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02 05:05:02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摘 要: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按照谨慎性原则,减少了上市公司的虚报资产,增强了上市公司资产的真实性,同时也提高了会计披露信息质量。但与此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定会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空间。中国自1999年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以来,上市公司不断通过减值准备操控利润,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产生很大影响。主要阐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如何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以及对此产生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60—03

一、资产减值的含义

从会计学角度分析,由于使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法和可变现净值法两种方法对资产进行计量,口径不同,差异必然会产生,导致发生资产减值。当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时,资产减值发生。对于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数额,企业往往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熟低法计量,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差额应计为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性。中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遵循谨慎性原则,每年至少在年终,对于资产进行合理的检查和预计,对于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是为了防止企业夸大利润,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但是在现实中,国家制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初衷没能完全实现,一部分企业曲解其意,也正是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操纵了利润。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增加资产项目的真实性

国家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夯实企业资产,防止企业高估资产,虚报利润,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是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步骤。举例来说,在原会计制度下,无论外界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固定资产价值降低多少,只要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入账的,并且按时计提了折旧,就按账面价值列入报表,即使现价与历史成本存在巨大的差距,也完全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应预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出来,计入营业外支出。通过这种方式,使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余额更贴近现实情况。那么,新的资产减值准备有所不同,它扩大了资产减值计提的范围,并且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使资产负债表更为全面的反映了资产的实质。

2.对资产负债表的财务比率分析产生影响

由于资产减值部分不能够体现任何的偿债能力,不能够给予价值的保障,是所以在计算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时,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计算时,应该使用资产的“净额”。使用“总额”会虚增财务指标,误导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与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恰恰相反,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需要用“总额”计算,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报表中披露的是计提过减值准备的净额,如果使用净额,当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时,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还会提高,周转天数减少,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财务比率显然失真。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表的影响

1.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分为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对于新会计准则而言,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所以在长期资产计提减值时,企业往往会非常的谨慎,很少计提。那么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就变成资产减值准备中计提和转回的重点项目。大多数的公司对此计提准备十分频繁,甚至有些公司的波动很大,所以存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另一方面,资产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有一些公司会利用这一点,不计提或者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控制当期的损益,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最终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影响利润表的真实性、可靠性。

2.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巨额计提减值准备、应计提而不计提减值准备、大额冲回减值准备等情况。当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是当期发生亏损,一方面缓解了经营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巨额冲回打下伏笔,使未来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明显改善,隐瞒真实经营情况,欺骗信息使用者。第二种方式:应计提而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运用这种方式大多是为了虚增利润,虚增利润可能是公司的管理者为了表现自己的业绩,获得年终的奖励而隐瞒董事会的行为,即自欺欺人。也可能是当公司为了上市融资,需要连续三年盈利,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一定标准的资格,为了满足条件公司只有虚增利润,即使多付税金也在所不惜。第三种情况:大额冲回减值准备。当上市公司的前一年净利润为负时,它就会有被挂上ST亏损标致或者退市的危险,在此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肯定存在问题,很难在下一年度扭亏为盈,只有通过调节利润的手段,利用大额减值准备进行冲回是提高当期利润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管理层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利润操控。

3.追溯调整法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追溯调整法是当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发生改变时而采取的一种调节方法,它可以将因资产减值准备改变对于利润的影响分散到各个会计年度当中。它还可以防止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当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采用追溯调整法,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分别调整,不会只转入当期。例如:当上市公司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时,就会导致当期的利润降低,期末存货的成本也随之降低,那么以后期间的销售成本都会随之降低,使产生的利润上升,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三、规范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提升财务报告质量的对策

(一)改善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首先,在上市公司内部要加强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认识,充分学习相关内容,掌握相关知识,明确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条件、计量方法、披露情况,将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充分的利用,正确填报相关报表,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

上一篇:《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实景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秋风起,名正言顺的进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