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2-10-01 08:38:35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摘 要】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能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力求理解、力求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会学得十分主动积极、也会很有成效。

【关键词】兴趣;学习兴趣;数学

1. 影响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的因素 兴趣的产生有以下因素:一是需要,二是好奇心,三是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四是某种动作(任务)的熟练化。在学习中,只有兴趣,没有动机,学习活动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并且会使兴趣减弱甚至消失;意志不坚定,就会半途而废,进而影响兴趣,比如,对于一道难题,如果有顽强的意志,就会坚持不懈的把它作出来,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提高兴趣。反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就可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多次这样的经历,就会陷入失败——自卑——畏惧——厌恶的恶性循环中,进而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同时,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自身素质、教师素质及教学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学理念等等都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的因素。

2. 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1 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有关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情感因素,注重以情优教,用情于教,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染力,沟通和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心情舒畅、情绪高涨,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沟通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需要沟通,通过沟通能够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爱。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子女一般,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亲近老师,和老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亲其师而信其道,通过学生情感的迁移,由喜爱数学老师到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从而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2)在数学的学习中,老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用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我给某些学生写了这样的评语:“分析卷子时,没看到你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这堂课,老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特别开心,因为你积极回答问题了。”“今天课堂上你清晰的思维,透彻的分析,使我惊喜不己,不过也在我预料之中,因为我始终坚信,能演奏出那么高难度钢琴曲的你,最终是会驾驭数学的强者的。”等等。他们对这种关爱、信任的体验一般都非常强烈,有时学生也会在作业本上写上心里话。通过这样的评语,学生与教师相互走近了,作业本也成为了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从而间接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发现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因素。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兴趣因素,那么老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所具有的趣味性。例如:

(过河问题):一个人带了一只羊、一只狼和一筐菜要过河,由于船很小,人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但人一走,狼会吃羊,羊也会吃菜,问应如何安排,才能用最少的次数安全渡过河去?

此题的关键是——狼不吃菜,先把羊带过去,此时狼和菜在一起,安全。

空着手回来。

下面就很简单了。

把狼带过去,到对岸时把狼留那儿,把羊带回来,再把菜带过去,再空着手回来把羊带回去就可以了。

(验血问题):某次大战前夕,10万大军将在三天后出征。军医发现军中有一位士兵带入了一种传染病菌。三天后发作将快速传染全军,使10万大军丧失战斗力,只有验血才能判断谁是患者。当时军医每天最多检验血样100份,如果逐一验血,至少需要1000天,这将延误军机。现要求你设计一种方案,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是将10万大军分成100组,每组1000人,每一组士兵滴血于一处,当天将此100份血样进行检验,必有且仅有一份血样含有病血;第二天,将这份含有病血中的1000人分成100组,每组10人,再将每组的10人滴血于一处进行检验,同样必有且仅有一份血样有病血;第三天,将有病血的这一组的10人逐一抽血化验,即可确定患者,再给他服药,即可保证全军准时出征。

诸如此类的数学问题不但使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更加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3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有意合理地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过来,兴趣又会指引学生去发现、探索新的问题。

2.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多媒体可以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编排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对图形可以进行拉伸、放缩、平移、旋转、切分、拼补等变换,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直观素材,使内容更加形象,大大增加其表现力,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如果只依靠听觉,那么两小时后能保持75%,两天后仅能保持5%;如果只依靠视觉,则两小时后能保持78%,两天后可保持25%;如果能够使视觉和听觉得到结合,则两小时后可保持87%,两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70%,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就是为了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得到有机结合,从而学生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果,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培养思维能力。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充满活力,才能事半功倍。

上一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下一篇:浅析思维与语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