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传媒对栏目制片人的素质要求

时间:2022-10-01 08:04:59

浅谈电视传媒对栏目制片人的素质要求

摘 要:在电视媒体中,制片人处于节目生产的最关键岗位。在影视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的因素最关键,尤其对制片人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以为,电视栏目制片人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锐意开拓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管理能力,并努力培养栏目的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等方面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电视栏目制片人 综合素质 创新意识 管理能力;品牌意识 营销理念 人格魅力 个人修养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起源于西方,它是国家影视节目制作与商业运营的一种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1993年被最早引进国内。到如今,从央视到各省卫视再到各地地面频道以及地市电视台纷纷在实行或试行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我国各地因此掀起了“制片人潮”。

有人说,制片人处于电视节目生产的轴心地位,因为宣传任务最终要落实在制片人头上,靠制片人编制计划,组织实施。

有人说,制片人处于栏目管理的基础地位,他们是电视媒体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制片人阶层如果把各自栏目组的人员管理好,就等于把台里这批精兵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从而就使栏目组这个基础巩固了。

还有人说,制片人身处各种矛盾的交汇之中。这一说法是说,制片人每天操心最多、压力最大,他们最看重的是栏目的质量问题。

更有人说,制片人处于电视传媒开拓创新的前沿。在电视媒体与媒体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要使栏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制片人就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业绩。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的制片人制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运作模式,现有的栏目制片人队伍尤其在地市电视台,制片人自身素质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影视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的因素最关键,尤其对制片人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结合自身的制片人经历,笔者以为,电视栏目制片人应提高完善自身,努力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制片人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制片人是一个栏目的领头人,要参与策划、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所以具备“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对制片人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地说,制片人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电视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十分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有相当宽泛的社会知识和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

一个电视栏目制片人的单项技能也许比不过最优秀的编导、摄像、记者或主持人,但他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准确判断各岗位分工、业务表现的优劣高下,并倡导不懈追求的团队意识,确保整个节目创作过程的积极向上。有能力、有专长的制片人不仅在电视栏目的经营管理上能够“运筹帷幄”,还能在电视节目的具体制作过程中“身先士卒”,比如有的栏目制片人同时也是栏目主持人,他们会参与到一期节目从前期到后期的整个创作过程,这样更能直接体现决策者的意图,保证了栏目风格的统一性。当然很多时候,制片人不一定直接参与采编工作,而是敢于放手,培养自己的创作团队,让有能力的记者、编辑独挡一面,独立完成。制片人是站在专业的角度,交流节目中哪怕一丁点的瑕疵,用观众挑剔的眼光对节目的预期播出效果做初步评判,以达到不断提升节目质量的终极目标。

二、制片人要具备锐意开拓的创新意识。

制片人的创新意识是栏目发展的灵魂,栏目是电视媒体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先进的理念、独特的创意决定了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命力。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必须具备前瞻的电视理念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同时要善于用机制和体制来营造创新环境,充分激活调动整个团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打造一档栏目,原创也好,借鉴模仿也罢,都要求节目的形态和内容能够“出新”、“出奇”,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同类型栏目中脱颖而出。

制片人的创新意识既表现在能有效判断栏目新的卖点和播出效益的增长点上,注意在节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使栏目的发展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体现在灵活机智的公关策划能力上,制片人还要善于组织类似专家研讨会、观众联谊会等社会活动,扩大提升栏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制片人要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

栏目效益、节目质量取决于管理者的智慧,并最终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

制片人要对栏目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分解,明确从制片人到每个生产制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合理配置各工种的人员比例,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在确定选题、筹集资金、编制预算、实施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比如一档栏目中,编辑记者要完成多大的工作量,他的收入待遇等都与他的节目质量以及获奖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制片人还必须把人员、经费、节目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提高协调沟通与管理水平,处理好栏目的对内对外关系,用尽量低的成本生产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培养一直高效率的创作团队。

四、制片人要培养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

注重栏目品牌意识的打造和推广,并且确立科学系统的栏目营销谋略,是制片人应该培养的必要素质。

舆论导向、选题内容、采访编辑技巧、视音频技术指标等每个环节都决定着栏目的品质。如何确保栏目产品的成品率和优良率,电视栏目制片人责无旁贷。作为制片人,必须要着力培养自身素质和精品意识,努力提高节目生产的品质和栏目品牌形象的受众认可度。在确保栏目正常运转的同时,制片人还必须综合考虑栏目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了肩负大众传播的使命外,栏目的经营收支情况成为衡量制片人和栏目运转是否正常顺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片人必须树立科学的成本概念和营销理念,懂得“开源节流”,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按照既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受众的需求,提高节目质量,广辟创收渠道,努力收回生产成本以便再生产,另一方面要遵循电视行业特有规律,合理分配劳动报酬,对节目资金和物资的流向统筹把握,严格控制,降低成本。

五、制片人要用人格魅力带领团队。

电视栏目制片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力量是一个栏目的巨大财富。记得有一位电视人曾经说过,一个栏目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是否真正发挥了他们的才华。制片人的责任之一就是让他们的潜能喷薄而出,让他们的才华一泻千里。一名记者如果在两年的工作实践中,业务还没有丝毫长进的话,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记者本人,制片人也要扪心自问。

一名优秀的电视栏目制片人还必须具备带领一个栏目集体“天天向上”的人格魅力和职业修养,他是一个栏目的“当家人”,要善于在栏目内部建立一种团结高效、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所以说在电视媒体中,制片人是非常关键的岗位。制片人所带领的栏目组,如果能坚持生产出好节目,那么就会大大吸引这家电视台的广告客户,从而促进本台事业的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栏目制片人整体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就不可能把栏目办成品牌,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做一名优秀的电视栏目制片人,就必须多元化拓展自身综合素质。

上一篇:移动与大数据视角下的广告媒介创新 下一篇:县级电视台采编人员的学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