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及其装饰之美

时间:2022-10-02 09:37:36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及其装饰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作为东方独立的建筑系统一直都未曾改变,从之前新旧石器时代的穴居的原始简陋的建筑方式,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建筑文化和特色,以木架式为承重结构而非墙体,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经历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个个朝代的更迭,建筑形式逐渐成熟,建筑的形式之美大体上差异不大,但在一些细节之上却有着不小的差距。

中式建筑为三段式,在整体上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在上部屋顶为上,顶又有屋脊,飞沿,斗拱,山墙等,在中部有金柱,廊柱,窗格,门等,下部主要有台阶、台基以及柱顶石等。

屋顶的造型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限制,整体上的可以分为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在以前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形式,由于它屋顶陡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磅礴浩大,在封建社会是皇权和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多用在宫殿、坛庙、重要的门楼等高级别的建筑之中,普通官府、衙役、商铺、民居等是不能用的。

歇山具有前后坡面和左右半坡面;共4个坡型,它相对于庑殿顶底一个等级,不像庑殿顶那般严肃,比较活泼,所以多用于殿堂楼阁等比民宿等级高但又不到皇宫等级的建筑之中。

而硬山顶和悬山顶是最次的等级,多用于普通的民用建筑之中而硬山与悬山的区别就在于硬山两端山墙直接与屋顶相交,悬山顾名思义便是屋顶两端向外伸出山墙之外而悬挑着的屋顶且多用于南方地区。所谓建筑之大美者于穹顶也。

可以说屋顶是整个建筑的标志,屋顶的造型美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美观程度,当然屋顶除了造型的区别的美以外屋顶之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装饰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个人,屋顶可就是人的脸了,而屋顶的装饰无异于在人的脸上化妆,这是锦上添花的效果。所以穹顶的装饰是必不可少的,能装饰的地方可就有得谈了,从正脊到垂脊、戗脊、攒尖顶上的宝顶和屋檐边上的瓦当等都是可以装饰的地方,而装饰的内容从各种各样的神仙走兽到福寿纹样,无不透露着建筑师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广州一带的民居,在屋脊之上镶嵌有各种经典典故,无一不在诉说着一段段故事。

脊兽是由瓦制成的,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它的功能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以及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代表着等级的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的限制。

正脊常常上安放吻兽或望兽,正脊两端的装饰就有龙吻、鸱尾等装饰,而较矮小的厅堂屋脊则是会采用些哺龙、纹头、雌毛。而这些装饰的运用是有讲究的,由于我国古代建筑是木架结构,容易着火,在五行之中水克火,而龙吻、鸱尾等是龙的形象,龙是生活在海里的神话形象,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其作用有“避火”镇灾之意。除了正脊两端在正脊之上还有一些人物神仙故事也都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人物群像的背景是高低相望的亭台楼阁;整条瓦脊采用连景式组成,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恰似一个巨大的舞台。

在一些重要宫殿上,垂脊以及戗脊上他们的装饰更显得比较统一,大致以跑兽、垂兽、“仙人”为主。其中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在殿顶翘起的戗脊上安放着仙人和各种小兽,称“戗兽”,其数目与种类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9、7、5、3不等但均为奇数。小兽的排列是有寓意的。这些小兽的最前面有个领头的骑凤仙人。其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块瓦件。此仙人不计在小兽数目之内。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关于小兽前为何有个骑凤仙人有着段传说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缗王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到江边,危急中,遇大鸟。于是,缗王骑上大鸟,渡江而去,化险为夷。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总之这些小兽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使古建筑更加宏伟庄重。同时,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和瓦垄,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

总结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在使用以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上部的高耸以及飞檐的外挑使本来笨重的部分扁的轻盈美丽,而顶上的仙人、脊兽和瓦当等的装饰无异于是给美丽的穹顶锦上添花。吉祥的纹样和走兽无一不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式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的求吉纳福的观念,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装饰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也兼具这保护脊梁瓦面的重要功能,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

上一篇:浅析室内软装饰中数字化设计的前瞻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汉语有效课堂构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