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与司法公正

时间:2022-10-02 06:21:29

民意与司法公正

【摘要】民意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大多数人的诉求,那么大多数人的诉求就是就是公正公平的吗?司法公正应以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基础,而又不完全服从于民意,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而非重叠关系。

【关键词】民意 司法公正 民意和司法的碰撞

杀死马走日的是民意,而民意是被向飞田操控着的。――《一步之遥》

民意本意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司法范畴指民众对法院个案以及判决的意见。近年来网络成为人们最快捷最广泛的交流平台,新闻媒体是一种追求点击率收视率的“超大号扩音器”,他们报道有冲击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但这不一定是客观、真实的,他又是可以引领舆论走向的。民意有时可以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定,有时由于它本身的局限成为一种“多数人的暴政”。

公正指公平、正义,在司法范畴更能体现其意义,法律上的公正分为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程序公正的核心是司法独立,也叫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公正是刑诉的价值范畴,裁判中立是刑诉的结构。在我国有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刑诉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一、民意下的案件

林森浩该不该杀?2013年4月25日林森浩被批准逮捕,案件第一次被暴露在公众视野,国内叫的上名的新闻网站、电视台基本都对此进行报道,内容从案内到案外,而法院13年11月才对案件进行审理。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网站新浪网13年5月3日对此事的报道标题是“复旦投毒案:死者两次换寝室后与凶手同住”。下面共有1500多人参与评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说要人凶手抵命之类的话,在众多附和中我看到一条评论说“题目显然带有污蔑性,还没审判呢,怎么能叫凶手,这是诽谤”。中国的法律还是有希望的。法律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定为有罪,向新浪网这种做法的还有很多网站,推动了民众本来就有的那种“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的理念。案件二审时律师提出两个疑点:关于黄样的死因。重要证据毒物。黄洋喝了一口水吐出来半口,这剂量有多少能不能致人死亡?是不是治疗是因为查不出病因乱用药物引起的肝炎爆发?黄洋以前有没有患肝炎?他的入学体检表缺失这个以无从得知。关于林森浩投毒,注水稀释,加了多少水?这个浓度能不能致人死亡?关于毒物的质谱图为什么没有提供?那条神秘的短信为什么不挖出来?是不是林森浩发的?还是真凶另有其人?林森浩是有罪的,但罪不致死。民众的围观,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这民意无形中给断案者带来压力,一审判死刑立即执行,二审还是死刑立即执行。

呼格案、念斌案、吴英案等由于法律工作者、民众的关注和呼吁,在程序上最终的到公正合理的结局,他们有的已经被执行死刑多年,正义会来,只是太晚,。民意此时是正义的公平的,但有人说改判那是因为最高院想翻案,不想的根本不会爆出来。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但这种民意是我们我们需要的。

二、民意和司法公正的碰撞

门外汉与法律人的碰撞。大众基本都没有经过法律的专门训练,他们的法律知识多是在新闻、法制节目和电视剧中得到,而这些是比较片面的。民众本身也有中国自古那种以命抵命的思想,是一种客体归罪的体现。在法庭上,法官是经过法律训练,对案件从法律要求的角度进行判案。就像法官不能当足球裁判员,他知道球进了,却不知道球员是不是越位了。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是不能乱换的。

眼前的事实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碰撞。民众获取案件的渠道是间接的媒体渠道,真正去旁听的少之又少,了解的案件是片面的,是自己眼跟前的,凭借着一星半点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断也是不客观的,民众往往带着一种主观的偏见。民众注重的是自己眼睛里的真实,但眼睛有时也会骗自己。法官最求的是“法律真实”,以证据为核心,通过证据揭示案件事实,尊重刑事诉讼程序,在认定实体的事实标准下,程序也要独立、公平、正当。民众和法官之间定案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那么由此产生的结果也会是大相径庭的。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感性一般理解为:凭感官认知的、基本是由个人情感决定、并未做深入思考基本凭第一印象判断。民众由知识水平、价值观念对案件作出多是情感上的评判。司法要求司法独立、程序合法,思维方式是理性的,和逻辑的法律推导得到确定的判决结果。在这过程中“证据”发挥核心作用。大众最容易被煽动,容易被某些人某些媒体而影响,有些像“羊群效应”,跟随着做群体一致的行动。

民意的热情围观与司法独立的碰撞。大众、媒体会把一个话题炒到最高点,在案件中法官遇到这种情况会无形中受到压力,断案不听民意造成民愤,上级追究责任生活上受人指指点点,争论本身就会让人产生否定的想法,一个人说你是神经病,十个人说,一千个人说,到最后你都自己相信自己是神经病了。案件为判断前,媒体、法学家时常会预测定什么罪判多少刑,这是不是对司法的干预呢?司法独立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民意干涉司法比公权干涉司法光彩不到哪去。

民意司法与民意干涉司法是不同的,与司法公正命运有关。司法需要民意,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是一种民意审判的方式,他的公正性来源于审判时的封闭,审案期间不能回家不能见任何人了解不到外面关于此案的一切,他们只见证据说明的事实,宁可错放一千也不错杀一个。怎么处理好两者的,首先一定要坚持司法独立;合理构建民意与司法沟通的合理机制,拒绝、阻挡在当今社会是行不通的,民意监督司法是历史的必然,司法机关要做到信息公开,法官要转变思想不要受舆论影响,凭法律真实定罪量刑。对误导民众的不实报道要加以规制,把民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监督法官是不是公平断案,有没有违反程序上来,这样能把民众感性的结果判断转变成监督、辅助司法的理性判断。

舆论基本认可的结果公正外,过程也应独立、正当,这样才能长久服众。法治并不是只要一个差不多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毫无瑕疵的程序。

上一篇:阿昌族传统体育保护开发策略探析 下一篇:经济下行期探析企业蓄能之成本费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