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及应注意问题

时间:2022-10-02 07:36:37

浅谈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及应注意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的数量越来越多。文章详细介绍了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等及设计中应注意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设备选择;注意问题

1 通风系统设计

例如, 某防空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及备用房,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 面积3900m2 , 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 战时通风系统设计时两个防护单元各设一套通风系统, 平时汽车库按规范可做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可按防护单元划分, 每个防烟分区设一个排烟系统,这样设计, 平时风管战时可通过简单转换后使用, 既满足了平战合用减少平战转换也满足了平时通风系统不跨越防护单元的设计思想。

2 战时通风方式及设备选择

2.1 战时通风方式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一般设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 物资库一般设清洁式、隔绝式两种通风方式。

清洁式通风是在未受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时,人防工程外部空气经消波装置消波、粗效过滤器过滤后通过送风机送入工事内部的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是在遭受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后, 人防工程外部空气经消波装置消波、粗效过滤器过滤和过滤吸收器处理后, 通过送风机送入工事内部的通风方式。隔绝式通风是在遭受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后, 毒剂种类不明或现有的过滤吸收器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人防地下室与外界隔绝, 停止进风与排风, 通过送风系统循环室内空气的通风方式。

2.2 战时通风系统设备选择

1) 送排风风机的选择 战时电源是敌人破坏的重点目标, 战时电源可能得不到保障, 因此, 一般人员掩蔽工程必须配置电动脚踏或电动手摇两用送风机, 以便在停电的情况下采用人力驱动风机通风。战时通风系统设计中,一般清洁式通风与滤毒式通风合用风机, 通风机选用时应满足两种通风方式风量及风压的需要, 电动时满足清洁式通风。

风量的要求,脚踏时满足滤毒式通风风量的要求。电动脚踏和电动手摇风机的型号较少,风机风量有限,设计中可选用同型号风机并联运行,满足设计风量的要求。一般人员掩蔽工程的排风机采用电动轴流风机即可满足要求。

2) 粗效过滤器的选用 粗效过滤器用于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时除去大颗粒灰尘、爆炸残余物等。常采用LWP-X型或LWP- D型油网滤尘器,每块风量不应超过1800m3/h,以免阻力过大除尘效率降低。油网滤尘器可采用管式或立式加固安装,当所需油网滤尘器块数少于4块时采用管式安装, 多于4块时采用立式加固安装。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5.2.18条的规定,设计时应注意除尘器两端的管道上预留DN15的测压管接口、除尘器前端设DN32的放射性监测取样管。

3)过滤吸收器的选用 过滤吸收器是滤毒式通风时的重要设备,用于过滤吸收空气中的毒雾、毒烟、毒剂蒸汽、放射性灰尘及细菌气溶胶等。过滤吸收器额定风量有300m3/h、500m3/h、1000m3/h 三种, 可根据滤毒式通风量选择多台并联安装。过滤吸收器设计安装时, 应注意管路布置时使连接过滤吸收器的支管尽量同程, 避免风量不均。过滤吸收器吸入口侧管道上应设换气堵头, 以达到除尘滤毒室换气的目的。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第5.2.18条的规定过滤吸收器后预留DN15的尾气监测取样管接口。

4)密闭阀门的选用 密闭阀门是战时通风系统达到工事内外隔绝的关键设备。密闭阀门只有开关两种状态, 不具有风量调节功能。通风系统设计时, 应注意对外通风管路系统应有两道阀门密闭。另外, 密闭阀门选用时应注意其内径应与风管直径匹配, 以方便管道安装,减少变径管件。

5)送风机出口止回阀的选用 并联运行的风机出口应设止回阀, 避免风机运行过程中部分风机停运形成短路循环, 致使送风系统风量不足。通风止回阀对通过风速有要求, 一般不小于8m/s, 对此, 标准图集T 303 有明确要求。风速偏小, 可导致止回阀不开启或不完全开启, 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通风系统设计中应注意风机出口管路风速不应太小。

6)自动排气活门的选用及设置 自动排气活门的数量,应依据滤毒通风的排风量确定,并满足防毒通道换气次数的要求。一般人员掩蔽工程的滤毒通风量均大于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30~40次及保证工事超压30~50Pa的漏风量之和, 因而一般工事的滤毒式通风时排风方式均为全工程超压排风方式, 自动排气活门设于简易洗消间与工事内部相邻的隔墙上。自动排气活门安装位置应考虑与防毒通道通风短管的平面及高度关系,应在高度或平面上错开, 保证简易洗消间及防毒通道充分换气。一般设计中, 自动排气活门设在高处,与防毒通道的连通管设在低处, 防毒通道的排气出口设在高处, 以合理组织气流。

7)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选用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5.2.14 条规定,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只能用于抗力不大于0.3MPa 的排风消波系统, 并根据排风口的设计压力值和滤毒通风量时的排风量确定。实际设计中,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一般用于5级以下的人员掩蔽工事的排风系统。近年来出版的国家标准设计图集04FK及07FK 的设计实例中没有采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排风的排风方式, 设计中也越来越少采用此种方式。

8)测压装置的设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第5.2.17 条规定, 设有滤毒通风的防空地下室, 应在防化通信值班室设置测压装置。测压管采用DN15的热镀锌钢管, 一端与微压计连接, 另一端引致室外空气零压点处, 且管口朝下。笔者认为室外空气零压点处应为能正确反应室内外压差的室外点。一般可设于出入口通道的防护密闭门外某处, 管口朝下。

3 战时通风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3.1 风管选材

人防地下室通风一般均采用钢制风道, 管材包括2~3mm 厚的钢板和镀锌钢板。染毒区的进风管及口部的排风管采用2~3mm 厚的钢板气密焊接,其中预埋在密闭墙内的部分应采用厚度大于等于3mm 的钢板或焊接钢管。清洁区内的钢板厚度可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的相关规定选用。

3.2 扩散室接管位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第3.4.7 条规定,当通风管由扩散室侧墙穿入时,通风管的中心线应位于距后墙面的1/3 扩散室净长处;当通风管由扩散室后墙穿入时, 通风管端部应设置向下的弯头, 并使通风管端部的中心线位于距后墙面的1/ 3 扩散室净长处。实际设计中, 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扩散室接管, 可能对人防工事的安全防护带来不利影响。

3.3 通风管道的防护密闭

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 应预埋带有固定密闭盘的密闭穿墙短管。密闭盘采用5mm 厚的钢板制作, 采用T42 焊条圆周满焊, 密闭盘高度不小于30mm。

4 结语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时,应从系统布局、通风方式转换、设备选型及施工等各方面统筹考虑,以使通风系统设计更趋完美。

参考文献

[1]GB50038- 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

[2]朱培根. 防空地下室设计手册-暖通、给排水、电气分册, 2005.

上一篇:浅谈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 下一篇:建筑物外墙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