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思辨:以湖南卫视《8090》为例

时间:2022-10-01 11:37:44

关于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思辨:以湖南卫视《8090》为例

[摘要]湖南卫视情感类节目《8090》在选题上模糊主流与边缘的界限,在与受众互动方面“选秀”情结和“自曝”情结结合,制作上力图以准纪录方式原生态呈现事实。反思情感类电视节目,尽管电视的大众传媒属性与人类情感的传统属性之间有近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妨碍从市场和受众需要角度理解情感类电视节目是当下荧屏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情感类电视节目 《8090》 娱乐

《8090》是湖南卫视于2009年11月30日开播的一挡情感节目,定位在“中国第一档青少年情感节目”。一个多月以来,在各电视台攒足劲推陈出新的岁末年初,该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2010年1月4日播出的《爱上百变男生》的收视率更是在同时段跃居全国第一。联想一年前《8090》的前身《真情》停播和国家广电总局严整情感节目低俗化,以及随后发出的“不能只谈边缘话题”、“禁止使用测谎仪”等针对情感类节目的通知,《8090》应该是经过详细计划周密安排而重出江湖。从已播出的十多期看,尽管有异议。观众反映普遍较好。鉴于湖南电视台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节目的收视成绩,《8090》会成为各家志于制作情感节目的电视台重点参照的样本。本文以《8090》从首期《毕业了我们能不能不分手》到《爱上百变男生》的各期为样本,反思当下情感类电视节目遭遇的困境和应对策略。

主流与边缘

相关部门三令五声情感节目不能只关注边缘话题,原因在于边缘话题会带来边缘情感、边缘价值甚或负价值观,如二奶、暴力、等话题,可能带给受众不良影响。《8090》小心地避开了这些雷区,比如其博客上对12月21日到24日的节目发出的讨论话题为“上学无用?网婚?婆媳关系?隐私?”分别关注教育、恋爱、婚姻,这都是人们司空见惯又颇为棘手的问题,在主持人和观察团成员的调解下,多数节目以“类团圆”方式结束,达成了对受众的正面引导之效。

问题随之产生,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几乎没有观众愿意接受传媒的说教,即使穿插在故事里呈现,主流价值观也难免说教之嫌,能否协调观众的娱乐化需求与传播主流价值之间的矛盾成了制约收视率的瓶颈问题。《8090》栏目的重要法宝之一是让边缘化生存的人物演绎有关主流价值的故事,前十五期中有五期的主人公是边缘人物:钢管(《钢管的艰难爱情》)、侏儒症患者(《小矮人相亲奇遇记》)、北漂(《北漂一族的“漂移”恋情》)、反串男艺人(《我的青春我做主》《爱上百变男生》)。法宝之二是将有关边缘化情感的故事作主流化解读:将有同性恋情愫的关系仅解读成友谊(《三个人的冬日恋歌》、《我的青春我做主》),将非常规的婚姻关系定位在常规婚姻关系解读(《小矮人相亲奇遇记》《揭秘40岁男人和他85后妻子的婚姻隐情》)。法宝之三与栏目定位“青少年情感”相联,即贯穿成长主线,涉及求学(《我的青春我做主》)、事业(《当超女变成“剩女”》)、恋爱(《毕业了我们能不能不分手》《第一次亲密接触》《网婚:昏不昏》)、婚姻《婆婆来了》等主题。

价值多元化时代,主流与边缘之间的界限原本模糊,策略性处理有关主流与边缘的问题并非湖南卫视独家专有,引领受众进入更高层次还是俯就受众的嗜好?两者间的矛盾自大众传媒诞生以来就存在。高质量的情感节目应该充满人文精神饱含人道关怀,观众直觉节目表征的真诚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就《8090》开播一月以来的节目看,不乏真诚元素,但无法估计数期后是否还能不为节目而节目,一旦有雷同于《8090》的若干节目出现,为了挖掘节目源为了收视率,更无法乐观预测那时的情感节目能有几分真诚。

“选秀”与“自曝”

