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医疗纪实类民生报道的分寸把握

时间:2022-10-02 09:09:29

电视医疗纪实类民生报道的分寸把握

近十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因为其视角平民化、内容通俗化、情感大众化,备受老百姓喜爱,不过,随着电视民生新闻逐渐走向单一化、同质化,电视民生新闻步入瓶颈期。与此同时,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止住颓势,在新浪潮下注入新活力,是所有电视新闻人思考的问题。

一直以来,电视民生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将现场最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要想重塑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这个优势放大化、极致化。于是,纪录片式的纪实类拍摄手法与电视民生新闻融合,现场感、真实感的魅力充分发挥,便成了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医患纠纷在近几年呈白热化,医患之间充斥着不信任、不理解,这既是社会的热点,也是社会的痛点。如果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以医疗为内容载体,既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又有助于真实再现医疗现场,从而搭起医患之间互相理解的桥梁。

因此,融合了纪录片形式的医疗纪实类报道就应运而生。

《生命缘》 、《急诊室故事》这样的大型医疗急救纪实节目一经播出,在全国反响热烈。然而,它们更侧重于以大型节目的形式展现医疗现场。如何让它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土壤上发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发展?作为湖北省电视民生新闻标杆的栏目,《经视直播》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大胆尝试创新,开辟“直播急诊室”版块,派记者驻守医院四个月,以实时记录的方式,融合“真人秀”和纪录片的手法,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表达方式,真实再现医院急诊室里的故事。

“直播急诊室”播出之后,社会反响热烈,收视率拉升作用明显,观众参与度非常高。而在业内,“直播急诊室”这种创新的融合报道方法,也受到了关注,为电视民生新闻做好医疗纪实类报道摸索出了可行的经验。

拍摄:做旁观者、陪伴者

这次医疗纪实的题材类型跟以往不同。首先,急诊室里发生事情具有随机性;其次,日常新闻拍摄的摄像机太扰乱事件中人的注意力,可能会干扰事情自然发展。基于这样的特点,栏目组事先采购了更符合急诊室环境的,更利于拍摄的小型摄像器材:手持的小型DV以及隐蔽且便于安装的gopro相机。在实际拍摄中,记者的手机同样发挥了重要拍摄作用。

器材提供的拍摄便利条件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拍摄技巧。

很多人认为纪实类报道的拍摄很简单,只用随时开机,实时记录就行了,然而,真正实施才会发现,记录真实并不是一项机械化的拍摄动作,它有很多灵活的技巧,记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拍摄,要选择不同的角色。

(1)旁观者。

既然是记录真实,我们就要尽最大可能让事件中的人自由流露真实的情感,镜头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瞬间。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记者首先要把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然后再在这个角色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拍摄工具和技巧。

比如在急诊室拍摄一名高中生自杀的突发事件中,当孩子被同学送进医院,记者立刻选择用小型设备配合手机,以旁观者的角色,多角度记录。首先,因为学生声称服药自杀,那医生越快诊断病情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第二,自杀这一行为比较敏感,如果拍摄者存在感太强,过多干预,容易激化情绪。所以,拍摄者在急诊室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拍摄是最恰当的。

然而,不是找到了最恰当的身份就一定能够拍到最真实、动人的瞬间,记者还必须灵活判断,选用最合适的器材和拍摄方法。

自杀的高中生被证实并没有喝太多药,身体无大碍之后,家属也即将赶到。

这时候如何让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不受任何干扰地流露,就必须慎重选择拍摄的方式。可以预见,家长和孩子的情绪将会很复杂,记者必须彻底“旁观”,才能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所以,记者最终选择广角镜头的gopro摄像机架在病床上方的墙上,固定好位置全程记录。

