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教育的地位

时间:2022-10-01 07:56:49

浅析艺术教育的地位

摘要:2014年两会上,各省的代表分别就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递交了提案。而在教育方面,关于文科、理科、工科的提案占了大多数地位,体育也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在美育方面的艺术教育却无人问津。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政策、学校、家长、学生四个角度分析了艺术教育地位低下的问题,并试图从这些问题中寻找解决办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地位;原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政策、学校、家长、学生等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探寻了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每个研究对象提出了解决办法。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大量查找中国期刊网文献,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比对,阐述了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艺术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现状中问题的办法。

1.2.2定性分析法

笔者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政策原因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发展集中在农业、工业、商业和国防事业上:“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安。”艺术虽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艺术作为人类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的精神需要,只能作为丰富日常生活的调味剂,并不能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艺术的审美性必须建立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在人们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之后进行。而农业、工业、商业、国防业的发展才是保障艺术进行的前提。鉴于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艺术教育较西方的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国家的政策偏向也较少,加之社会需求量小,所需的艺术人才数量少,艺术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2.2学校教育原因

艺术素质教育包含了艺术专业技能的教育和更为宽泛的艺术素养和人格熏染培养的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扮演主要角色的理应是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又可分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和高校的艺术教育。

2.2.1中小学艺术教育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为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输送人才。“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学校没有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短缺、资源匮乏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着。艺术教育的滞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2.2.2高校艺术教育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杰出人才的摇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而产生了新的问题。高校扩招,指的是我国自1999年开始,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而实施的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这一政策虽然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有上大学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人才质量的降低,大学毕业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市场需求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就业难成了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体音美院校的学生问题更显严峻。

2.3家庭教育原因

2.3.1城市中的家庭艺术教育

城市的家长非常注重艺术的教育,但很多家长只是盲目的跟随,并不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例如在孩子的胎教阶段,大多数家长都选择莫扎特的音乐,希望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这一效应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莫扎特效应”。但是,美国《PLOS ONE》杂志发表的一篇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的Samuel Mehr教授的一项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并没有证据证明莫扎特的音乐能直接提高孩子的智商。并且莫扎特一生创造了大量音乐,风格迥异,并不是所有的莫扎特音乐都适合胎教。

除此之外,家长的盲目性还表现在人云亦云和盲目攀比上。看到其他同龄的孩子在幼年阶段开始艺术教育,学习钢琴、古筝、绘画、舞蹈等艺术项目,则不想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目前的兴趣班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人满为患的现象。但忽视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牺牲娱乐时间学习艺术,不仅收不到艺术教育的成效,还会导致孩子的反感情绪日益强烈。这样不但达不到美育的目的,甚至可能是很多孩子走上与之相悖的道路。

2.3.2农村的家庭艺术教育

相比城市的盲目过度,农村的家长则多半一味的注重孩子的考分和应试,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教育费用与艺术设备的花费较高,超过了不少家庭能够承担的经济范畴。家长意识的单薄和设配条件的欠缺,导致孩子艺术教育的匮乏,使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错失了良机。

2.4学生自身原因

我们可以大体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这些学校在德育和智育达到了较好的发展阶段后,同步进行美育,使学生拥有更全面的知识。但缺点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容易忽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上。

另一类是体音美等综合性院校的学生。这一类院校的特点是学生将体育、艺术作为自己的专业,学生通常注重专业训练,希望在该专业领域有所成就,但在文化学习方面,由于该类院校的特性,大多学生自小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且缺乏学习热情,认为毕业以后靠技术吃饭,文化修养并不重要,而忽视了德育和智育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怎样解决艺术教育在教育业中地位低下,学生的美育欠缺,艺术专业学生发展不协调,艺术类就业问题难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3.1 适当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

国家的政策影响行业的发展,适当出台有利于艺术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教育,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艺术教育的前景。可喜的是,2008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含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艺术教育提出的意见”。该文件强调了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艺术教育教学条件;加强管理,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的六点要求。

继此之后,今年3月,深圳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的具体内容。它强调,在身心素养方面,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1小时,小学生至少掌握1项、中学生至少掌握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意见》还提出要开发中小学衔接的美育课程,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1%。中小学生每人至少掌握一门乐器。虽然这只是一个城市的试点,但它让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艺术教育。

在此基础上,国家若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力度,则艺术教育的地位将有大幅度提升。

3.2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力度

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学校应探寻艺术教育的改革方式,探寻艺术教育的合理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智力和创新型思维模式。在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学校应多加宣传,正确引导,并可通过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并达到一定学分等方式强制推行;除此之外,学校可与社会展开合作,如将社会美育引入学校,在校内开展美术展览会、历史文物展

览会等;而针对一些票价高昂的音乐会等演出,校方可与演出团队协商,开展学生专场,让学生能以优

惠的价格享受艺术成果的展示。如此一来,即可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兴趣,又可增强对学生的艺术

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3注重孩子个性培养

在孩子的青少年阶段,家长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青少年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

时间,是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最佳时期。家长应明确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

有机会全面发展,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过于注重学习成果,盲目攀比。家长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

发点,尝试性地选择一些艺术门类让孩子尝试,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加以引导和鼓励。在选择培训内

容和培训机构时,家长可适当征求孩子意见,同时加以权衡,尽可能避免同一种艺术门类的重复性。例

如可以选择在音乐、舞蹈、绘画中各选一样,一方面,不同的艺术门类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起到了不同

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孩子青少年阶段,尚不能领会同一门类中不同形式之间的区别,容易在学习中混

淆。对于孩子没有兴趣的方向应及时放手;对于孩子有兴趣的门类可为孩子选择更适合他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环境,让孩子在乐中学。

3.4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艺术教育的受众者,学生应占据主导地位。自我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综合院校的学生应摆脱

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束缚,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应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

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德育和智育有了较好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美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吸取大量的艺术方面的营养;

而对于体音美专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学好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一方面要学习技能方面的相关理论知

识,掌握一定的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为自身的条

件增加筹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时间检验知识。(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星,华进,甄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改革设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12(4):

11-16

[2]陈晴,周贤江 情商与创新型体育人才之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1-14

[3]张国锋 深圳将出台全国首个提升学生素养意见并提出“中小学生至少要掌握一门乐器”[N].

新快报,2014-03-14(3).

[4]教体艺〔2008〕8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Z]

上一篇:试析早期图画文字中的体验性精神 下一篇:高中音乐欣赏课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