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乐于探究

时间:2022-10-02 06:14:47

引领学生乐于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探究问题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然而在今天,敢于去探究问题的学生似乎日益减少,许多学生不敢去探究或者是不知道怎样去探究,甚至于没有机会去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成为一个探究者。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只有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扶植、巩固和实现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才能最终带给学生以欢乐。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喜与奇特。正是这种天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出问题。因而在教学中我注重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有观察的欲望,通过观察思考,与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继而得出问题的结论,再提出新问题。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讲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为学生营建了一个积极、主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课堂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脑思考,有事可做,改变了过去的学生只当观众,由教师一人表演的局面,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也远比只记住科学现象的结论要扎实得多。

例如《我从哪里来》一课,我首先以“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资料进行研究,同时提示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文,明确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向。“我从哪里来?”这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开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就激发了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也乐于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了解到了胎儿的发育,形成过程,然而,还有许多学生没有收集到的方面,大家的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疑问。如:“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试管婴儿?”“克隆”又是怎么回事?学生通过交流获得新知,进而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思考了。整个课堂变得轻松起来,在教学:“做怀孕妈妈”的活动环节里。学生表现十分活跃。个个都争先参与其中。通过体验身体负重状态的活动感受,亲身体验到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感谢妈妈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但探究到了知识,也在情感上得到了教育。

引领学生乐于探究,还需要指导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但科学的方法也需要在探究中发现。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主动地去发现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 发展,同时也使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如在教学《放大镜》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同学们有的说,公安人员;有的说,农业科技人员;有的说,修表工人;有的说,阅读书报的老人……所有的这一个个的回答,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思想在涌动,在翻腾。活动“使用放大镜”中,学生除了发现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外,还通过观察发现:放大镜能聚光;放大镜看某些物体时,物体在放大镜中像是倒立的等。这些发现让学生感到惊奇,当得到老师的肯定时,他们又是多么的快乐。同时,这些发现又成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又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拿着的放大镜观察事物,起初有的同学说,“老师放大镜看不清楚东西?”我提醒他再看一看,想一想。结果一会儿他就找到了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他兴奋地告诉老师,他看到字被放大了,看得更清楚了。我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快乐。

.这些事例说明: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纳入科学探究中来,去点燃学生科学探究的激情,使学生做到真正的乐于探究。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2]小学《科学》五年级(上).

[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

上一篇:浅谈实践教学中如何提高加工精度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