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村 第10期

时间:2022-10-02 08:36:04

情系乡村 第10期

地处柳河县柳河镇东部的柞木村,是一个面积4.6平方公里、205户、707口人的秀美山村。

走进柞木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栋崭新整洁的民居、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砖石墙、一处处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小品、一片片翠绿的葡萄园、一栋栋整齐的圈舍。柞木村的破茧化蝶,用了整整二十六载的光阴。在这二十六年中,正是这样一个人,始终坚守党的为民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扎实工作、默默奉献,把璀璨的青春献给了父老乡亲,带领百姓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为殷实富裕、乡风文明的经济强村。他就是柳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柞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兴福。

初见张兴福,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大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汉子。1993年,他当选为柞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如何让群众告别“靠天吃饭,地里刨食”的拮据生活,让村集体摆脱“一穷二白”的困境,便成了他日夜苦思冥想的问题。

柞木村土地肥沃、土质优良,发展葡萄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1990年,在县政府的号召下,就有部分农户开始种植酿造葡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多方研究和论证,张兴福决定把葡萄产业作为柞木村的主打产业进行推广。他走家串户帮助农民分析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把村里的机动地低于市场价格发包给农民发展葡萄产业,并和其他村干部一道带头发展。在种植品种上,他们紧跟市场行情,先后引进了“无核红”、“京亚”等品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4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425亩,种植户达到103户,年纯收入128万元,创出了柞木葡萄品牌。

在葡萄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他又把目光聚焦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用他的话说:“只有村里有钱了,才能给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好事,我们村干部说话腰板才硬气。”柞木村距县城6公里,交通便利,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张兴福抓住这一特点,大打“招商引资”牌。几年来,他跑企业、找项目,用真诚和执着感动了投资者,成功引入木门厂、胶合板厂、酏园酒业、中森不锈钢铸件四户企业。村集体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年增收8万余元,同时解决了村里7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11年,凭着他突出的工作业绩,张兴福当选为县十七届人大代表,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几年来,柞木村累计投资217万元建设水泥路、村部、文化广场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2006年开始,该村农田水利费、自来水费、安华农业保险费、60岁以上老人新农合参保费全部由村集体代缴,实现了“四个全免”,每年为群众节省开支3万多元。今年,张兴福又从省新农村办争取到秸秆气化项目,投资172万元,建起了秸秆气化站。农民只需将每年的废弃秸秆交到村里,就可以免费用上方便清洁的秸秆燃气,这不仅对改善农村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更给群众生活带来方便。

在发展产业、管理村级事务的同时,张兴福时刻不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每年的人代会前,他都精心准备,力争提出有分量的建议。他针对农村提水灌溉和路灯用电,提出了《应按生活用电收取电费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农电部门对电价进行了调整,减轻了村集体和农民负担。2011年的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将公交线路延伸到新发,方便群众出行的建议》。正是因为他时刻心系群众,时刻牢记代表职责,他的建议多次被评为“优秀建议”。

张兴福的付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2011年被通化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者;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被柳河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上一篇:保障房商圈的多模型解释初探 下一篇: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