款、信息科技和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共同进行管理。

(二)研究假设

合作中个体、群体彼此间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关系是组织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周文(2009)认为信任增加了伙伴行动的可预见性,而保持信任的驱动使行动者又形成自我约束。由于显示更多承诺的伙伴将为解决短期问题、长期目标达成而付诸努力,因此高水平的承诺期望是与伙伴成功合作相连的。上述研究说明,合作伙伴具有良好关系,对其知识转移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应首先满足使用者的信息沟通与交换的有效性,才能有助于创新产出的成功。当组织之间出现越多的沟通和越小的目标差距时,将愈能提高彼此知识与技术的移转绩效,且沟通行为可以通过程序交流、人员交流、跨组织交流三种模式来进行。Wong等(2007)认为伙伴间的沟通会影响他们之间互动的质量和内容,进而影响技术转移绩效。

Tsai(2009)认为知识转移涉及不同的组织单位,与不同的单位进行分享与连结。各单位间的连接和网络是组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通过与其他伙伴间的互动而产生新的机会和获得新的知识。知识基础观点也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促进组织新知识的产生。企业与合作伙伴进行知识转移时,必定会产生许多相关活动需要进行协调,故推论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协调活动,将对知识转移产生正向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作以下假设:

H1:伙伴关系导向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沟通行为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协调活动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实证与结果分析

(一)测量方法及过程

参考Mohr & Spekman(1994)的研究,确定伙伴关系导向、 沟通行为的测项,分别包含4题和7题;参考Tsai(2009)研究,确定协调机制的测项,共7题;参考Williams(2007)的研究,确定知识转移的测项,共6题。以上测量采用likert 7点量表进行,1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

文章以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研发部门且具有联盟经验的企业为调研对象,调研产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环保、光电产业。选取这两大园区的原因,主要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合作活动及创新活动较为频繁的产业。对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实施问卷发放,事先确认该公司有技术研发部门且具有联盟经历,在确认有配合调查的意愿后,再以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及回收问卷。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容量,提高问卷回收率,调查组委托与受访企业关系密切的管委会人员代为转送,或问卷中附以信函,注明回收期限,并在发放后,进行电话跟催,提高问卷回收率。本研究之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47.33%。

(二)样本描述统计

表1总结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的相关检验结果。首先,协同能力的统计值表明,各维度值较高且彼此间差距并不大,表明样本企业对其协同能力普遍认同;知识转移的统计值表明,较于其他变量均值较低,表明样本企业对知识转移的认同度属于中度。其次,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协同能力各维度均与知识转移高度相关,表明这些因素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效度与信度分析

各问卷均由前人文献发展而来,因此内容效度良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EFA)对具体测项进行检验,按照因素负荷量大于0.6的原则,删除“沟通行为”下3项,协调活动下1项,知识转移下2项。对精简后测项再进行EFA分析,由表2可知,各测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显示建构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在0.7以上,显示信度良好(见表2)。

(四)回归结果分析

针对伙伴协同能力与知识转移两个变量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伙伴关系导向对知识转移的解释变异程度达34.7%,且伙伴关系导向的回归系数为0.50(p

结论

通过实证结果发现,所有研究假设均获得验证,即伙伴协同能力的三项维度—伙伴关系导向、沟通行为、协调活动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首先,伙伴关系被认为可使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获得互补性的技术能力,共同研究或生产达到经济规模,获取新的技术或市场。因此,伙伴关系导向对未来进行知识转移能否成功是重要关键因素之一,不但有利进行知识转移,也可使合作关系产生技术竞争能力。其次,技术合作伙伴通过交换知识、分析及解决营运问题等沟通交流来促进彼此的关系,完成共同目标。因此合作伙伴间通过沟通行为将有助于知识转移的进行,沟通行为是合作伙伴进行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必要要素之一。最后,知识转移涉及不同的组织单位,是与不同的单位进行分享与连结,组织间的协调活动能够深化合作伙伴间的互动而产生新的机会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活动将有助于知识转移的进行,进而提升双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Williams C. Transfer in Context: Replication and Adaptation in Knowledge Transfer Relationship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9)

2.Mohr J & Spekman R. 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 Partnership attribut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2)

3.Kandemir D et al. Alliance Orientatio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Impact on Market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6, 34(3)

4.周文.分工、信任与企业成长[M].商务印书馆,2009

5.Wong A et al. Social face for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s of resource exchange and reflexivity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7, 28 (8)

6.Tsai K H. Collaborative network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5)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与策略探讨 下一篇:生态经济视角下制造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