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助推司法公正

时间:2022-09-18 10:35:11

民意助推司法公正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对于具体个案的评价对司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探究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如何处理司法公正和民意表达的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字:民意 司法 公正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82-02

一、民意的内涵

从词源上解释,民意即人民意愿。一般意义上的民意,是指大众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社会现象普遍看法,体现的是大众的普通理性。司法领域的民意,具有以下特点:(1)民意是大众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社会价值所形成的一种民众意愿,暗含了大众对司法正义的期望,事实上是一种大众诉求。这种诉求往往以朴素的正义观为出发点,包含了朴素的善恶、对错,夹杂着道德要求,从司法的“应然”角度对司法制度、司法行为作出的评价,具有其正当性。(2)民意具有非理性的特点。由于民众的范畴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而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念、知识水平等不同,所以民意往往会随着相互的碰撞出现非理性的情形。民意往往会被某种具有煽动性观点左右,表现出非理性。(3)民意往往是经过变化而逐渐稳定。某种持续性民意的形成,往往是经过不断的变化而形成。在该种民意形成之前,由于情势的变化,不同意见的民意会夹杂在一起碰撞,随着思考与讨论的深入,最终一种符合朴素正义观的民意得以形成。(4)民意最终通过利益代表得以表达。无论是立法领域中的民意,还是司法领域中的民意,最终均是通过其代表得以表达。这是因为,民意在思想理论、法律规定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都不高。尽管人民论认为,者即为人民,但事实上,操纵立法与司法的,均是由一定的精英完成,司法领域现阶段强调的司法专业化表明的就是精英立场。所以,民意在其表达过程中,表现出曲折性。民意的表达,往往要经过从少数到多数的过程,必须经过一次或多次的激烈争论,方可通过其利益代表,或是代议机关予以表达。

二、司法公正的内涵

司法公正,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在这里,司法活动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司法公正既要求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更要求参与审判的法官要以正直无私的态度,以尊重事实和遵守法律为准则,努力实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笔者认为司法公正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和法律至上。司法公正的首要内容便是要求一切司法活动、司法行为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2)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实施和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基本的要求。(3)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衡量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必须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是司法权运行规律的总结。(4)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就是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办案,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公正司法就是要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坚持实体、程序并重的理念。(5)司法中立。司法中立分为三个层面:司法权中立;司法组织中立;法官中立。司法权是居中裁判性权力。司法权中立,只能居中裁判,不应偏袒任何一方,应当在官民之间保持中立;司法权和行政权应保持中立;在司法活动中,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态度必须保持中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排除不利于进行准确、公正判断的因素,以法律为准,严格依法办事。(6)及时高效。公正和效率是司法活动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公正离不开效率,因为迟到的公正就可能丧失公正的应有含义;而离开公正的效率是盲目的效率,这种效率产生的后果是对社会有害而无益的。

三、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1.司法公正的本质是实现民意。司法是对法律的适用行为,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良好的法律与公正的司法都必不可少。从逻辑上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过程,就是吸纳民意、协调民意、形成民意的过程,因此,法律本身就是民意的最高表达。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法律的前提下,司法机关作为法律适用者,当然要表达人民的意愿,亦即实现民意。民众因为发生了纠纷而启动司法程序,期望通过司法来定分止争。司法程序的启动,本身表达的也是民众的意愿――希望通过司法实现公平正义。司法的具体过程,也是一个民意的表达过程,当事人双方通过法定的程序进行诉辩,就是两种存在冲突的个别民意表达。法官在预设的民意(法律)下对引起纷争的两种个别民意进行筛选,进行法律判决,即将符合普遍观念的个别民意予以确定。而诉讼之外的民众,通过对判决的认可,拥护司法,使得司法更加成为实现民意的渠道。司法实现民意的本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彰显。因此,司法公正与民意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2.民意助推司法公正。

(1)司法公正需要民意监督。由于司法的本质是实现民意,所以在司法过程中,民意对司法进行监督就成为必然。民众只有对作为实现其意愿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方可知道司法是否实现了民意。民意对司法的监督,使司法实现最大限度的公正,最终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当司法置于在民众的监督之下,司法活动必然透明化、公开化,腐败行为无处可藏,司法只有朝着公正的道路走。当每一次的司法活动体现的都是司法正义,表达的都是民众的意愿,司法的权威性自然提高。

(2)民意监督司法,可以促进司法独立。尽管司法独立的内涵包括了司法独立于民意,但是民意对司法的监督并不与司法独立相冲突。

首先,从逻辑上讲,民意不可能干预司法。民意是司法体制外的声音,其只是对司法活动的一种看法,不具有强制性,法官在裁判过程中有权力拒绝民意。虽然民意经常产生干预司法判决的冲动,民意对司法不具有强制力。无论民意多么强烈,法官们都可以面对良心和法律平静地作出自己的判决。实际上,排除民意产生的强制力确保司法独立只需要一种保障――民意不可以演变成法院周边的游行示威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向法官施加强制性的压力。只要保证了这一点,民意就不可能强制性地干预司法独立。

其次,法官(应当)有足够的法律理性对抗民意的道德诉求。或许有人认为,民意虽没有强制力,但仍然可能在道德上影响法官的司法理性。但实际上,如果司法真正独立,司法判决真正能够忠于法律的话,司法判决不仅不会受民意左右,而且可以引导民意尊重法律。

