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1 09:25:17

浅谈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

一次体育课教学组织得好与否,是与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实践与能力、综合素质密不可分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各年龄阶段、身体条件、体育基础、思想觉悟、心理素质、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明显差异。针对这些差异,作为一名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加以引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体育教学目的,面对全体学生,研究教学艺术。本文将从课堂导入、游戏运用、教师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导入重视起来,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体育课,或者并不是所有项目学生都会喜欢。如果我们在上课前多花点心思,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面对一、二年级这些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小朋友,他们对课堂纪律没有概念,对体育课的认识只有“玩”这么一个字。所以,教师应通过讲故事、模拟情境等形式的导入让学生进入课堂。故事导入,是需要教师根据课的内容设计一个相关故事,上课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描绘,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充当故事中的演员,做故事中的事,在故事中学习动作技能。例如,在《3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课的开始,我是这样通过故事引入的:秋天到了,兔子播种的果实成熟了,兔宝宝邀请我们一起跟他们去农场收果实,大家愿意吗?但我们一起去农场可是有要求的:先学会本领才能去帮忙,要学会快速跑才能收获更多果实……这样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很乐意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导入,即通过一些小道具来辅助教学,模拟小动物的走、跑、跳。在学习前滚翻时,教师可以做一些熊猫的头饰,让学生模拟熊猫,学会团身滚动。但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的教学内容、当时的天气情况等因素灵活安排,不能一成不变。

二、游戏运用

体育游戏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这是体育游戏不同于智力游戏的地方,体育游戏是一种全面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现在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喜欢轻松的活动,喜欢游戏,喜欢有器材的活动,抵触跑步。体育游戏之所以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也就是因为它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游戏趣味性主要表现在竞争因素、动作难度、故事情节等方面。如“唐老鸭运球”游戏,不仅名称有趣,而且内容的趣味性强,常常引得学生捧腹大笑。就是同一游戏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趣味性也会提高。

在运用体育游戏时,教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的运用进行考虑:突出体育游戏中教育作用、体育游戏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游戏教学中竞争性的运用、游戏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注意游戏教学的实效性、室内课的运用。

三、教师语言要恰当

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信息的最重要工具,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体育教师提高语言艺术要做到:简练、准确、生动形象、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要有明确的节奏感、鼓动性、针对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同时,在情感教育方面,要用合适的语言去激励、评价或惩戒学生,以求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入到课堂中,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尤其是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体育学困生大多是因为自身的身体体质等因素导致对体育课有一种畏难情绪,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一定要多关心,爱护鼓励并耐心教学,对他们学习的效果也一定要注重提高过程,使这部分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不服输、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练,在玩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收获,这样的体育课学生会不喜欢吗?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所以,只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多多动脑筋,选用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学生的教学方法,那还有学生会不喜欢上体育课吗?

参考文献:

[1]关颖.我国大城市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2]朱宝民.体育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4(04).

上一篇:小组长的评选要求及方法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