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素材的选用

时间:2022-10-02 02:51:23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素材的选用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技术部分,我们现阶段的教学大多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法,而这些任务都是通过一些教学素材实现的。可以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学素材的引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 素材 运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技术部分,我们现阶段的教学大多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法,而这些任务都是通过一些教学素材实现的。可以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学素材的引用至关重要。

怎样合理的选择素材,怎样充分挖掘所选的素材在教学中的意义,笔者就此分析以下几点:

一、素材的选择要贴合实际。

学生能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选用贴合生活实际的素材,这首先是现实生活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其次是信息社会价值的体现;再者也是培养他们建立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途径。

例如《图片处理》一节,知识点是图片的剪辑。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准备或者网上下载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即时学着做也感觉索然无味,没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总感觉这不是我的作品,无法投入感情。一旦让学生去采集素材,势必不同。这时,摄影也可以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技能点,在拓展情感的同时还能掌握新的技能。

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会更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但在教学中,三维目标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二、研究教学对象,素材的选取要以学生为定位。

学习是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发展和完善,而作为教学素材之一的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善于利用教学素材,营造教学情景。

案例1:

我注意到我们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不多,甚至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所以在上我们的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时,需要选用比较有趣,学生易于接受的案例。第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理解”信息的相关概念和含义。信息的例子身边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发现“既能说明信息特征,又能体现信息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却很少。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选用了大学信息素养基础课程中的一个小游戏——美国海军陆战的生存体验。在引用的素材中使学生从战士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信息在极端生存环境下与物质和能量同样重要。这样既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知道了“信息是什么”,又让学生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

在素材选取时,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Flash中插入动画。

教师:展示几部Flash成品。

学生:哇,好漂亮啊!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也能完成这样的作品。

拿出素材,演示相关操作。

案例3:

教师:同样的内容,演示用学校图片做成的电子相册。

学生:这是我们学校啊!

教师:这是我们网站上的一段学校宣传的电子相册,我们其实也可以用来做自己的相片或者是其他感兴趣的素材。

……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两个案例教学过程差不多,但是第二个素材的选取优于第一个案例。因为,第二个案例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感受到“技术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更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研究素材的特性,多元化的利用素材。

新教材虽然改变了过去注重技能培训的倾向,引导、强调学生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要使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让教学也成为利用信息技术学会解决问题和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去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情意价值和认知价值,挖掘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观点、思想、方法和过程,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操练信息技能的同时培养信息素养

案例4:这节课是“在Word中插入图片”。本课教材把小报作为载体,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选取诗歌的为教学素材。

首先,教师让学生复习语文课中的最近学习的诗歌,然后推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文字素材,要求学生从网上下载一幅图片插入到Word文档中。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学生在操作时会把图片插入到了文档的不同位置。通过一番尝试后,出现了一些问题。

教师:“图片插入后,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学生:“图片插的位置别扭。”

教师再问:如果想把这张图片当做背景,怎么办?

学生进行演示操作。

案例5:还是这堂课,上课教师也对教学素材进行重新选择,以襄樊的“诸葛亮文化节”旅游景区的介绍为载体。

首先,教师把两个旅行社中关于景点介绍的Word文档展示出来。一个景点是纯文字介绍,另一个景点介绍是图文并茂。通过对比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插入图片的愿望。然后,学生开始尝试插入图片。几分钟操作之后,教师展示已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问:“插入图片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1:把古隆中的图片插入到鹿门寺里去了,跟文字不配。

学生2:插入的图片太大了,不美观。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逐一解决。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图片缩放的方法和规律、文字与图片的排版处理方法等等。

这两个案例的教学设计乍看上去都不错,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案例5所选取的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旅游景点介绍的素材要好于案例4所选取的语文课文。其原因在于:图片应该要有插入的相对位置。教材中安排小报这个素材,其根本在于图片能与报中的文章相互呼应,图片的位置随便不能调换,这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要插入图片的原因。案例4的一首诗歌图片插入位置很难确定,学生插入图片的意图不明,造成了图片可有可无的现象。但是景点介绍必须与图片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能自觉地根据景点内容,有选择性地插入相关图片,目的明确,而且家乡的景点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共鸣和参加热情。

综上所述,教学素材选择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效率。从素材本身、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虑,合理选择那些既能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兼顾学生特征,唤起学生学习愿望的情景素材,是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

上一篇:如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 下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STS模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