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方法探析

时间:2022-10-02 01:50:00

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方法探析

[摘要] 按照系统学及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根据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综合效益分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等四个子系统共二十二个具体指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要求,提出了运用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用极差正规化方法无量纲化数据,用加权平均法得出综合效益值及各子效益值。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旅游业 循环经济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众多的人文古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际与国内游客,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旅游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对保持大九寨环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就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套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大九寨环线旅业游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及效益评价原则

由于九环线地处长江上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条件脆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巩固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实现九环线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以生态建设为主,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等生态工程,逐步恢复森林景观,培育森林特色资源,优化森林的各种效益。建成九寨环线“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好生态,增加植被,提高植被质量,同时要治理好污染,通过构建景区特色,把文化、景观、娱乐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九寨环线特色的旅游文化。

人们从事旅游循环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来评定旅游循环经济的质量,分析和掌握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效果。根据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其效益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确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要能够科学地反映出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指标的选取要建立在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并考虑指标间客观的相互内在联系及完整性。

2.动态可比性

动态可比是指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动态比较,说明循环经济效益提高的速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体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价值。

3.综合性

指标的设置要全面系统、公正客观,能确切的描述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 防止片面化、避免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指标,通过设计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统一起来。

4.可量性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其计算依据的资料应该比较容易取得,个数不能太多,以便于实际统计和计量。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整体,可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赢 ”发展。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于2007年了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及工业园区),包括的指标有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重点产品单位能耗、重点产品单位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这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方法,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即各级子目标,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指标,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这样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保持严格的内部逻辑统一性。这些指标体系大部分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业循环经济评价所用,但也要考虑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使用。

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一般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部分组成,涉及面广、体现方式多,既抽象又具体,具有综合性、传递性、交互性和时间性等基本特性。因此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各个子系统由多层次组成,彼此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整个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呈现多维空间的指标群体结构。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分解、归纳和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综合效益,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各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第三层为指标层,即各子效益分成的具体评价指标。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

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权重的大小对评估结果十分重要 ,它反映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采用1~9标度法(表1),通过经验分析,从上到下确定指标间两两相比较的重要性比值(同时2、4、6、8、1/2、1/4、1/8为两两判断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从目标层到指标层分别建立判断矩阵表(表2),通过计算矩阵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较为真实的某一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权值;在此基础上,再与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进行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该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整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即具体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的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也即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2.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如图1所示的22个评价指标中,指标间由于其量纲、函数关系、绝对值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无法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数值下的价值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这些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均有所应用,各有特点。本文采用级差正规化法进行无量纲化。级差正规化法主要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Mi为第i项指标评价值;Xi为第i项指标监测值;Ximax为第i项指标数值最大值;Ximin为第i项指标最小值。其中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与循环经济发展正相关,即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负向指标则相反。

3.综合效益的计算

旅游循环经济的效益值是衡量旅游循环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各项旅游循环经济效益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据此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对其做定量分析:

式中,A为综合效益指数;n为指标个数;Mi为第i项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由此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值、生态效益值、社会效益值、景观效益值及其综合效益值。

上式计算出的A值,作为衡量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的指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得当,综合效益越好;其值越小,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措施需要进一步改进,综合效益越差。同理,上式计算出的各子效益值,也能对应说明该区域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相对好坏。

四、小结

本文对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效益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科学分析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效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该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计算、分析相关数据,便于掌握和了解该地区生态旅游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不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好生态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实现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周中林: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

[2]姜春前何艺玲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34-339

[3]钱尚瑞王岳能苏为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袁柏瑞:农业资源开发生态效益评价及应用[M].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3

[6]常金宝李吉跃: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森林抗旱建植技术及生态效益评价[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上一篇: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陕北坡地优化利用目标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