《8090》的博客空间置顶的是一篇广告博文《8090:青春成长故事征集中》,文章写到:“你敢在电视上来一段真人秀吗?你敢在节目现场面对一群人晒一晒自己的甜蜜和忧伤吗?”“爱一个人。让几亿人知道,这是幸福云端秀;恨一个人让几亿人知道,这是伤痛恐怖秀。过瘾是过瘾,可是要冒险!”文章激将、诱惑并重,极好体现了“广告成为一种半是心理学、半是美学的学问”。一般人无法清楚的知道究竟有多少事关情感委托的电邮和电话被《8090》节目组砍掉,因为湖南卫视在全国甚至全球华人观众中的强大影响力,几乎可以肯定节目组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和咨询电话,想来节目组是以类似制作选秀节目的心态来确定芸芸众生中谁可以进入本节目。近年湖南卫视陆续成功的推出了好几档选秀节目,既帮选手达成一唱成名的梦想,又为电视台带来滚滚效益。对《8090》的情感委托人而言,他们的情感故事一旦被节目组选定,将在一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中露面,也能达到相当程度的出名效果,比如《8090》栏目的《爱上百变男生》1月4日播出后,男主角的名字“安秀夫”次日荣登百度风云榜当日上升最快榜首。与鲜明打着选秀旗号的《快乐女生》不同,制作方推出《8090》的初衷当然不是使当事人一夜成名,但附带效应确实可能使当事人出名。

《8090》在故事、当事人选择上,本质上与才艺选秀节目相通。统观前十五期《8090》,当事人若非漂亮就是有相当过人之处,即便出场的父母、亲属,多数也能在荧屏上侃侃而谈、风度俨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在大众媒体的耳濡目染下,电视以及电视制作在普通百姓眼里并非遥不可及,大家能平和心态待之:原因之二与创作团队以何种标准从众多应征者中选取故事和人物有关,容貌端正口才良好者显然容易脱颖而出。电视本体的图像中心制,电视媒体一直以来的娱乐精神,在湖南卫视这个以娱乐立台、力图锁定青少年观众的平台上,更加明显。“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是所有的情感故事都适合上电视,以“选秀”方式决定孰去孰留并无不妥,令人忧心的是,最终栏目恐怕难逃刻意奇观化转而被受众声讨。

信息技术的发达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人群中部分为隐私很难真正被隐藏而烦恼,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深为可以张扬个性将隐私公开化欢欣鼓舞。与以前的情感节目相比,《8090》的受众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公众的“自曝”情结得到了极大的张扬。《8090》设置了其前身《真情》所没有的由社会各色人等组成的8899观察团,观察团成员对当事人的直言不讳甚至口诛笔伐均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毫不隐讳个人对一些敏感问题的看法。当然,更具有“自曝”情结的是情感委托人和来到现场的当事人,除了少数当事人被电视机外的观众质疑其动机是否借节目出名外,多数当事人是怀抱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来,情愿将恋爱、婚姻、家庭等隐私问题交与大众解决,不妨把这个时代的“自曝”理解成一个中性词。不同于病理学上的“暴露狂”,公众人物和普通人均在荧屏上多 处自曝,电视的声画和及时特性可以最直接和快捷的表现“自曝”及受众对自曝其人其事的反映。荧屏上的“自曝”也深刻的反映了传媒时代私人空间和公众空间界限的模糊和相互依赖,以及个人在众声喧哗时代的无力感。

其实,创作班底的“选秀”情结和受众的“自曝”情结对任何情感类电视节目都不可或缺。虽然故事和人物均来自于生活。因为经过精心剪裁和后期制作,观荧屏上的众生相和看情感电视剧异曲同工,观看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幻觉:就是在看一出情景电视剧。直到有诸如心理专家、观察员之类发话,才被拉回到现实――这是一档电视节目。在似与不似、真与不真、一切得以圆满解决和一切悬而未决之间,这正是情感类电视节目的魅力所在。

