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10-02 01:35:31

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郁脾虚型分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柴芍六君汤治疗。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内镜下病变程度。结果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

[关键词]柴芍六君汤;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

在祖国医学上,将反流性食管炎归入“吐酸”“胃脘痛”的范畴。食管抵抗功能下降,食管黏膜抑制反流能力下降,侵袭因素增加,例如肥胖、胃酸分泌增加,损伤食管黏膜,均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抗反流屏障破坏、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等有关。治疗上也主要采用减少胃分泌物,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等。泮托拉唑肠溶胶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患者会出现偶有头晕、失眠、嗜睡、恶心、腹泻和便秘、皮疹、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柴芍六君汤具有疏肝健脾、理气解郁的作用,我们将其应用于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医辨证分型脾虚肝郁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男37例,女33例,年龄23~68岁,平均(37.9±10.6)岁。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2±9.4)岁;平均病程(5.8±1.2)年;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5±10.1)岁;平均病程(6.0±1.4)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会同意。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规格:40mg*10s,H20067169)治疗,每次40mg,每天1次,早餐前空腹口服。研究组采用柴芍六君汤治疗。方药组成:柴胡、白芍、厚朴各10g,党参、白术、茯苓、海螵蛸各15g,瓦楞子30g,甘草6g。大便费力,粘滞费力者,厚朴加至15g,加槟榔15g;大便时多时少,排出不畅,加枳壳15g,大腹皮15g,合欢皮10g;便秘、排便无力,白术加至50g,枳壳10~15g,肉苁蓉15~30g;咽痛、便干者加土牛膝15g,木蝴蝶15g;咽痛、便稀者用黄芩15g,乌梅15g。煎服,每天2次,早晚餐后30min各一次。

1.4评价方法

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综合临床疗效:治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镜复查显示食管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为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小超过2/3,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改善超过2级;有效为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减少超过1/3,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改善超过1级;无效为达不到上述标准或者病情恶化。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复查胃镜,观察病变程度变化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

2.3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病变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黏膜病变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呕吐、头晕等不良不适反应。

3讨论

成人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与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等有关。研究显示,肥胖、中老年人、精神压力大、饮酒、吸烟是高发人群。常见的致病原因包括食管酸廓清功能下降,抗反流屏障遭到破坏、胃十二指肠功能障碍、妊娠呕吐、裂孔疝等。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有胆汁及胃酸,其反流至食管后,作用于食管黏膜,破坏食管黏膜。但是在胆汁及胃酸反流入食管,必然先有幽门、LES功能障碍。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常常伴有胃炎。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因可导致幽门、LES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发生胃窦痉挛、幽门功能紊乱,也容易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祖国医学将反流性食管炎归入“吐酸”“胃痛”“胸痛”“痞满”等范畴。认为其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忧思恼怒、郁久伤肝、肝气郁滞、脾胃为其所犯而导致。脾胃为肝气所犯,气机失调,肝胆郁火犯胃,胃失和降。本病虽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有学者认为本病多与情志不畅、气机郁结、饮食不节等,导致气火湿痰血瘀互结。病变早期以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有关,中期以痰湿热阻有关,后期以胃阴亏损或者痰瘀互结为主。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胃失和降。有学者认为饮食不节、服药不当,日积月累,导致中焦损伤,脾胃失运化,湿热酿生,胃失和降。抑郁寡欢、急躁易怒者,肝郁不达,疏泄不利,肝胃失和。有学者认为其与肝胆脾气机升降失调有关。

目前中医主要将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辨证分型,给予对应的辨证施治。本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为肝郁脾虚型。四君子汤是柴芍六君汤的基本方,功效是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同居中焦,司气机升降。四君子汤其药性平和对久病不愈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柴芍六君汤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方中党参及茯苓有健脾益气的功能,柴胡及白芍有疏肝理气、平肝柔肝的功效,厚朴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海螵蛸、瓦楞子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主要合用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疏解肝气,升健脾气,下降胃气。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其对中医证候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治疗后其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柴芍六君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查内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程度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柴芍六君汤能够显著改善病变程度。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中的柴芍六君汤,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进行加减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篇:关于英语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