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答语言连贯题须注意“六性”

时间:2022-10-02 01:10:06

正确解答语言连贯题须注意“六性”

近年来,对“语看表达连贯”的考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语言表达连贯,是语言运用能力之一。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就有不少学生说话或写作出现表达不连贯的情况,高考的导向,同学们应予以重视。这种题目主要以考查排列句序为重点。那么,此类型的题该如何处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认为解答好此类题须注意“六性”。

一、话题的统一性

所谓话题的统一性,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围绕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人、一个事实、一个场景或某一种思想观点,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连贯统一,这样才能使文章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话题转换出了问题,话题的一致性遭到破坏,语言就会出现紊乱。

例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___,___,___。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解析】快速而准确地解答此题,只要抓住主语一致,即话题一致就可以了。画线前后的主语都是“张丹和张昊”,所以第一个空就选择②句,让它来做状语,而不改变主语;第二个空突出意外受伤的关键人物张丹,这也和前文“张丹、张昊”的前后顺序照应,故选③句;同样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第三空选择第⑤句。因此答案选C。

二、结构的一致性

语言不仅要讲究内容的美感,而且也要注重结构的和谐。在前一句话中,前面提出某个内容,后面往往也承接前文,分别加以说明、描写、阐释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紧密衔接。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备选句中,如果有与前后句结构相同的句子,往往就是能够保持连贯的句子。

例 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

A 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 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 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 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虑填入的句子要与前文的句式结构一致,形成排比句,故排除A、B、C三项。答案选D。

三、语脉的相乘性

语脉的前后相承,必定有显性或隐性的词语词义与之呼应,寻找相对应的词义,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次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承相接。过渡、照应、衔接,使用关联词语和比照词语如“也”“所以”“至于”“但是”“于是”等,使表达的层次更清晰,使句子前后呼应,增强句子之间的联系。

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现;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蕴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解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关键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的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句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以此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四、事理的逻辑性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在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的连贯中体现为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大小深浅、主次轻重等。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往往需要好几个句子。组合在一起的几句话,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出现较大的裂痕和阻隔。

例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筑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高度。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这种精神,___,___。___。

①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A ①②③

B ⑨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解析】这段文字对“这种精神”的诠释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先有“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再有“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在二者的基础上,才有了“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和升华”及“延伸和拓展”这两组词语本身,就透露出了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信息。答案选C。

五、语境的和谐性

描写景物的文字常表现一定色彩,或繁荣或荒凉,或热闹或冷清,或生机勃勃或萧条沉寂,作者渗透其中的感情也有悲喜、爱憎、褒贬之类的区别,要使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和谐一致,句意才能连贯。

例 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的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陡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这道题中衔接的语句处在句首。后面的文字极力渲染了崖壁下凄凉、冷清、寂静、伤悲的氛围:几处坟地。几块破碑,枯水露石,周围死寂。选项中,A句中夕阳烘炙五彩屏障,C句中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烁的光芒,D句中白帆透明的羽翼。透露出来的都是一种明朗、欢快的暖色调,都与整个语段情调不相和谐。唯有B句中“冷清的天气,萎落的藤叶,瘦削的崖壁”,这种冷色调才彼此有机融合,氛围一致。故B项正确。

六、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统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句的畅通连贯。

例 阅读下列文字,删改画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音节匀称。

①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②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③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盘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丝轩斋。④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解析】这段文字的整体风格是简约、古朴,且②④旬均为对偶句。画线句夹在②④句之间,相对而言就显得错落平白。为保持全段语言风格的趋同性,画线句应参照前一部分的结构和用词进行压缩,使之简约、古朴,并与前一分句形成对仗,所以改成“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当然,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有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以上所述“六性”。

上一篇:从小动作看国情等4则 下一篇:结构是思路的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