原生态呈现与准纪录制作

《8090》既是情感类,也是真人秀电视节目。“秀”是表象,“真”是制作团队追求的效果,多数情感类电视节目都采用“VCR+现场访谈”的方式。VCR为真实记录或搬演实情,以部分还原真相。多数观众并不陌生以纪录片的方式制作电视栏目,十多年前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播出的大量短片都运用了偷拍、跟拍、同期声录音等方式,有强烈的纪录片风格。很少观众质疑短片中故事的真实性。《8090》开播一个多月就有不少质疑声,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观众怀疑所有的故事都不是来自真实生活,所有的当事人均是临时演员,收视率在全国同时段最高的《爱上百变男生》也是网络上最被网友指责造假的一期。

十多年来我国媒体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媒体成长的同时观众也在成长,媒体从业人员和受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把关人”把信息传给大众的同时也接受大众的监督。《8090》及其他节目被指责是观众成熟的表现,积极的看。越是被观众挑剔越证明该节目影响力和市场。

作为媒体人,当然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观众的意见,任何节目都有缺憾或破绽,且观众的取向会随时变化,如何将缺憾和破绽化解到最小是创作团队应该随时考虑并不断实施的。还原事实真相是情感类电视节目最大的卖点,其吸引力很大程度超过了解决情感问题本身,但又不能不加选择的在电视上还原,如2004年部分情感节目将现场的割腕、晕厥、谩骂都播出来,影响甚差。即使不考虑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生活重要场景之一的电视节目传播“真、善、美”抵制“假、丑、恶”责无旁贷,但一旦“美”的过于完整,观众又会疑其真实性:是不是叫人来演的故事?《8090》当事人在现场的稳定发挥、VCR录制的完善、部分情节的匪夷所思却又完整呈现,使得喜好思考或钻牛角尖的观众质疑其真实性并非无理取闹。好在发达的网络给节目组提供了申辩的空间。让观众得知荧屏上没有展现的部分幕后,这样看来。荧屏上留下模糊和粗糙是允许甚至是必要的,记得《生活空间》的不少影像由制作纪录片的专门人士提供,时常无法掩饰的粗砺像质还被人赞为“有生活质感”。

准纪录制作、原生态呈现、贴近人生展现80、90后青年人的生活,发挥电视的聚焦作用和人文关怀精神,为解决时代的情感问题助一臂之力,这应该是《8090》的初衷及高级目标。相比个人的成长,电视节目的成长更加残酷,出道之初以其新鲜青涩惹人眼目却也易为人诟病,但可能还等不到成熟观众就转移了注意力,由此,我们看到太多虎头蛇尾的电视节目。因此,和其他节目一样,《8090》尽管开门很红。也须尽快完成骂声中的成长,才能获得相对长久的生命周期。

情感类电视节目:一个悖论

综观人类历史,情感是永不落幕的话题,小说、诗歌、戏剧、绘画等古老的艺术门类和后起的广播、电影、电视、网络都离不开情感题材,在大众传媒时代,以情感为选题的节目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如广播的午夜情感倾诉、电视的各类情感节目。传统观念里,情感是私秘、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独自品味的。人们读《红楼梦》中林妹妹的诗词潸然泪下,或者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审美体验在大众媒体的情感节目中几乎不可见。除了媒体设置场景的大众化外,还有如尼尔波兹曼分析的尴尬:好不容易受众全身心的进入一个情景。却遭遇插播广告。另一个问题,生活中个人实实在在遇到的情感问题,如失恋、童年阴影,短时间很难彻底解决,尤其对感情世界相对封闭的中国人而言,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但在以秒计算的电视节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解决,虽然有大量的前期工作,此种解决极可能是一种想象性的解决,观众眼中的完美结局。

情感的私秘性和媒体的大众化品格,情感延宕期的无限性和电视节目的速战速决,情感话题的永久性和电视媒体的即时消费性……某种程度,一切先验的决定了情感类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的存在。而现实它确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还是部分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或依赖。“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或许电视媒体本身就不适于作为思辨的对象。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受众的热捧使得诸如《8090》这样的创作团队忙着延续节目无暇其他。即便如此,本文还是以为,作为媒体工作者或媒体研究者,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度的反思精神,没有反思,不但人类不能进步,促成一档电视节目的进步也很难。

上一篇:黑白之间,光影之外 下一篇:武侠电影的中国山水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