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课程的理工类大学考试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02 05:55:19

基于专业课程的理工类大学考试改革探索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课程依然存在如下弊端: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搭配欠缺合理等。某些课程专业考核形式比较呆板、教师及管理部门的考核改革力度不够。本文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转变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观念并且多元化的专业考核方式,以深化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

关键词:专业;考核体系;考试改革

1 概述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考核虽形式多样化,但依然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如下:专业课程总体考核形式比较单一、考试内容呆板、题型搭配不够合理等。考试内容标准化而主观性试题少。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将考试改革这一主轴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 考试改革内容

2.1 课程考试内容

课程建设小组以精品课《电力电子技术》为研究目标进行考试改革,力图探索一条适合于课程发展的道路。

为落实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①闭卷考查阶段:对相控整流、有源逆变等经典变流电路,适当放到闭卷环节。并且弱化单相整流电路、电流型驱动电路的内容,加强对三相相控整流电路的考查力度。②半开卷考查阶段:进行相关对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无源逆变等拓扑结构,可以将其基本知识点放入闭卷考查环节中,各种拓扑电路及其综合应用内容的考查,放到半开卷环节。③在规划之前,相控整流在整个教学考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近三分之一);其他教学点的比重就偏少,综合应用知识点的比重基本上可以忽略,规划后的各知识点的分值较为合理,弱化了相控整流的分值,显著提了综合知识点的比重,安排到半开卷阶段进行。

2.2 考试方法

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增加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主观开放性试题比例,并运用答辩调研等考核方法,进一步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方法上,采用知识点考查的闭卷,综合应用考查的半开卷,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变流拓扑的基本原理,也要求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方式分为如下几个阶段:①闭卷考试阶段:试题使每一位学生在解题时有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的过程,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半开卷阶段:结合其他院校的实践经验,学生提前准备的A4大小、手工记录有知识点的纸张,该纸张在此阶段考试结束后由教师收回,作为后期结果分析的重要素材。③试卷的反馈阶段:这一阶段,往往被教师们忽略。重点是综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3 课程配套实验环节

实验课程分为基本技能实验环节与综合设计实验环节两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同步开设。目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验主要是基本技能的验证性内容,计划适当降低相控整流和有源逆变的实验学时。

2.4 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原则: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做法,评价体系必须对学生的必备知识点掌握、综合能力水平做出全面评价。考试成绩采用加权平均法外,并对学生的创新训练等给予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一定比例纳入其成绩评定中。

第一项: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提前告知学生的考试形式,采用闭卷与半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项: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在课程进行阶段,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重点,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对电力电子相关综合课题进行仿真研究、上交研究报告并公开答辩。

第三项:平时实验,占总成绩的12%。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后进行阶段考核。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一个综合设计实验。

第四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8%。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上课和作业情况打分。解决传统依靠此项提高成绩的问题,保证更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

3 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改革过程中,从以下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仿真软件的优势,让学生发现知识点的应用领域。②加强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在形成性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安排,适当增加综述性内容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学科的发展现状。④整合教学资源和沟通模式,强化教学平台在课程授课、考试改革中的重要性。⑤在本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研究生教学相结合,应用本科考试改革手段和方法的经验。

4 结论

本文研究的专业课程考试结合了课程的特点和需求,从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面出发,选取不同考试方式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对学生的评分真正能够做到客观上的公正、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毓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考试改革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12-15.

[2]祝立英.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30):41-43.

[3]秦忆.略谈考试改革与课程评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19-20.

[4]赵蒙成.复杂性科学与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3):141-145.

[5]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103-105.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YJ-B140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试改革项目(KS-B201406)。

作者简介:张磊(1977-),男,汉族,博士,高校教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科研。

上一篇:数学课堂上的“意外”案例分析 下一篇:斜孔与垂直孔布孔及逐孔起爆在露天采场溜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