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健康权立法现状

时间:2022-10-02 06:11:43

浅析我国健康权立法现状

【摘 要】我国现今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健康权法律保障体系,现今立法状况下,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存在较大问题,难以切实保障公民健康权。针对此问题,文章将对现今健康权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对现今健康权法律保障体系进行反思。

【关键词】健康权;立法;法律保障体系

人的健康是人的尊严及身体良好状态的关键所在,是人们生存和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现今社会健康问题却层出不穷,“甲型H7N9”等传染病,“地沟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问题,“镉污染”事件、“雾霾”问题等环境问题从各个方面对公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公民的健康权受到有效保障,是推动中国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前提,便是构建并完善我国当前的健康权理论体系,并争取在理论上更新该体系,在实践上改进法律、制度与政策。本文旨在从立法层面上探讨我国健康权保障问题,并对当前我国健康权保障法律体系进行反思。

一、我国健康权的立法现状

随着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对健康权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部分重要国际组织以及区域制定了一系列内容涵盖健康权的公约,使健康权的内涵不断被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在国际间做出了一些关于保障健康权的承诺,如1966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第24条)以及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等。虽然我国积极履行了多数此类公约的定期报告义务,然而这些公约却由于尚未转化为我国国内法形式而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效力。相对于国际上对健康权保障的要求,我国现今对此方面的国内法规定尚未成熟,法制体系不健全,存在一系列缺陷与问题:

(一)宪法规定缺失。二战后,E-leanor D.Kinney 和 Brain Alexander Clark对宪法中健康权的条款作出了分类,其中,这些条款大致为五种类型:①目标型,即在宪法中设立保障公民健康权相关目标,如《荷兰宪法》第22条。②授权型,即直接对公民享有的健康权作出规定,如《莫桑比克》宪法第94条。③国家义务型,即通过规定国家所负有的义务方式来确定公民健康权的保障,如《乌拉圭宪法》第44条。④方案纲领型,即通过方案纲领来说明资助、提供或规制医疗和公共健康服务的方法,如《保加利亚宪法》第52 条。⑤参照条约型,即直接赋予指定相关国际条款国内法效力,如《捷克宪法》第10 条。将健康权列入宪法是70年代后国际发展趋势,然而我国宪法相关规定却在五种类型之外,准确地来说,我国宪法还尚未明确公民健康权的概念和内涵,有学者将我国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与两个国际人权公约进行比较,而后发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规定得不全面或没有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达30项,其中包括达到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标准的权利,这些基本人权,应载入我国宪法。而实际上,我国载于宪法的健康权内容规范却过于笼统且不全面,其中与健康权保障相关的条款主要是:第21条“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第42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等。从上述条款可知,我国相关宪法规定过于原则化,具体实施效率难以保证。

(二)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保障不足。我国民法对健康权的规定十分简略,甚至健康权在《民法通则》中不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利,只是与生命权合并在一起称其为生命健康权。将这两项重要人格权完全合并在一起,忽视其各自独立性,是不合逻辑且不恰当的。在民法方面,我国不仅存在对健康权法律规范不完备的问题,甚至还存在法律无法为司法救济提供充分保障问题。这集中表现在关于不合理的健康权被侵害后的赔偿制度上,民法上缺乏对受害人健康权受侵害的合理救济,现有的对间接受害人、劳动能力损失者、未成年人被侵害致残以及死亡者的赔偿水平过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过窄等问题导致健康权的事后救济无法达到真正的保障效果。另外,在刑法上,我国对于健康权受侵害的犯罪规定则较为零散,没有达到系统化水平,没有体现健康权的重要地位。

二、我国健康权立法问题的解决

(一)在宪法方面,首先要明确健康权的概念,这是健康权保障的前提与基础。第二,要明确健康权入宪的内容,包括目标、范围以及对特殊群体的保护等,与此同时,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入宪方式,有学者认为,应采用综合以上五种方法的方式将健康权纳入宪法之中,即用第一种方式来确定健康权入宪的目标,用第三种方式来确定健康权实现的国家义务,用第二种方式来确定健康权在宪法中享有的具体权利,用第四种方式来确定国家保障健康权实现的方法等。

(二)在民法方面,应明确健康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具体落实对其概念、内容的确定,并在程序上完善民法的实施,加强其可诉性,使健康权受侵害后的司法救济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成为一项实际性的权利。另外,胎儿的健康利益在民法上的保护也应得到补充,这对我国民法上健康权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三)在刑法方面,我国应建立侵害健康权犯罪的系统,明确侵害健康权犯罪罪名,加强健康权保障在刑法系统中的重要性。如《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内专有一章是“危害居民健康和公共道德的犯罪”。《蒙古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在第十章专门规定了“危害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健康罪”。对此类罪名的设立利于国家和社会加强对公民健康权的重视,提高其保障健康权意识。

(四)健康权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涉及到公民健康权保障的法律、行政法规较多,甚至在地方上还有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作为保障,基本上已经初步形成公民健康保健的法律体系,但是缺少一部有主导作用的综合性法律,能够系统化对健康权的保障。我国现在亟需完善现有宪法和法律,制定专门的系统性法律来保障健康权,并创新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健康权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国家尊重、保护、实现公民健康权的义务,也将对公民健康权的保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Eleanor D.Kinney & Brain Alexander Clark,”Provisions for Health Care in 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37 Cornell Int”,L L.J. 285(2004),p.290.

[2] 杨海坤.宪法修改与公民基本权利新论[J].法学论坛, 2003(4):98.

上一篇:信息化手段下高职《经济法应用》课程教学设计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