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有机化学的复习策略

时间:2022-10-02 04:38:25

高考中有机化学的复习策略

摘 要:有机化学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来看,有机化学考试题题型有两种:一类是一卷的选择题,给出有机物的结构让考生推测有机物的性质,另一类是在二卷主观题中,通常以框图的形式展现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和性质来让考生推测有机物的结构,同时考察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基本的化学用语、基本的反应的掌握情况。复习有机化合物知识时,应该抓点、连线、建网、精炼,加强复习的系统性和巩固性。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有效复习;策略方法

有机化学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是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考题常将大学学科的有关知识放到高考考题中作为信息材料出现,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看似颇具一定难度,其实这些都源于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正确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在新情境中,题目往往高起点低落点。要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

一、抓点

从具体的代表物入手,熟悉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夯实基础。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苯及其同系物、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脂)的课本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比如,整理醇的化学性质时就可以以乙醇为例,在其结构中熟悉各个反应中的断键位点,从而对醇的化学性质胸有成竹,同样对其他官能团都应采取同样的方法,达到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再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特殊空间结构,二烯烃的1-4加成与加聚反应形成新的新双键,1-位醇和2-位醇的氧化反应的区别,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羧基不能发生加氢反应,甲酸结构的特点是既有羧基又有醛基性质,酚与三价铁的显色反应,醛基被氧化的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砖红色沉淀,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等,都是考题的重要来源。最好的记忆方法是自己归类,用心整理,抓住要点,建立知识数据库。

二、连线

按照官能团及有机反应的九大类型,即取代、加成、消去、加聚、缩聚、氧化、还原、水解、酯化等反应,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能熟练地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把相关的知识连成线。比如醇氧化成醛,醛氧化成酸,这就是一条氧化链,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以乙醇氧化、乙醛氧化为例,其他依据反应的原理,方程式中注意结构中变与不变即可。但是,甲醛的氧化反应有甲醛结构的特殊性,注意其产物并非甲酸,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另外,乙烯加成为醇或卤代烃,又可将烃和衍生物连成一串,将烃及其衍生物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还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小结:①能与特殊试剂反应的官能团或有机物,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②反应条件决定的反应类型,如氯气(光照)――烷基取代,铜(加热)――醇的氧化反应,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卤代烃的水解,氢氧化钠醇溶液――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等等。③官能团的消除。通过消去反应等消除卤素原子、醇羧基,通过加成反应或催化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等。④官能团的引入。如双键的引入方法: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会生成双键化合物,醇的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等含碳氧化键的化合物等。再如卤原子的引入方法:烃与卤素单质取代反应,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醇与卤化氢的取代反应等等。⑤官能团的衍变。

三、建网

有机化学知识点较多,但规律性很强。在复习中,通过横向、纵向的知识梳理,把头脑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高考复习中以结构为主线,做到“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将凌乱的知识结成网,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获得较高的复习质量和效率。

四、精练

有机化学复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题加以巩固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味盲目地搞“题海大战”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要选择符合考试说明又具有典型性的试题,坚决放弃偏题怪题。还要从做题中善于总结,及时查缺补漏。如: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 ):A.3、B.4、C.5 、D.6.

【考点直击】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苯的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又考查了根据式量求烃基的方法。

【解题思路】式量为43的烷基为C3H7―,包括正丙基(CH3CH2CH2―)和异丙基[(CH3)2CH―],分别在甲苯苯环的邻、间、对位上取代,共有6种。烃及烃基的推算,通常将式量除以12(即C原子的式量),所得的商即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

本题涉及的是烷基(C3H7―),防止只注意正丙基

(CH3CH2CH2―),而忽略了异丙基[(CH3)2CH―]的存在。答案:D。

总之,高考有机化学知识主要考察有机物结构及性质、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实验、有机计算、官能团性质的掌握及应用。考题常以新药、新染料的中间体、新型有机材料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官能团的产物,从中引出各类问题。经常表现为推断有机反应类型、特殊的官能团、原料有机物、中间产物或产物结构式、有关反应方程式,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及书写等等。要求考生在思维上学会判断与选择,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抓点、连线、建网、精练,切中要点,加强复习,相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语言获得理论对高职院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 下一篇:成才视野下多媒体技术与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