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2 04:56:28

浅谈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及质量控制

【摘 要】园林施工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难点,本文就这些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园林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土壤处理;植物养护

引言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园林绿化施工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养护工作是否顺利。在以往的园林施工中,因为施工技术的落后和有关施工理念的缺失,园林施工疑问重重。在我国园林施工新技术的推进下,我国的园林设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维护,但新技术也有疑问,因而,进行园林施工新技术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1 园林施工过程技术难点

1.1土壤问题的处理

土壤问题的处理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由于现在施工手段的机械化,也会给表土层带来一定的破坏,使其渗透和自身排水的能力大大下降。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既要保护好表土,又要改良土壤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的整体和持续效果。

1.2 绿化地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简单地清掉垃圾,拔掉杂草,该作业的重要性在于为树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地面。整理绿化地要保证植物根系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硬度的适度性,通常可采用地下排水系统保证根系的水养平衡。要保证植物的生长,对土壤的 pH 值也有一定要求,最好保持在 5.5~7.0的范围内,也要根据不同植物对酸碱喜好的差异及时调整土壤酸碱度,并根据植物对矿物质和有机质的需求不同,调节土壤成分,保证土壤质量。

1.3 保存原有植物

园林建设不等于废除一切地表的原有植被,而是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和改造。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围起来,以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损伤。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特别是行道树,有时由于更换便道板或树穴板,需要做垫层,石灰和水泥都会造成土壤碱化,危害树木正常生长。因此,在改建施工周边环境时,要对原有植物实行适当地保护,如用草袋围护树体或垫高土层来防止石灰、水泥等渗入根系土壤。

1.4 植物生长环境的保护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现场经常出现交叉施工的问题,最常见的是土建与绿化施工的交叉。由于赶工期或其他原因,土建与绿化由不同单位交叉施工时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在砌筑路边石、植物护框等细小环节上。路边石一般使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制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按要求在路边石内侧(即绿地内)接缝处用混凝土加固,保持稳定但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在达到稳定的前提下应加以控制,能够使草坪或色块等植物在正常生长后达到郁闭,不出现缺苗现象。路边石还应向栽植地面引导雨水,要注意周围部分的排水坡度和约束能力,提前设置导水假接缝等。此外,护框的制作要遵循科学的设计标准,应充分地保证栽植面积,并在栽植植物前及时清理框内的建筑垃圾。对于可以坐的护框,要按照先安护框后植树的顺序来施工,避免植物因栽植深度受到影响而死亡。此外,在更换护框时,要根据根系的生长需要设计护框,不可为了美观而砍断树木的侧根,从而降低树木对风雨的承受能力,使绿化成果毁于一旦。

2 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提高植株成活率

在城市中进行园林施工建设中,园林中土壤性质与植株的成活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部分园林工程中,由于植株不适合当地土壤,导致其成活率下降,施工单位不得不在后期定期不定期的对竣工后的园林工程进行植株补种,直接提高了园林施工单位的建设成本。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园林施工建设植株栽种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摒弃传统的植株栽种手段,通过铺设土底、深挖换土等一系列手段为园林中的植株提供适应的土质,直接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另外,在完成园林施工建设后,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植株进行养护,通过科学的养护手段为植株在园林中的成活提高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进而提高植株的使用价值与成活率。

2.2 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首先是要重视对园林施工地区的土壤处理,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因此需要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重视对土壤肥力、质量的调查,对园林规定的植物种植进行土壤肥力培育。因为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麦苗的成长,所以首要大概对土壤颗粒、含水率、浸透、ph 值及肥料条件进行仔细剖析,对不合格的及时处置。依据树苗的巨细决议了坑的深度和形状,为今后上肥作业做好预备。还要做好植物麦苗病害的防治作业,对麦苗及时进行修剪,严厉按图纸上的规划方位进行栽种。及时对树苗洒水, 确保 24 小时内麦苗根有定根水浸泡,依据植物的高度来断定是不是要求固定装置。

园林施工中所采用的定点放线标记要明确,对于植物种植位置、景观布局位置做好标记,如果标记线上出现其他阻隔物,需要灵活对景观布局进行调整。

对于植物的种植穴、槽的挖掘,应视土壤情况、苗木根系、土球直径等来定,如土质较差要深挖,便于制造出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2.3 对施工过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园林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其中在园林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完善统一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选苗采购等后续的配置出发考虑,园林绿化开始施工后,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幼苗采购回来,与此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植物的保护和管理,要特别注意不能侵伤植物的根系。这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大力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健全考核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实际,高效。

2.4 增加施工技术含量

在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同时,园林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在园林具体施工建设中所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技术改善与管理。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与管理手段进一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有:增加施工人员对技术施工的认识,并且加大对施工人员技能培养的资本投入。在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优化施工单位的人才结构,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在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对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不单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还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施工单位的稳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5 加强后期维护和办理作业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后,要注重加强园林绿化的后期办理。首要表如今维护和办理两个方面,它们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和操控绿化操控的确保。假如施工抱负,但后来工程维护办理并不恰当,将会严峻影响园林绿化作用,进而会影响工程缔造的质量。在树木的维护和办理方面,要定时除草、喷农药,及时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上肥、维护。风景园林的缔造,从一开端即是以绿化城市、维护城市生态为起点,在微观上要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的调控,微观上要加强办理及后期的维护,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除了缔造出美丽的设施,也能发明杰出的生态效应,可谓是一箭双雕,是一个高品质的工程项目。

上一篇: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及其注意重点 下一篇:景观铺装园林砖选用及工程案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