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公民的言论空间

时间:2022-10-02 05:15:1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报刊评论逐渐打破“栏”的界限,呈现出版面化的倾向。在这场被称作“时代先声”的“时评热”中,时评正是以“大众视点”、“平民写作”来彰显的。换言之,这一时期评论空间的拓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群言评论”(可归为后来的“来论”)的“攻城略地”。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由普通读者撰文的栏目先后开设了十余个,其中包括“视点”、“观点交锋”、“议论风生”、“读者来论”等;而从文章数量来看,每天的“来论”数量基本保持在两篇或两篇以上,约占“时评”版文章总量的1/3甚至1/2。经过2003年4月2日的版面调整,《南方都市报》的“来论”完全突破了“专栏”的界限,辟出“来论版”,形成独立版面,以“视点”、“马上评论”、“一家之言”等栏目为主打,专门刊发来论,不仅起到了丰富评论品种、壮大评论队伍的作用,而且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互动互进,在客观上拓宽了公共空间,提升了读者的主体地位。

“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又译作“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构建的“政治性乌托邦”的关键词。按照哈氏的定义,它是“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众舆论的地方。它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大众传媒是这一领域的主要论坛”。

《南方都市报》的“来论版”开辟后,该报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言论空间的扩大:言论版由以前的一个版面扩大到两个版,评论总量也由扩版前的4~6条增加到如今的8~10条。伴随着量的激增而来的是微妙的质的变化。

一方面,来论版的相对独立使得“来论”自成生态、生机盎然。《南方都市报》从2003年4月6日起即在“来论版”下方注明“本版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既表明了该版面的非官方色彩,同时又促进了话题的多样选择和表达的自由阐发。

另一方面,“来论版”采用的是与“社评版”对页的形式,在视觉上不会破坏言论版面的整体感。这种版式与《纽约时报》言论版的做法颇为相似,后者强调“来论”与“社论版”评论的冲突性,在版式设计上体现了一种“平衡”理念。而《南方都市报》的言论版,就目前而言,来论与社评实现了“空间同一”,但尚未实现“共时态”生存。也就是说,在该报同一天刊发的评论中,鲜见社评版文章与“来论”围绕同一现象或主题展开评论。在笔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观点之间的冲突性。

从话语空间的角度说,来论版的开辟是公共空间的开放;而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辟出专门的来论版刊登作为读者的来论,则是社会参与的强化。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传播学界提出了社会参与理论(或称民主参与理论),认为作为受众的公民不仅有“知”(即知晓信息)的权利,而且有“传”(即表达意见)的权利。《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等报纸的每一篇“来论”下面均会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所在城市甚至个人职业。《南方都市报》2003年11月4日“来论版”刊发了6篇文章,标明来自北京、广东、四川、河南、山东、东莞等五省市,职业身份有职员、教师、交警、记者等等。这表明,来论突破了编辑部、职业、政治精英写作的界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拿起手中的笔,写“我”所想,书“我”所感。

诚然,来论及其独立版面的出版本身是社会民主化的体现,是读者主体意识的体现,是公民参与传播过程的体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读者平等参与和交流为基点、形成多元开放言论空间为目标的“来论”及其“来论版”一定会走得更远。

上一篇: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 下一篇:坚持“三贴近”与服务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