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内化为教师闪亮的人格魅力

时间:2022-10-02 04:06:00

让师德内化为教师闪亮的人格魅力

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师德为本。提高教师修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引领教师钟情于教育事业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在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倾向,师德建设难以奏效,甚至事与愿违。要提高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以人为本,适应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探索有效途径,从教师的生存状态、工作热情、价值取向、发展规划人手、力促教师内驱力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自主建构;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有序进行,逐步提升与养成。

一、理念引领,让师德成为教师文化自觉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热爱教育,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认识教师这一职业。

1、教育工作是一种生活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为人楷模。教师每天生活在教育制度下,生活在学校里,生活在教师学生中,思考着教育,思考着学生。教师远离了学生,离开了学校,就不会有事业发展,所以教育工作是一种职业生活状态。

2、教育生活需要善待

每个人都渴求幸福,追求生活质量。教育生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体现人生价值,实现教育生活的高质量,教师必须适应教育生活,热爱教育。因为对教师来说,热爱教育就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德国人把遵守规则的世界称为“天堂”。他们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好学校处处有规矩”。规章制度就好比木桶的铁箍,没有了组织和制度,学校这个集体就会溃散、坍塌。而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没有学校好的环境,就没有教师个人的健康成长。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热爱学校,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遵守学校的制度。

②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是发展的良好环境,教师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宽容。

学会尊重。詹姆森说过:“在人类的天性中,最深层次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是融洽同事关系的基础,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同事之间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以诚相待。

学会合作。合作学习理论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积极、互相依赖的关系。教师合作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在合作中互动、互助、互补、互惠。英国评论家乔治·萧伯纳曾这样谈沟通合作: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合作是一种资源交换,教育又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单靠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科是不可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要激发合作的自觉意识,强化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

学会宽容。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怀宽广,有宽容的度量,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大度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人生不是等价交换,凡事不要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把微笑留给别人,把愉快留给自己。

③热爱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老师,学生是老师存在的前提,同时教学相长,在教学生活中,培养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教师应心存感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心血浇灌出春色满园,教师应感到自豪;教师的精魂在学生身上延续,使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价值,教师应当自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师的良心所在,也是师德的核心、教育的真谛。要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着想,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3、教育生活需要创造

达到对教育生活的善待,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是解决了教育生活的“温饱”,要达到“小康”,享受美好的教育生活,需要创造。“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的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快乐。”

①加强修养,富有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要铸造学生首先要铸造自己,用自己的心灵唤起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洗涤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要有良心,有精神,这看起来“无为无形”,但确实就在生活中,是我们不可缺失的最本质的东西。教育的希望,在乎教师良心的回归、精神家园的重建。教师应当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自傲,多一点进取;少一点享乐,多一点磨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层次。

②反思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是超越自我的途径。教师从事的是一种需要不断自我超越的职业,达不到自我超越,很难享受到职业幸福,一切工作会索然寡味。要实现自我超越,离不开日常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满足于既得的经验,而不对已有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一个优秀的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否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反思探究和总结。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面对富有逻辑、饱含真理的知识,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肯定会遇到各种鲜活、独特的教育事件。如果善于反思,养成反思重建的习惯,就能及时总结、提炼和归纳日常经验以促进教学,获得进步,实现不断地自我超越。

③奋斗方能开花结果。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教育的行家里手,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必须有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要争当名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热情拥抱教育,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教育生活变得充实,有滋有味,阳光灿烂,硕果累累。

二、搭建平台,让师德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学校要把握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出教师发展目标,进而转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引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体现师德,以师德促提高。

1、开展读书活动。不断学习是追求完美的必需途径,在阅读中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和谐。鼓励教师多阅读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同时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阅读、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多写作,坚持写个人随笔、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认识思想,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书香沐浴教师心灵,让学校成为文化的绿洲。

2、创新管理模式,实施人本管理、民主参与。如教代会制度,教师当家作主,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心理诉求。引导教师自主建构有机团队,如“青年教师联合会”、“班主任之友”、“骨干教师团队”等,围绕共同愿景展开工作,在合作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组织开展“读书论坛”、“班主任论坛”、“教学论坛”、“中层干部论坛”、“校园网论坛”等活动,鼓励教师基于自身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分享经验和体会,让广大教师真正享有言论表达的权利。通过新型的管理机制,激活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3、引导教师构建个体发展规划,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升自我发展意识,走出一条自我完善、自我挑战之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教学常规日活动、课堂大赛活动、教学案优化活动、优质课展示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课程开发展示、主题班会活动,等等。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活动进行公开、公正、公平考评,使教师人人心中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

通过以上师德建设实践,使师德细化在教学常规中,落实在教师日常行为中,让师德在教育教学中闪光,使师德建设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三、价值提升,让高尚师德彰显成效

从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教师人格的期望来看,教师只有专业道德是不够的,必须树立忠诚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核心价值观,践行高尚师德,做优秀教师。

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要从文化建设入手,要让核心价值观逐步孕育为学校文化,涵养为学校精神,并发扬光大。几年来,通过文化建设,我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凝练出学校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精神的引领下,牢记“修刚毅之品。做笃实之人”,在工作中“行求实、学求是、人求和”,在教学中“爱为源、身为范、业为善”,踏实而行,竞搏一流,和谐奋进,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涌现出一大批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和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模范事迹,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竭尽全力 4期 下一篇:深度建构教学智慧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