还需要指出的是,司法独立于民意的原则是从司法专业化的角度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完全不受民意影响。如果司法判决没有忠于法律,民意当然有权利提出批评意见;如果司法本已经受到了其他力量的干预,民意当然也有权利和义务监督那些干预司法的力量,从而有助于维护司法独立。通常情况下,忠于法律的判决与主流民意的道德诉求不会偏离太远,但如果考虑到个案的特殊情况,或者法律本身落后于时代,如果法官自认为其秉承的忠于法律的理念弱于民意的道德诉求,从而自己选择了更为倾向于民意的判决,那么这是司法自由裁量权或者社会进步的问题,并不能说是民意干预了司法独立。

而司法独立最大的障碍,是权力干预。由于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司法往往会受到权力部门、政府部门的干涉。在一次具体的司法活动中,权力可能对司法进行干预,而导致司法不公。由于司法不公最终通过判决的形式出现,民意往往对该司法行为进行批判,使得权力感受民意压力。一次有了民意充分表达的司法活动,权力很可能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隐蔽的在民意表达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操纵司法的力量,一次是后来的公开的表现出尊重民意的批示。民意常常面对的,不是独立的司法,而是已经受到权力干预乃至操纵的司法。在此情况下,民意表达的,是对权力干预司法的反感。民意通过对权力干预司法的阻击,使得司法减轻了压力。民意往往就成了司法独立的推动力。

四、如何处理司法公正和民意表达的关系

1.正确把握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如前所述民意的实现是司法公正的本质要求,民意对于司法独立不是干预而是推动,民意的监督使司法公开透明是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最有效保障。

2.不应当苛求民意的“客观公正”。所有的人在表达乃至陈述某种现象的时候不可能是“全面完整”的,在经过个人的大脑思考总结之后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乃至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意从来都是主观的,“片面”的。如果每个人都表达出了自己的“偏见”,那么,我们看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就是全面的。因此,“偏见”带来的表面上的“混乱”本来就是人类思想的真实状态。真正的危险在于权力部门垄断了传播信息的机会,如果信息传播渠道是单一的,那么所谓代表人民的客观公正的表达可能是最不客观公正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作为一名旁观者,尽可能表述自己所了解的全面的真相是一种客观公正;同时,站在当事人的一方表达公众未知的信息也是客观公正的真相的组成部分。

针对公众事件,尤其是针对权力机关的行为的评价,如果没有主观的恶意和重大的过失以至于表达的事实与真相严重偏差,法律就不应当对各种声音过分苛求,法律不能因为这些声音有可能被什么力量“利用”就否定表达自由本身。这不是为了自己辩护才提出的理由,这应当是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普遍适用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要求媒体在表达一个公众事件的时候完全精确,否则言论自由就不可能存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通过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确立了对新闻自由的一个重要保护原则――媒体对公众事件的报道不可能是精确无误的,即使报道有误差,如果不是主观恶意造成的,媒体就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立场为新闻自由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事实证明,这样的保障并不会带来“混乱”,而是带来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这样的法律原则值得我们思考。

3.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民意的不同层次。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意,就是人民意愿,是指大众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社会现象的普遍看法,体现的是大众的普通理性。司法领域的民意,从理论上讲具有对司法行为作出评价的正当性,但同时又具有非理性、分散性。从实践中看,民意则具有层次性与不确定性,案件当事人所表达的民意与案外普通大众所表达的民意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是会出问题的:法官不可能为了尊重民意而判决双方都胜诉,或者因为法官判决了一方胜诉就被指责为不尊重民意。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民意进行层次上的区分,将不同意见夹杂在一起碰撞,经过思考与讨论的深入而逐渐稳定形成的一种符合朴素正义观的民意称之为普遍的民意,而将个别人的意愿称为个别的民意。在现实中,恰恰因为是对这两种民意不加区分,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4.确立不同层次民意沟通的基本规则。既然司法在本质上是实现民意的,那么司法与民意的沟通也应该是顺畅的。我们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司法与民意沟通的不顺,必将影响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为此,我们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综观目前已经出台的一些民意沟通措施,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关于普遍民意方面的沟通,似乎没有涉及个别民意;从内容上看,涉及到民意间接参与司法的诸多方面,也涉及到民意直接参与司法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但仔细研究,各种沟通形式中,除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外,其他各种形式都可能既包括普遍民意的表达也包括个别民意的表达,在没有明确不同层次的民意沟通规则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个别民意以普遍民意面目出现,甚至普遍民意的表达形式蜕变成个别民意表达的特殊通道,以个别民意扭曲普遍民意、牺牲普遍民意,最终损害司法公正的严重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迅速确立不同层次民意沟通的基本规则,一方面通过完善审判监督机制畅通个别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完善法院纪检机制纯洁法官队伍;另一方面建立以普遍民意形式表达个别民意的条件、程序和方式,防止普遍民意表达渠道被个别民意所占用,普遍民意表达功能丧失的现象出现。

5.增强法官民意判断与民意沟通能力。法官公正司法是对民意的最好实现,法官的司法能力则是实现民意的根本保证。具体到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是否能够在相互冲突的个别民意中正确地适用预定的普遍民意(法律)作出判决,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公众是否认同司法,关系到司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正确地理解法律、解释法律、适用法律。在出现社会公众对某个案件的非理性民意时,法官要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与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引发社会公众的深入思考和讨论,直至形成社会理性,更加彰显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北大法律信息网

2.万毅.精英意识与大众诉求:中国司法改革的精神危机及消解.北大法律信息网

3.孟凡麟.司法改革:司法本性的沦丧与重塑.北大法律信息网

4.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政法论坛,2005(5)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责编:若佳)

上一篇:国有独资公司职工董事制度探析 下一篇:浅议交通事故中农村居民按城镇标准赔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