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炼企业卫生监管情况调查

时间:2022-10-02 12:46:00

金属熔炼企业卫生监管情况调查

作者:郑加彬 郑义煜 梅建浩 张海央 周文岳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对结果进行评价。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要求,对131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时间为2011年6—12月。职业健康损害检出人员为疑似职业病和胸片检出异常及血(尿)铅检出异常的医学观察对象。

将调查资料经审核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1企业基本情况被调查的133家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个体工商户57家(42.86%),有限责任公司41家(30.83%),私营独资企业17家(12.78%),股份合作制企业6家(4.51%),合资企业7家(5.26%)和普通合伙企业5家(3.76%)。根据原料、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铜棒生产67家,钢铁铸造45家,铜熔炼11家,锌压铸6家和铝熔炼4家。职业卫生管理情况133家企业落实“五个一,一个备”的情况:配备持证上岗的职业卫生管理员最好,达100.00%;其次是职业健康体检率98.50%;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率66.9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率54.6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备案率54.14%;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建立率49.62%。从各项调查指标分析显示,企业均按要求配备了持证上岗的职业卫生管理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开展率和职业病危害岗位警示标识设置率较高,均在90%以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率最低,仅为48.12%。在各类别企业间存在一些差异,如:铝熔炼、锌压铸企业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率达100.00%,而铜熔炼企业仅为27.27%,(表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本次检测与评价单位73家,主要检测与评价项目为粉尘、金属及氧化物、一氧化碳、苯酚、噪声、高温等,其中62家单位检测时间已过暑期故未将高温列为检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平均为71.46%,其中粉尘合格率为79.55%,化学因素合格率为88.76%,物理因素合格率为45.87%。从各类别企业看,铜熔炼企业合格率最高,为88.57%;铜棒生产合格率最低,为67.42%,各类型企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1)。铜棒生产企业物理因素合格率最低,仅为29.10%,不合格点主要为拉丝作业岗位的噪声;化学因素合格率为86.34%,不合格点主要为熔炼作业岗位的铅烟(尘)。钢铁铸造企业粉尘合格率最低,仅为60.14%,粉尘不合格点主要为翻砂作业岗位(造型、抛砂等),(表略)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131家企业中的2925名接害工人进行体检,如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则在体检时,同时体检相应检查项目。其中接触粉尘1478人,粉尘中以接触矽尘和金属尘为主;接触化学因素1368人,以铅烟(尘)为主;接触物理因素1423人,以噪声为主。检出职业禁忌症18人,职业健康损害26人,其中疑似尘肺病3例,未检出物理因素引起职业性健康损害。

本次调查133家企业发现,通过金属熔炼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行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了明显改善,如所有企业均配备了持证上岗的职业卫生管理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98.50%,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率达83.46%;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卫生台帐建立和职业病危害申报率等仍较低(小于55%),与郭智屏等报道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相似[1]。分析其原因,较多铜棒生产、钢铁铸造单位为个体工商户,生产规模小,企业主文化程度不高,职业卫生管理员多由业主兼任,在制定的落实和执行上还存在问题;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还与工人素质较低、流动性大、用人单位管理不到位有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显示,化学因素监测合格率(88.76%)大于粉尘监测合格率(79.55%),也大于物理因素监测合格率(45.87%),与李辉霞等报道的2010年长沙市职业卫生监测结果基本一致[2]。本次体检发现职业健康损害26人,其中25人发生在钢铁铸造企业(16人)和铜棒生产企业(9人),占96.15%。结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接害工人体检结果分析,钢铁铸造企业粉尘合格率最低,主要在翻砂作业岗位;铜棒生产企业化学因素(铅烟、铅尘)及物理因素(噪声)监测合格率均低,集中在熔炼、拉丝作业岗位,表明接害工人的体检结果与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相一致。钢铁铸造行业的粉尘危害与肺癌的关系早于1994年由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王忠旭等所报道[3],近年的血铅异常事件倍受社会关注[4],提示这两类用人单位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今后的重点监管及治理对象,上述提及的作业岗位为关键控制点。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未检出异常人数,可能与工人作业时间短有关。物理因素的高温应是不可忽视有害因素,因多数单位未作监测,不能提供有效数据说明问题,今后要予以关注。通过本次调查,为切实保护金属熔炼行业工人的健康权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监管部门要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重点加强对铜棒加工、钢铁铸造单位的监督检查。要控制源头,抓住关键作业岗位,做好职业病防治前期预防工作,落实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二是继续做好用人单位负责人、健康管理员和工人两级培训,提高其预防尘肺病、重金属中毒知识水平,用人单位重点做好超标作业点工人的职业卫生现场管理。三是根椐现状,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探索职业病防治工作新思路[5,6]。做好用人单位卫生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提高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上一篇:烟草农药的用途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地方医学教导发展的展望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