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在苏北全面小康的前列

时间:2022-10-02 04:02:52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省发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号召。大丰发展基础较好(对照省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大丰综合得分81.41分,列苏北第一;已有12个指标达标,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个指标列苏北第一),有条件、有责任走在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大丰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关键举措,奋力推进大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确保2009年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积极贡献。

激发跨越发展源动力

充分认清大丰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中肩负的使命,全面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不断激发全市上下想小康、为小康、干小康的内在动力。一是不断增强“慢进即退、无功即过”的危机感。倍加珍视难得的发展机遇,始终保持“高目标追求、高速度发展、高强度推进”的精神状态,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断抬高发展定位,向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步迈进。二是不断增强“时不我待、进位争先”的紧迫感。倍加珍视上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不比纵向比横向,不比成绩比不足,不比优势比干劲,以争先进位、争先当强、争先创优的精神状态和发展业绩,奋力推进大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不断增强“知难而进、超常发展”的使命感。倍加珍视独特的发展条件,充分认识“机遇在犹豫中丧失,差距在调控中拉大”的现实规律,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充分放大比较优势,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推进跨越发展、率先发展。

构筑重大项目集聚区

始终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把牢牢抓住一批实实在在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推进大丰又好又快发展的抓手,努力构筑江苏沿海新兴重大项目集聚区。一是强力主攻重大项目。坚持招商选资,放大优势引进新能源、重石化、大物流等重特大项目,集中力量引进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制造业和外资项目,高度重视引进对地方税收贡献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突出引进落户快、建设快、见效快的亿元骨干项目。“十一五”期间,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4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的项目2-3个,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2个:实现利用外资年年“倍增”,2010年当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突破5亿美元。当前,重点加快风力发电、上海纺织产业园、万向森威冷精锻等一批投资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二是放大优势接轨上海。充分放大上海纺织产业园的示范效应和上海“知青情结”、“飞地情结”深厚的特殊优势,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与上海有关部门和大企业、大集团开展互动交流,登门招商,力争每年引进一个超10亿元上海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真正融入上海“两小时经济圈”: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区的机遇,以建设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为载体,在苏南屯集招商力量,开展“地毯式”招商,努力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上取得突破。三是挂大靠强培植规模。以推进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为主要抓手,加快培植支撑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十一五”期间,培植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0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5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5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5家,力争3家企业实现上市;以引进和培植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把纺织、玩具、空压机、抛丸机、阀门铸造等特色产业发展成为竞争力较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产业集群。四是加快建设一流载体。围绕建成长江以北一流开发区和生态型工业化载体的目标,按照“力量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的思路,突出建设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韩国工业园等特色“区中园”,全面加快大丰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确保5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项目投入200亿元。五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到“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25%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20%,培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其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

争当沿海开发排头兵

全面抢抓沿海开发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依港以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港口、港区、港城“三港联动”战略,勇当全省沿海开发排头兵。一是高速度实施大丰港二期。在一期工程两个万吨级泊位建成通航的基础上,瞄准建设10万吨级泊位大港的目标,全面加快二期工程1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建设步伐。力争2009年建成二期工程:加快四级疏港航道、疏港公路“二改一”、徐大高速大丰港段等重大集疏运体系建设,力争在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前基本建成:加快一类口岸筹建步伐,确保2007年7月份正式对外开放。到“十一五”期末,使大丰港形成3000万吨散杂货、100万标箱的年吞吐能力。二是高水平发展临港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以工兴港、产业兴港的路子,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石化、机械制造、海产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近期,全力跟踪中国诚通集团“2×30万吨”林浆纸、中化集团100万吨CPP、香港协鑫煤化工产业园等超50亿元、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到“十一五”期末,大丰港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GDP总量超过1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亿元。三是高起点建设海港新城。围绕“东进北扩西延、一体两翼发展、水绿生态大丰、现代海滨城市”和“4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发展定位,在做大做美市区的同时,按照“现代化、生态型、新市区”的总体思路,高起点推进海港新城规划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开放、5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新兴港城,到2010年,全市市域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

提高富民惠民认可度

坚持把群众充分得实惠、老百姓普遍认可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抓手,全面落实富民惠民的有效措施。一是突出全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民创业致富工程、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突出把持续发动农民自主创业作为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突破口。大力推行“农民创业、政府买单”激励政策,切实提高资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到“十一五”期末,形成1/3农民发展个体私营创业致富、1/3凭技能打工就业致富、1/3从事规模种养致富的新局面。二是突出以点带面,加快建设新农村。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思路,一手抓试点村建设,以点带面建设新农村,一手抓为民兴办实事,脚踏实地建设新农村。到“十一五”期末,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30%以上,楼房率达到40%以上,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实现农民购物、看病、学习、娱乐不出村,广大农民普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三是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大丰。全面推进实力大丰、民惠大丰、法治大丰、文化大丰、诚信大丰、平安大丰、绿色大丰、合力大丰建设,到“十一五”期末,使全市综合实力与和谐社会的各项幸福指数苏北第一,使全市人民区域发展的自豪感、基本需求的满足感、参政议政的民主感、精神生活的充实感、社会成员的信任感、社会秩序的安全感、人居环境的舒适感、共享和谐的幸福感苏北最强。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

上一篇:苏台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对医疗器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