正是这样绝对旁观的记录,才拍摄到了孩子妈妈在安慰孩子、开导孩子、给孩子讲述人生道理后,母子抱头痛哭的感人画面。

以旁观释放空间,以旁观灵活记录,让真实以最自然鲜活的样子呈现。

当然,尽管是旁观者,拍摄后记者会让当事人知道,记者进行了记录,并且和当事人沟通,保护当事人隐私。这也是记者每次拍摄结束后必做的一件事。

(2)陪伴者。

既然是记录真实,一定要尽可能让当事人感受不到异常,否者他的反应也将反常。所以,拍摄通常要隐蔽,仿佛不存在。然而,这不代表所有的事件都要“偷拍”。因为“偷拍”有天然的缺陷,容易引起争议不说,很多画面非常态,大大降低可看性,这对于电视来说容易造成硬伤。所以,在选题适合,时机恰当的时候,还是要尽可能用小型设备以正常拍摄的方式记录。要做到这一点不被当事人反感,同时还让当事人在镜头前自然流露,这考验的是记者的采访技巧、沟通技巧、拍摄技巧。记者要学会做一个陪伴者。

在拍摄这类医疗纪实类报道时,很多人认为现场很敏感,人的神经很紧绷,于是对采访、与当事人的沟通预设了一个观念――难以开展。既然是记录真实的故事,那主角一定是故事里的人,而人都是有情感的。你想拍到有温度的新闻,那一定得尽可能靠近当事人,走进他的心里。当他从内心接受你了,就不必担心他会反感拍摄,或者刻意造作,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当达成了这样的拍摄氛围,这就为记者拍到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而要做到让对方接受你,亲近你,最主要的就是陪伴。当他不熟悉医院的路,你为他指路;当他拿不下东西,你搭把手;当他没人倾诉,你静静聆听……陪伴,是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当情感上打通了,拍摄技巧也要做到“陪伴”,镜头在旁边时刻待命,捕捉最有效的真实瞬间,镜头随着人走,尤其在一些有价值场景出现时,以长镜头拍摄,全程跟踪记录,拍摄效果将出奇的好。这是固定在墙上的镜头,隐藏在角落的镜头无法呈现的真实感和美感。

像“直播急诊室”中有一个故事,叫“拿什么报答爱”。一个老父亲看着酗酒成瘾的儿子,有心急有心痛。记者全程陪伴着老人,照顾老人,开导老人,最终老人对记者很信任,很亲近,一些情绪更愿意流露,也愿意对着镜头诉说。在陪伴记录老人的轨迹时,记者完整拍下了老人在病房前久久矗立,反复踟蹰的背影,拍下了老人扶着墙踽踽前行地样子,这一系列动作,全用一个长镜头展示,非常打动人,很多人看到镜头中的这些画面,都潸然泪下。这就是在拍摄时以陪伴者存在,所发挥的作用。

内容:触摸社会热点、痛点、泪点

医院急诊室是一个矛盾集合地,每天有无数人在这里产生交集,于是每天也有无数个家庭、无数个故事在这里产生。到底什么值得报道?如何将不同类型的事情组合起来,释放出更大的价值?记者在拍摄后必须对案例进行多角度思考,进行科学地取舍,让有价值的故事在合适的主题下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内容的选取和组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紧跟社会热点。

医患纠纷、t患矛盾,无疑是当今社会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既然做医疗纪实类报道,这个社会热点是自然要进行解剖的。然而,展现医患矛盾,不能仅仅为了跟着热点走,而是要引发社会整体的思考,从而架起理解的桥梁,这才能让整个报道更具意义。因此,选题的取舍、组合便更显重要。

如何取舍和组合呢?有两种方式:同类组合、对比组合。在反映医患矛盾的主题时,“直播急诊室”专门用一期报道,安排了两个同类的选题来共同展现医患矛盾。其实,在记者拍摄到的选题里有很多医患在现场产生纠纷和摩擦的事例,要选取哪两个来烘托主题,必须充分思考。这两个主题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性,还必须典型反映医患之间不理解的两个方面,让医患矛盾以故事的方式多元展现,这才更吸引观众,同时将问题剖析得更直观。有了这样细致的考量,记者才得以选出最核实的两个案例,最终呈现的社会热点话题也才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

(2)直击社会痛点。

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达到好的社会效果?一定是碰到大众敏感神经的选题。很多时候,在急诊室里发生的事,很多乍一看并没有很爆发性的新闻特征,但是,只要换个角度看,也许就能释放出不同的能量。而怎么找这个角度,“社会痛点”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口。

人情冷漠、邻里疏远、缺乏信任、诚信流失……这是现如今很多人对社会的印象,也正是这个社会的痛点。当有了这样比较宏观的整合意识,那么很多看似小的选题就有了更好的“归宿”。

