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02 06:23:32

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之我见

摘 要: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性专业人才,要实现培养目标,就要不断改革探索,在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技工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一体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然性以及完善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技工学校 一体化教学 必然性分析

技工学校和其他学校在生源以及教学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技工学校教学方式需要完善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技工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对提高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力求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一体化教学概述

一体化教学是技工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实现进步,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一体化教学一般包括教学进度计划、课程标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材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等,从而实现教学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转换为“知识的转换与处理”,学生由“被动接受的主体”转换为“实践主体、知识和技能的共同进步”,而教师由“单一教学”转换为“教学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的应用将会给技工学校学生的培训提供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全面提高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技工学校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是完全分离的,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且不同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分别教学,对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

技工学校实施一体化教育的必然性分析基于以下三点。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获得共同进步,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在一体化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会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将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来寻找正确答案,使课堂洋溢着活跃的气氛。

2.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的脱节,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师和实践操作的教师并不是同一个人,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实践操作的现象,导致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疑惑,而且也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3.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一体化教学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以此实现共同开展教学的目标。而且,现在的企业更需要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超强的人才,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技工学校的学生,就很难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今后顺利从事某种职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各技工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技工学校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或完善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建设教学场地,完善教学设施

一体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两方面取得共同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技工学校应该在教学场地和设施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技工学校通常培养的都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践操作设备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设施。比如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地主要包括:一体化教室,主要是用于理论知识教学的开展;仿真实训室,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动编程、数控手工编程以及模拟加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车间,依据企业车间的布局进行实训场地的建设,旨在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和设施的完善,一方面可以提高技工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

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模块式的教学,显然传统的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编写适合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技工学校应该统一采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数控加工试点专业用书”方面的教材,并结合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技工学校开展教育的教材,将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编制,为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3.对技工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使其适应一体化教学

教师是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综合能力对教学开展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技工学校要想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光有外部设施和教学计划、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一体化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技工学校可以安排负责实践操作教学的教师进行理论研修,负责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师进驻企业,提高实践技能,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对教师的学习进行指导,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同时参与培训的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参观企业或者是专业进修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对教师的培训还可以借助教师自身的优势,形成一个学习团体,通过教师之间知识、技能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

4.强化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技工人才,通过运用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培养目标的完善,促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技工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技工学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即:企业向学校事先预定某个专业的学生,并向学校传达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学校在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开展教育时,可以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满足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后,学校和企业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进行共享,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校企合作的培养形式,不仅可以提高技工学校对学生培养的针对性,让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工作岗位,而且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推动企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实现共赢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熊海亮.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

[2]刘付勇,郝灵波.浅析一体化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

[3]熊海亮.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

[4]曾繁京,侯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成效与问题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5]孙泽涛.技师培养中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作者单位:余姚市技工学校)

上一篇:工学一体化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容铁 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