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举隅

时间:2022-10-02 05:28:17

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举隅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66-02

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注重高中生物情境的创设。过去有人曾提出,创设情境是为引入新课而服务的,其实,创设情境不只是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开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它是为课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的。

一、创设“故事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由故事组成。有了故事就有了精彩。教师通过曲折的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中介绍,为学生提供教学情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讲到“人类遗传病”一节时,教师适当介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达尔文的悲剧”。当讲到“禁止近亲结婚”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近亲结婚,亲上加亲。可是国家婚姻法却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等学生充分讨论后,给学生讲述近亲结婚到底有多大危害。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这时达尔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结婚。通过这些故事,学生的感触很深,加深了对知识了理解。

二、创设“悬念式”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悬念即悬而未决,留下念想。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说:“我们体验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我们被引起的动机最为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全部紧张感就消失了,因为没有什么使人感到兴趣,我们就不再感到兴趣了。”可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在课堂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很难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注意力,这时教师适时的设疑,就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特别是在教学的开始和结尾这两个最需要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地方,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基因控制蛋白质”这节课的起始,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牛和羊吃的是同一片的草,为什么牛肉和羊肉的味道不同?牛奶和羊奶味道也不相同?而我们吃了牛肉和羊肉后,长的却是我们的肉?这种富有情趣又充满悬念的问题就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从而参与问题解决。又如:在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这节内容,在临近下课时,学生显得有些疲惫,这时我这样设疑:“我们知道,鸡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那么市场上卖的鸡蛋有几种类型呢?”这样的疑问使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的说两种“ZZ型和ZW型”,有的说四种,还包括“Z型和W型”,那么究竟是谁的对呢?教师没有回答对错,只是点拨一句:过的鸡生下的是受精的蛋,未过的鸡生下的是没有受精的蛋,那么谁对呢?学生恍然大悟,活跃的课堂气氛延续至下课。在一节课的尾声设置悬念,就像评书里说的“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能让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起继续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实验情境,开展探究活动

生物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观察、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及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技能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观察、动手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能力;验证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倡导探究性实验活动,力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实验不够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不到落实,以讲代做,随意割舍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十分重视实验部分的教学,创设了大量的实验情境,如介绍渗透作用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亲眼看一看,加深印象,便于理解。介绍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和特点时,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加深理解,帮助记忆。介绍自由组合定律时,利用教具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创设了模拟实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离比产生的内在实质。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使教学形象直观

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加入音乐,颜色,图片等多种因素,创设高中生物情境。

首先,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易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目前教学中十分流行的方法。其次,多媒体创设情境不仅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特点,而且符合脑科学的规律。再次,多媒体创设情境在生物上的适用范围我认为有三:①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因为多媒体信息容量大,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例如:环境保护、欣赏生物形态结构美等。②可以展示生物的微观世界。例如:细菌、病毒的形态结构,染色体、基因等形态结构。③可以用于反映生物的动态变化,生命活动过程。例如,食物通过消化道的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等。

五、创设生活情境,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

高中生物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我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常用四个步骤:①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②与学生交流、讨论相关的生活经验;③验证生活经验;④小结生活经验并指导生活。例如,第三章的第八节是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在讲完厌氧型中的乳酸菌后,告诉学生,酸奶的生产就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新陈代谢,并进一步提出了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求:①请吃过酸奶的同学谈感受;②请注意“酸奶”不是“优酸乳”饮料;③请同学们回去后,“品尝”一下保质期内的酸奶;④正常酸奶的包装盒是不会“鼓”起来的,为什么?

用生活实际创设的高中生物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生产技术实际,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中生物现象,还包括与高中生物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我们要用生物的眼光关注情境的创设,让情境的创设为生物知识服务,让情境的创设为生物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上一篇:浅谈铁路桥梁桥面防水层施工技术 下一篇: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