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时间:2022-10-02 04:45:47

默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要做时代型企业,源源不断地创新是唯一法则。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大企业尤其如是。要做时代型企业,源源不断地创新是唯一法则。

默克,一家有着近35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1668年发端于德国达姆斯塔特的“天使药房”,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医药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为一体的跨国集团。

历史悠久,却有如此生命力,根本在于创新。“创新,也是深植我们公司内部的DNA。”默克化工中国董事总经理赵赋斯对《中外管理》说道。

分阶段的创新机制

创新,需要时间。很多企业为一项业务的创新付出巨大代价,却不一定成功。

而默克公司的创新逻辑则避开了这种风险。

默克将创新分成短期、中期、长期三个不同的阶段。以高性能材料为例,此业务在中国占据非常重要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市场的特点就是多变且快速。比如默克的一家客户――半导体显示企业京东方,就经常需要新材料,而这种新材料,十天就要供给一次。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特征,默克设置了灵活的短期创新机制,在中国设立的研发实验室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而建立的,在这个实验室,默克部署了大量的技术和支持工作。

除了短期创新之外,一些新材料的研发,新材料在新产品中的使用,到最终将它交付给客户,往往需要1-3年,默克把这样的创新称为中期的创新。

一些尖端前沿的研究,究竟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并未可知。但这对整个行业以及默克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这是默克的长期创新。着眼于长远的研究,默克往往会跟学术界以及高等院校进行合作。

创新并非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在所有的合作以及研发过程当中,我们都会鼓励相关方进行协作、配合以及协调。”默克高性能材料业务显示材料事业部全球研发高级总裁马克・维罗尔(Mark Verrall)说。

为此,默克经常召开行业研讨会,鼓励合作伙伴或客户共同创新。对非常重要的大客户,默克更是设置了闭门会议“概念日”。每当“概念日”,默克的专家和客户的代表就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对未来行业的理解以及愿景。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创新机制既有为了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默克主导的新材料的研发,更有对行业前沿技术的关注以及研究。如此规划,既不会因为长期的创新而丢掉现有的业务,也不会因为只着眼于眼前而失去了长远的目标。

从创新角度鼓励内部创业

在这种分阶段的创新机制下,如何激活员工的创新活力呢?

举办创意大赛,就是默克非常有力的举措之一。

从2009年开始,“默克创星”(Innospire)创意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如今已举办四次,有三个项目成功面世并推向市场。

此创意大赛面向默克所有员工。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员工也不例外,如有创新想法,都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提交。尽管并不限制创意范围,但默克会根据企业发展,鼓励员工在20个领域内进行创新。比如高性能材料,需要用在未来的可折叠显示屏上;又如数字化,这可以帮助默克内部对数据进行更好的分析、使用。同时,默克也鼓励员工以团队的方式提交创意,因为创意一旦被采纳,后续的推进,需要团队才能完成。如果一开始就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则能避免后续寻找团队的麻烦。

默克成立评委会来评估创意项目。这些评委们既有默克总部的人,也有来自全球各地分公司的人。对于项目是否创新,是否有用,能否为默克带来长远价值以及需要多少投资和资源,则是创意能否被采纳的标准。创意入选者将会获得资金鼓励,后续的执行也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咨询、辅导。

预选完成后,大赛进入第二阶段,被称为“宣讲集市”的阶段。宣讲集市活动位于德国总部,在这个活动中,所有通过预选的参赛项目被放在一起,总部员工可以进行探讨,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以及参与哪个项目。最终将有六个参赛项目再次被评选,默克会用一周的时间对这六个团队进行深入的辅导,包括咨询以及后续的资源配备、执行等。

最终,默克的董事会成员会选择一个赢家,公司将对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内部孵化,也就是内部创业。

在赵赋斯看来,很多企业提出的内部创业可能是为了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而在默克不一样,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来鼓励内部创业。

默克有三大业务――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和高性能材料。这三大业务如何打通,也是被关注的重点。而通过让员工自由参加创意大赛,不仅激活了员工的创新活力,而且促进了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沟通与协作。

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

无论是创新还是内部创业,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默克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上述Innospire创意大赛即是其一。因为这个比赛在激发内部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也是人才开发和培养的路径。

在人才的来源与补充上,作为一家跨国集团,默克的招聘遍及全世界,而默克与高校频繁的合作,也会让它们更加有利地吸收高校的科研人才。这些人才进入默克的第一天,公司就会为他们制订特别的人才开发计划。默克每年都有专门的时间对全公司的员工进行审核、鉴别,对那些高潜力值的人才,则会为他们制定更加快速的发展轨道。

除此之以外,公司内部还成立了针对高管的默克大学,该大学也与重要的商学院进行合作。据赵赋斯介绍,近期将有30位高管到中国的商学院进行培训。

在整个亚洲,包括中国在内,默克还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帮助员工提高管理素养。不久前,赵赋斯参加了高级管理班的闭幕仪式。名为EMNP的课程项目,则是专门为了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开发,针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员工的管理课程。

这一切,都是为了创新人才的加速培养。因为这家公司深知:一个创新无止境的企业,所需的人才也是不能断档的,而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管理

管理点评:

创新的文化和基因是企业的根本。因为创新,能够不断跨越商业历史的长河,始终处在行业的前沿。默克从不同的时间长度考虑创新的机制安排,有基于总部长期的研究,也有基于当时市场短期的研究,并且以开放的姿态建立内部的创新体系,多层次保障创新的落地。这为中国立足发展百年企业的公司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点评人:和君咨询合伙人 金胤和

上一篇:乐搏资本?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机遇 下一篇: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C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