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时间:2022-10-01 07:39:07

论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城市管理、地方特色和专家论证等方面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进行了现状分析,从规划管理机构、部门监督、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道路规划及其配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规划管理宏观控制可持续发展业务素质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更新,使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工作成为有效的调节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居住环境、发展生态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本文根据目前城市道路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现状

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执行和促进城市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物质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营造人们安全、舒适的出行和交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的美好形象。城阳区自1994年建区以来,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大的问题。例如:建筑体态和外观影响天际线、排水和给水等管线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断头路、交通拥堵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合理地解决,那势必会对远期的城市规划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下面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城市管理等五个方面阐述影响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方面。

长期以来,部分领导存在重平面设计轻立面规划、重微观管理轻宏观控制、重工程表面形象轻竖向规划管理、重工作业绩轻民生管理思想,造成城市空间布局和地下管线管理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前瞻性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造成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使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从而致使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服务功能少、布局不均匀、发展不平衡。

(二)建设施工方面。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不高、档次不够、设施配套不全,景观和美观的建设力度不大,道路的管线配套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频频出现“扒路军”,严重的影响道路的交通和居民出行。

二是在城市道路规划中,为了早日完成任务,早出功绩,片面地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严重的降低了设计标准和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损失。

三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技术、材料、设备等要素地不断更新发展,建设者、施工单位往往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为追求更大利益,也间接地影响了城市道路规划管理问题。

四是工程竣工资料的不完善和拆迁、征地等原因造成设计图纸在施工过程中停滞或图纸变更后,为按期完成工程进度,导致侵占其他规划建设用地属性,造成其他道路或配套设施无法执行远期规划。

(三)城市管理方面。

一是规划管理人才匮乏。城市规划起步较晚,城区建设进程较快,部分管理人员意识淡薄,人才数量、质量、经验和知识结构等搭配不合理。从事城建规划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规划管理体系不完善。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二元经济形态,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部门和地方城乡管理非常薄弱,部分脱离实际,擅自变更总体规划,贪大求快,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三是领导重视度不够。城市道路规划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往往换一拨领导来一波道路规划,仅仅以个人的意志或利益为转移,无法系统地整体地执行规划管理,而且部分工程建设工地存在管理和制度上的不规范,形成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安全隐患,导致后期的维护管理困难,经费紧张,乱挖乱掘频发,消耗了大量的城市资源,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四)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

每个城市都具有它独特的性格,同样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存在未充分结合本地区不其城和崂山山脉的人文、历史、地理、名胜风景、文化遗产等实际搞规划,而是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未充分结合当地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亮点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千城一面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快速城市化现象,未充分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原则。

(五)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部分领导仍然存在拍脑袋做事的风格,使道路规划的独立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公开性被打破,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恰当的体现,导致城市道路规划的可执行性和约束力不强,城市化的建设速度无法适应远期的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需求,降低了人们对道路规划的信任度和重视度。

二、 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健全城市道路规划管理机构

目前,我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科室职能不完善,尤其对道路规划和地下管线综合布置等空间布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存在“谁先下谁得利”的局面,没有遵从“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议城市总体规划应向空间领域倾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考虑城市增长规模,并且加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研究,保证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保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有序的进行。

(二)城市道路规划管理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城市是以人流的集中和汇集逐渐兴盛的,是以人流的减少和离去逐渐灭亡的,因此城市的建设均是以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和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依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做好定位,并且制定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道路规划不仅要服务于人,而且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频繁的变换规划,根据实际形势进行研究,不断的结合本身的问题,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减少断头路,疏解交通流,积极促进公众参与,编制出更科学更实际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

(三)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城市的道路规划发展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必须保证城市的道路规划建设遵从规划、超前设计、顺利拆迁、合法建设、定期检查、按时交接、优质管理、及时维护,使各级城市行政主管部门将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城市的地位、特点、品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设计规划,从而抓住关键点打动社会。

(四)提高道路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007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关系到道路规划管理的效果,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实施,有效的提高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保障了道路规划的实施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保障道路规划管理的资金投入

经验表明,增加对环境管理的投资,并不妨碍经济发展。相反,由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环境贸易,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了经济增长。

发达国家在环保上的投资一般占GDP的1.5%~2.0%。所以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把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和保障环境综合治理资金的投入。同时,为了使道路规划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建议开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降低或避免政府单方面的投入,以保障持续的建设资金。

(六)利用城市道路规划管理中的新技术

目前,城阳区已经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等先进城市管理技术,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经验化规划管理到科学化规划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转变,采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进行监督和电脑操作, 保障城市空间数据更新及时性、管理的公正性,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杜绝暗箱操作,减少人情关系网,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更好地促进和实现政府职能部门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为城阳区的明天做好铺垫。

三、结束语

作为现代化的城市,应具备三大功能: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活动需求、改造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道路的规划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城市道路规划管理水平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城阳区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树立一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重视对于文化遗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使城市规划科学论证、理性分析、合理定位、加强监督,提高道路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使城阳区建设成为一个“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可持续型、生态型、文化底蕴型和生活型的市民城市。

参考文献: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三版,任福田 肖秋生 薛宗蕙编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作者简介:

李富兴(1976- ),男,山东沂水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和设计;

王琳(1976- ),男,山东青岛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

上一篇:巴彦县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编制 下一篇:论述氧化铝行业沉降槽的优化设计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