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言语

时间:2022-10-02 01:44:18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言语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师;体态言语;课堂教学

一位心理学家在论及人际交往时,提出这样一个公式:7%言语+38%声音+55%的表情动作=信息的全部表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体态言语的特点

1.直观性。准确的说是视觉直观性。它通过体态动作发出的是一种听不见但看得见的信息,是一种可视性的言语活动。

2.敏感性。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体态的感知理解比对教师口头言语感知理解敏感些。因为前者是视觉信息,,后者是听觉信息;前者是具体信息,后者是符号信息。所以执教者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形体神态的任何大小变化,都会对教学及其效果产生影响。回想一下许多年前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也许已经记不起他们所讲的话,但却能比较清晰的回忆起教师讲课时的形象或体态。从教师这方面来看,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信心、满意度,对学生怀有的期望、评价等,也都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先于言语而反映在自己的教学神态、手势、体姿等每一个细小变化中。

3.形象感强。教师通过直观性比较强的体态言语,能够比较形象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学生能够很快读懂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没有面部表情,不能给自己的脸部以必要的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举止都置于学生的感官之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二、教学体态言语与教学风度

风度,亦即气质,指人的行为活动外部特征。如言谈举止、表情神态等的综合格调风貌。我们常常评价一位教师有没有风度或气质,实际上都是对教师体态言语所进行的评价。

课堂教学体态言语,不仅仅是辅助口头教学言语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而且也构成教师教学风度的重要内容。风度是不仅是外部行为特点的综合,还是一个人内心修养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良好地风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感染力,能增强教学吸引力,增强师生的心理联系。青年教师的矫健、轻快、灵活,中年教师的稳健、庄重,老年教师的负责、坚定等等,都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风度的感染。一个男教师的雄健、粗犷、英武会给学生“力”的壮美感;一个女教师的轻盈、典雅会给学生以“静”的优美感。总的来说,举止体态庄重自然,潇洒利索,不故作姿态,表情神态自信但不盛气凌人,从容而谦和等是对教师体态言语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风度。

三、课堂教学体态言语的种类和作用

1.面部言语。面部言语指通过脸上的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言语,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满面笑容、和颜悦色,给人以愉快地暗示;愁容满面、双眉紧锁,给人以悲哀的暗示;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给人以冷漠的暗示;开口大笑、歪嘴耸鼻,给人以轻率地暗示……结合教学内容恰当的运用面部言语,可以自然、贴切、巧妙的传达教学信息。面部言语最重要的一点是微笑。教师的微笑具有奇特的价值和神秘的力量。健康的、善意的微笑可以使师生相互接近,增强学生的信心。

2.目光言语。目光言语指通过眼神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严格的说,目光言语也属于面部言语的一部分,但由于眼神表达力的丰富性和微妙性,使得教师的眼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跃居体态言语的首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眼神是很有讲究的。不能耷拉着眼无精打采,以免感染学生昏昏欲睡;不能讲课时目光盯着窗外或望着天花板,使学生以为你心绪不宁,分散听课注意力。刚毅、坚定、炯炯有神的目光,表示教师对某种学说、思想、观点或真理坚信不疑;坦然、明朗、鼓励的目光表示教师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处于最佳状态;而困惑、茫然、疲乏的目光则意味着教师对这个问题一知半解或没有备好这节课。在课堂上,当你用鼓励的眼神正面看一个学生的时候,这位学生就会信心倍增;当你用询问的眼神看着一位学生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受到你的关心;当你用生气的眼神盯着一位学生的时候,做小动作的他就会立即停下专心的听课……,总之,课堂上恰当的运用目光言语,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避免师生之间的冲突。

3.姿态言语。姿态言语是指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执教者走上讲台,步子是否稳健大方,站在讲台上是否自然轻松、正直挺立,教学过程中是否合理走动等等,都是执教者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一个宣言。良好地姿态言语,增添教师教学的可信度,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也就是说,从教师走向讲台,站定那一刻起,就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气氛。

4.手势言语。手势言语是指通过手与臂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严格来说,手势言语属于姿态言语的一部分,但因其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有很丰富的表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优于其他姿态言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言语内容挥舞手势,摆动双手,就能使学生比较形象的了解教师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竖起大拇指,是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或赞许;摆手加上摇头,则表示不满意。一些简洁、明确且优美的手势动作,常常是伴随着口头教学言语自然流畅的出现的,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5.外表言语。外表言语指通过衣着服装、发型配饰、美容化妆等来传递信息。它是执教者内心修养的外部流露,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但它却是影响教学进行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教师不修边幅,衣着随便不整洁,头发蓬松杂乱,往往会给学生“不负责任、粗鲁无礼、暴躁无情”的印象,从而对这门课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过于刻意打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师形成“轻浮敷衍”的印象。

比较起来,人们对教学外表言语及其意义是最为忽视的一个方面。但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课程特性以及自己的年龄性格气质、学生的审美倾向、思想倾向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打扮,也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体态言语使用技术。

综上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教学体态言语必然也是优秀的。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口头言语的修养,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体态言语进入较高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信息全部准确、全面、完美的传达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余云焕.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2(07).

[2]刘琼英.体态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新时代,2013(4).

作者简介:王素霞(1873―),女,现在鹤壁高级技工学校任教,讲师。

上一篇:公选课《生活中的化学》教学初探 下一篇:初为人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