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硬笔书法教学

时间:2022-10-02 08:46:49

浅谈硬笔书法教学

摘 要:“米字格”结字布局法就是前人研习书法过程中总结传承下来的字的结构准则和书写法则。

关键词:九宫八卦布阵法 网状迷宫格 九口方格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承载着古今书法家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卓越贡献,涵容着文字的结构规则。“米字格”结字布局法就是前人研习书法过程中总结传承下来的字的结构准则和书写法则。“米字格”的研究利用为硬笔书法练习提供了便捷之路。

一、汉字从象形演变成抽象部首构成使汉字结构规范化

文字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自仓颉造字到河南安阳发现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称甲骨文)是现今最早的文字。到秦王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以篆字书写,史称篆体。如图:篆体水字旁的写法:“ ”篆字为五划,“ ”汉隶为三划,到了唐楷“氵”缩短的“水字旁”的写法,进一步加快了部首的写法。唐朝四家以精湛的楷书书写史称楷体风靡全国。明清以馆阁体为标准,又一次对文字实行了严格的规范,而今的实用文字又是采用什么方法,以什么为标准来表现文字呢?现存《汉语大字典》收录文字共计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追根寻源,研究其文字组成的规律、方法。《汉语大字典》全部文字,是由单字及偏旁部首组成的,组成文字的最小单位是笔划,我们将不同形状的笔划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文字的偏旁部首。也就是说,我们学会了基本笔划的书写,将笔划按各自不同部首的要求组合起来就掌握了这个部首的写法,再将部首组成文字,意味着我们掌握了书写使用文字的方法。

二、“米字格”成为文字部首组合的依据

“米字格”部首组字法不难看出,其中包含着《易经》中九宫八卦分布法在文字结体中的运用述说着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在文字演变中的运用。

米字格中的米字通常在一个正方形的方格内完成的。由正方形的中心点向外放射八条线,这八条线的分割产生了八个三角形,则把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由于位置不同却发生了形状各异的变化。它是米字格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再仔细查看就会发现,正方形米字格其中的横、竖线交叉形成了四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两条斜线交叉又形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总之,正方形米字格中的三角形有相等、相同、对称的一面。有其位置不同相互产生形状各异的一面,又有竖长方米字格,扁方米字格变形的一面,还有各种形状米字格相互重叠,纵横交错,变化及若干米字格的组合呈网状的一面,有了这个网状的米字格,我们可以将文字的基本笔划按文字部首的要求,去组合任意一个文字的部首,掌握了部首笔划的标准位置、写法,也就是说,已经学会了实用文字二百多个部首的写法,包括一个部首的多种写法,余下的就是按部首组装文字了。然而,前人以一个正字形米字格为例示人,这是调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前贤的一个米字格,是无数米字格由小米格组成大米格,形成若干横、竖、斜线以运用的方法。

正方形米字格在实用文字中的应用。一、文字基本笔划图:将全部文字的基本笔划摆放在网状的米字格内,图一。二、文字部首如:“冫”、“氵”、“讠”、“个”、“木”等将这些部首摆放在正方形米字格内,两点水的写法,第一划点划摆放在米字格左上角斜线的中央,第二划摆放在米字格左下角斜线的中央。这样就掌握了一个实用文字部首的写法。以此类推,在两点水的中央米字格的横线上,与两点水的第一划平行斜势排列,又将组成一个部首“三点水”。将“讠”、“个”、“木”部首,摆放在米字格交叉线上,就将掌握这五个单字部首的写法。以楷书或行书进行书写,确立笔划在米字格内固定的位置,牢记这个部首,反复练习强化记忆,最后运用自如,到实用文字的应用,按此方法观察,还可以组成一些新的部首,如:“米”、“卜”、“王”、“田”等,在这里要说明两点:第一点:正方形米字格完成的部首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不能完成全部实用文字的部首,而网状米字格的运用,全部文字部首按其规律可以完成了;第二点,米字格内完成的部首,还要遵循一个规律,即文字部首的书写要黑白均匀,横与横、竖与竖平行排列,距离基本相等,撇、捺、点划左右、上下对称的原理。

三、网状米字格应用拓展了米字格内涵

按照九宫八卦布阵法变成八八六十四卦之运用米字格就变成了“网字格”,也就是网状米字格,网状米字格在实际文字中的应用。它是由若干个正方形、竖长方形、扁方形重叠组合而成。他在一个大的正方形内形成若干个不同形状的米字格,有若干条纵横交叉的线产生一个网状,这个网状的正方格将文字的基本笔划按其部首摆放就可组成全部文字部首,即一个部首有两种以上的写法。选择部首“木”字旁,当木字旁作左右结构的文字的部首,采用竖长方型米字格,做上下结构的文字部首,采用扁方形米字格。选择部首“禾”木旁,采用竖长方型与扁方形米字格交叉,采用扁字格的斜线作为“禾”木旁的横撇,竖长米字格的木字,组成“禾”木部首。

用米字格作为衬纸对于练习硬笔字的人而言,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不少从事硬笔书法教学的老师,以临习古代碑、帖为主,有些还自创“回宫格”、“九品方格”来练习硬笔字。虽能掌握部分文字的书写能力,却无法学会写陌生文字,找不到创实用文字的书写规律,遇到陌生文字一筹莫展,这往往是因为远离了实用文字的书写规律与基本方法。

一旦对米字格有了深入理解,破解米字格的奥妙,再结合学过的历代碑、帖文字,会很快解决硬笔字这一问题。自米字格产生以来,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儿童练字的衬纸,殊不知它是学习硬笔字、提高文字书写能力的必备工具;米字格衬纸,它到底对实用文字的书写有着什么作用?米字格作为衬纸很少有文字资料的详尽阐述,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见到米字格便一目了然。其实不然。写好硬笔字,不是写得多、练得多就能掌握。写好硬笔字必须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合理运用米字格,确立每个部首的书写方法,懂得每个部首应该怎样写。

希望广大硬笔书法教育者,通过对“米字格”的应用,探索硬笔书法教学从而走上正确的快捷之路。

上一篇: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探讨 下一篇:拓展教育应用于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