比如车祸事故中的双方,一个案例是僵持不下,互相充满不信任;一个案例是责任方跑前跑后照顾伤者,双方相处愉快,解决问题也有商有量。这两个选题单个看可能就是急诊室的小插曲,但是组合到一起,对比之下我们就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什么,我们该思考是不是应该学会信任,是不是应该诚信对人对事,小事情折射大社会,思想层面立刻深了一步。

(3)触摸大众泪点。

故事里的人与情永远是最打动人的,也是最容隐引起共鸣的。因此,在拍摄和选取整合的角度时,一定不能背离这两点,一定要善于捕捉最具温度的故事,触碰观众的泪点,以情动人,从而引发思考。

在“直播急诊室”第一期的节目中,老母亲来到急诊室时心跳已经停止,经过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心跳恢复,但大脑已经死亡,也就是大众所说的“植物人”。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这是全家人难以抉择的问题,因为小儿子还远在千里之外,无法赶回。最终,小儿子回来送妈妈最后一程,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远去。尽管母子相见,即是永别,但医护人员的努力帮这对母子创造了最后一次团聚的机会,故事讲到这里,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人性关怀凝聚其中,母子情也饱含其中,让人遗憾也让人感动。

而在第三期的节目中,一对父子的故事引爆所有观众泪点,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照顾醉酒的儿子。父子二人脾气倔,老是发生冲突,老父亲屡屡说不管儿子,可又无时无刻不守着儿子,满头的银发,疲惫的双眼,蹒跚的步履,无不流露出老人的无奈和爱。

像这样的充满温度的故事和细节在“直播急诊室”的报道中处处可见,也正是因为这些故事触碰到了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才真正做到了“接地气”,节目播出后才如此成功。

包装:捕捉细节 创新表达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节目剪辑、包装是整个报道环节中相对可以投放精力少一点的。也许在一些“快餐类”的电视新闻中,剪辑和包装的作用确实得不到充分体现,但是做医疗类纪实报道,包装、剪辑绝不能被忽视,它的成败与否很可能直接决定片子的质量。

(1)善于捕捉细节。

剪辑不是简单的画面拼接,它是让电视语言更加绘声绘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以为,纪实类报道,大量将现场连接在一起就能够吸引人,然而,这顶多只能让观众“看热闹”,要想让报道走进观众心里,就必须有温度。而这一点就需要在剪辑上捕捉细节、放大细节。

在“直播急诊室”中,大量报道都可以找到放大细节的剪辑包装痕迹。比如说老人突发心梗入院,家人手上还拿着老人的拖鞋。最后老人无力回天,“拖鞋”这个画面细节放大后,人的情感一下子就拉入画面中了,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细节的放大上,还要注重音乐的搭配。音乐不求满,不求多,求精。恰当的音乐用在恰当的地方,除了能渲染情绪,调适片子节奏,更能增强新闻的代入感,更能传递新闻背后的温度。

(2)创新表达手法。

新闻剪辑上,一些人保有较为旧的观念,认为太新潮可能让人难以接受,剪辑似乎逐渐走向模式化。在“直播急诊室”中,记者就大胆创新,敢想善做,运用极富新意的剪辑手法让新闻的精彩度达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展现家属反复进出急诊室,等待正在抢救中的病人时,编辑人员将家属、医生进出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再让带透明度的机器“心跳线”的画面与等待的画面交叠,画面传递的紧张感一下子提升了几个度,扣人心弦。

再比如,一个老人不愿意治心肌梗塞的病,想把钱留给得尿毒症的儿子,医生、护士反复劝说,他仍旧纠结。编辑人员非常巧妙地使用了老人在床上心痛、流泪的长镜头,配上医护人员劝说的声音,以回声的特技垫底,营造出了,医护人员的话在老人脑海回荡、挣扎的感觉。这样的手法,让原本不丰富的内容和画面鲜活起来。

其实,这些手法大多都是应用在影视作品里,但是记者巧妙地将它们与新闻融合在一起。发酵之后,报道的效果非常精彩,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湖北广电电视经济频道)

上一篇:当时明月映纸鸢 下一篇:余男:你的认真就是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