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根植于爱的教育

时间:2022-10-02 06:57:35

一份根植于爱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班主任作为这项工作的主导者,平日不仅需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将知识传播给学生,更要将做人理念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差,低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此,作为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怀着爱心、耐心、热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爱心:进行正面教育,以积极引导为主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其自尊心较强。如果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正面教育,能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很多行为,哪怕学生只是捡起一颗纽扣或者是校园里的一点果皮纸屑,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引导其他学生学习这种良好品德,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比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一起吃午饭,很多学生都有浪费的情况,把吃剩的饭往那边一扔,便回教室了。我想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直接进行批评教育恐怕没有成效。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跟他们说:“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实际。”他们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我,猜想着我要说什么内容。我接着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哪里来的?”学生们好奇地自言自语,不少同学说是革命前辈的英勇作为换来的。“那么再细小一些的细节中呢,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是哪里来的?”他们纷纷抢着说:“是农民伯伯种的啊!”“是辛勤耕耘出来的。”我接着说:“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幸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最后在总结的时候说:“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粮食啊?”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接着说:“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农民伯伯的辛苦,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饭,好不好?”他们齐声回答:“好。”此后的午餐,他们很少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正面教育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不宜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是可以采用类似的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

耐心:了解、研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年龄、姓名、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时期他们也极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延续的工作。

热心:争取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工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主任要做好纽带工作,即争取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工作。这个思想工作既包括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包括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校会定期开家长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的契机,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合力。

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个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但成绩很不错,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家长给他额外施加很多压力,除去正常的学校作业以外,家长又给他安排了过量的奥数、英语口语的学习。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及时跟其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学校作业已经满足了学生知识积累的基本要求,家长平时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如周末、假期带孩子出游,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经过几次沟通,这个家长的教育理念有所改进。

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根植于爱的教育。教师应该结合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实施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让这一份根植于爱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成效。

上一篇:从教材掌控的角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 下一篇:用生活诠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