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2 03:44:28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疱疹性咽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 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于常规的补液治疗,补充维生素治疗,有发热的患者可以给予降温处理,白细胞计数增加的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更昔洛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昔洛韦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疱疹性咽颊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特殊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较急,传染性强,流行快,尤其是小儿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1]。该病临床主要症状是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虽然是自限性的疾病,但是由于可散发和流行,所以如果发现应该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疱疹会溃烂,增加患者的痛苦。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临床效果明显,起效快,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本文作者结合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4例疱疹性咽颊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疱疹性咽颊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更昔洛韦治疗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5 ±1.5)岁;病程6h~2d,平均病程(1.5±0.5)d,体温38.0~41.5℃,平均(38.5±1.5)℃。阿昔洛韦治疗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2.5±2.5)岁;病程6h~2d,平均病程(2.5 ±1.5)d,体温38.0~41.0℃,平均(38.0 ± 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温等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检查均发现有咽部轻到中度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黏膜上可见数个或数十个2~4mm大小的黄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在3.8~16.4×109/L,均有高热症状,拒绝进食。

1.3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 并且全部给予退烧、补充维生素治疗,对于病程大于2d的加用青霉素治疗。更昔洛韦的给药方法是静脉滴注1次/d,每次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阿昔洛韦静脉滴注1次/d,每次10 mg/( 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2]。两组患者中不能进食,均给于常规的静脉补液,有发热的患者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治疗,白细胞计数增加的给予抗生素治疗。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2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咽部疱疹变小,食欲恢复;有效:4d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咽部疱疹缩小,食欲恢复,没有发生溃烂现象。无效:治疗5d后患者体温没有恢复正常,咽部疱疹没有变化,甚至有溃烂的趋势,而且患者不能进食症状无明显缓解。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1个疗程(5d为1疗程)后,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而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8%。见表1。

注:两组比较P

2.2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疱疹消失天数对比 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明显少于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两组比较P

3讨论

据相关文献研究显示疱疹性咽颊炎大多是由于柯萨奇A 组病毒引起,易发于夏秋季,该病的传染性极强,流行更快。大多数的临床患者会有高热、咽痛、厌食、咽部小疱疹以及小部分溃烂症状,临床主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但是由于柯萨奇A 组病毒属于小RNA 病毒,多发于1~7岁的小儿[3]。

临床中使用的阿昔洛韦是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对体外和体内的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 2、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IV) 、EB 病毒( EBV) 、巨细胞病毒(CMV) 等都有抑制作用,而且不会影响人体其他正常细胞的活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4]。随着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出现了更昔洛韦,这是一种广谱核苷类抗DNA 病毒药物,可以在细胞内核发生转化,转化成三磷酸型活性物,然而其作用主要是抑制DNA 多聚酶,而且还可以直接深入到病毒的DNA内,终止病毒链的继续延长。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进一步抑制病毒的复制。更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衍生物, 与阿昔洛韦相比其侧链上多一个羟基,其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相同[5]。

通过本文以上资料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疱疹性咽颊炎时,更昔洛韦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采用阿昔洛韦的治疗有效率,患者在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疱疹全部愈合,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住院天数的同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端,王平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1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52.

[3]王卓英,李娅风,李杰.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2012,8(4):58.

[4]王磊,王莺,王义江.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报道[J].哈尔滨医药,2011,29(3):24.

[5]黄峻,黄祖瑚,黄爱军.临床药物手册[J].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8.

上一篇:药物警示栏在护理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下一篇: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