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风险嬗变中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02 02:12:40

浅谈基层审计风险嬗变中的应对策略

【摘 要】针对审计风险防范问题,本文从基层的视角,分析了审计风险嬗变的因果构成,提出了规避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层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应对策略

一、审计风险嬗变的因果构成

由于受险因素不同,各地审计干部素质存在差异,各有着不同的共性和个性。(1)审计技能不足产生风险。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服务大局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免疫功能”作用的需求越来越宽泛,审计的科学发展需要向更高层次推进,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成本审计、工程审计等要全面深化推进。这些高层次的审计,明显不同于初期查错纠弊式的账项审计,需要较高的审计技能才能应对,其固有风险难以从账项上去分析判断,而风险嬗变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基层审计干部的思维定势还是传统性的,审计技能仍是低水平的,显然还不适应高层次审计的需要。稍有不慎,审计风险就会伴生在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2)科技手段运用伴随风险。计算机审计项目在基层逐步推开,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效果,而且有利于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但是,仅限于科技手段对数据的采集并依赖数据进行判断,并不全面综合分析,同样伴随着一定系数的审计风险。因为信息数据不同于账项依据,干部在运用科技手段中有着主观性和随机性,在信息数据利用上,有的因为“作为”不当而采集了不客观或不需要的数据,有的因“不作为”而遗漏了相关或重要的数据,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成为审计风险因素。主观臆断或技术操作产生的风险,其结果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或背离客观事实。(3)社会因素采用潜伏风险。随着高层次审计项目的推进,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化的社会调查,以多方面的证言证据印证审计项目的各种现象或审计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上,履行着坐谈、问卷、评议、调查等程序,采信着一定比例的非审计证据,有时会直接引用非审计材料。由于社会因素比较复杂,基层审计干部分析判断和辨别、敏锐力不是很高,在采信社会因素证据上往往潜伏着较大风险,而这种风险不是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所能概括的,在控制起来比较有难度。如果因社会因素的采用与否而发生风险,审计机关或当审干部仍然需要承担风险责任。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1)坚持审计风险防范原则。审计作为一个社会事物,作为国家治理和服务大局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有着相应的长期性,而审计风险具备着一定的伴生性和依附性。防范审计风险,需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措施应对。基于这一特征,在防范审计风险上,需要持久坚持好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一条指导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有效解决审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其次是客观公正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客观的取向,才能保证公正的立场;只有从客观公正立意,才能减少滋生审计风险的土壤。再次是质量至上原则。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质量与风险是成反比例的,质量越高,风险越小。只要始终把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保持质量至上原则,风险系数就会自然险低。(2)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思想决定行动,意识产生行为。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审计干部是决定因素。无论是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检查风险的控制,抑或是社会因素的分析,审计干部的意识起着较高地位的支配作用。只要风险意识增强,就能思考出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因此,要对基层审计干部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把风险意识教育与审计工作放在等同重要的位置,部署审计工作,既要考虑目标任务的完成,又要谋划审计风险的防范。要将审计风险意识教育作为基层教育培训内容的常态持久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既以风险意识教育推动风险防范工作,又以教育培训促使审计质量的提高,使之达到双羸的目的,也从而推进规范审计行为,打造精品审计项目。(3)提高技能防范审计风险。风险意识起着决定作用的同时,审计技能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意识水平再高,而技不如人,同样依附着高度风险。审计层次越高,内生风险越大。因此,提高审计干部的审计技能,增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和复杂形势分析判断力,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把增强风险意识与提高审计技能有机结合,才能更加有力地防范审计风险。随着审计层次的提高和审计范围的扩张,要因审而宜地加大审计技能培训力度,社会需要审计服务什么,就要培训什么;审计项目需要技术型人才,就努力以技能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特别是打造一批领军人物和“四手”人才。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防范审计风险。(4)实施过程控制防范风险。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动态变化的,依附于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关键部位,随着控制的力度而强弱变换。越是精细化管理,越是责任到位,风险的依存度就越低。因此,加强审计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方式的组织、审计成果的形成等各个环节都落实质量责任和风险责任,强化质量检查和考核,组织互相评议,开展多元式和质量和风险监督。将风险水平量化纳入岗位责任制,与创先争优挂钩,树立风险防范典型,形成审计防范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业务干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以精品意识化解审计风险和升华审计质量。

上一篇:电子商务与煤炭供应链管理探讨 下一篇:浙江省上虞市城市交通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