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的环保节能分析

时间:2022-10-02 03:40:31

城市给排水的环保节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和繁荣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建筑节水节能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在满足用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考虑到环保节能问题。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环保、节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400多立方米,仅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水污染日益加重,水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很有必要。

节水节能不仅关系国计民生,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日益紧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在建筑领域,给排水的设计如何能达到节能也成为检验建筑物是否节能的标尺,因此做好给排水节能设计很有必要,是设计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高层建筑中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人们对城区的土地利用率过高,多层以及高层建筑增多,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有限,水压通常无法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通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者打入水罐,再向水系统供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减少二次加压耗能,五层以上高层采用水箱供水或者水泵加压供水,五层及五层以下则采用市政网管直接供水,这样在既把市政管网的余压利用起来的同时又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推广选用优质的供水、节水设备

传统的二次供水方式一直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能源消耗较大,已经不是新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最佳方案,所以,我们应采用环保性能更好,更节省能源消耗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作为首选,其中变频调速设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供水方式,它使用变频器改变了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极调速和循环软启动。既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节约总投资,并且节水效果尤为突出。

由于绝大部分的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普通的镀锌钢管容易生锈,导致水中的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闲置时间过久再次使用时会有锈水,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接头的地方经过长时间锈蚀会有漏水渗水的现象。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明确规定,普通的镀锌钢管不再用于生活给水管,我们也应当逐步推广采用钢塑复合管或者铝塑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PVC-U管等等新型管材,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选用节水型设备对节水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卫生、配水器具的节水特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节水的成效,所以在选择节水型的卫生、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对象因素以外,必须要考虑到其节水性能。例如:普通的淋浴喷头没分钟喷水约20多升,而节能型的喷头每分钟喷水只有9升左右,节约了近一半的水量。

热水系统的节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的集中供水供热系统被充分利用,而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日益重要起来。目前,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大部分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制约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开启热水的装置,由于不能及时满足水温,需要先放掉一部分冷水后才能使用,这部分流出的冷水,由于并未产生应有的使用效益,所以被称之为无效冷水。这便产生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这种现象跟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都有关系,所以,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的时候既要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还要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以及地区经济条件等等具体情况选择支管循环方式或者立管循环方式,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无效冷水的排放。另外,热水供应系统还可以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例如:降低使用温度可减少能耗;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热水耗量;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损失;采用节能型产品或者开发利用新能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新能源,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热水供应系统上。利用太阳能直接加热的设备有两种:真空管式和热管式。其具有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受环境影响较小,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方便,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不过在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中应当注意下面几点:①集热应当因地制宜的综合应用串联、并联等方式使水流平衡。②集热器的选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抗冻性能、抗热冲击性能以及承压能力等因素。③寒冷地区应当财务可靠的防冻方式。④必要时应当采取辅助加热方式。

开发中水

中水设施由原水收集、储存、处理以及供给等设施构成,是目前现代化住宅功能的配套设施之一。实际研究表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直接与身体接触的生活用水只有40%,所以这部分用水必须要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除此之外,则不必要求过高,而中水由于处理费相对较低,成为了节能节水的新思路。

所谓中水回用技术就是将小区居民的生活废水集中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回收利用,一般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辆冲洗或者家庭坐便器冲洗等方面。据悉,采用建筑中水之后,居住区的用水量可以解决大概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而废水的排放量可以减少至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耗费。但是目前建筑中水技术具有运行效果稳定性差,并且造价较高等缺点,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技术、管理以及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新的优良的中水处理工艺。

雨水的利用

城市化建设造成地面的大面积硬化,正常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月雨水渗入比例应当为2:8,而硬化后变为8:2,这使地下水的补给量大大减少,另外,受气候条件影响,多年以来,雨水的利用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相反的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解决雨水排放的问题上,导致雨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是建筑水综合利用的一项新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各个专业,尤其是规划、总图专业密切配合,把给排水专业居住区的雨水快速排除的人物改为降雨地下渗入和储存调节利用,改善水环境甚至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节水效益以及环境生态效益。实际上雨水还可以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或者直接利用。例如,在住宅、工厂、学校发展雨水积蓄工程,在降水偏多的城市采用分流制排水,以便充分利用收集雨水。雨水回收利用的成本远远低于中水回用的成本,更不用说异地调水的成本了,对于因为缺水导致水价偏高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尤为明显。

结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大,成本高, 且有的能源不可再生,随着社会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日益减少,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问 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节能、环保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水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我们应时刻把握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注重平时的累积,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孙武军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J]城市建设2010(30)

王艳华 基于环保节能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J]中国住宅设施 2010(8)

张宏宇 浅谈城市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设计 [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2011‘15

朱春华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初探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2)

上一篇:对水暖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土工合成材料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