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时间:2022-10-01 07:16:20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从伽利略开创近代物理先河开始,实验观察加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一直是物理学发展中的指导思想。而理想化模型即物理建模正是为适应这样的研究方法而提出来的。具有物理建模意识,具备物理建模能力,是每个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一)多媒体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事实说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生动性、方便知识复习、习题练习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给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用flash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那些抽象的无法用手工教具展现的物理模型,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二)物理学史的帮助。了解物理学史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更是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万有引力》的学习中,从古埃及的托勒密,到意大利的伽利略,到第谷开普勒,波兰人哥白尼,再到牛顿,科学家们在对宇宙的研究过程中都是提出各自的物理模型来比对现实中的现象,从而确立距离实际最接近的理论。牛顿为什么能够解决困扰科学家们的三大问题从而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正是由于他抓住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化处理,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体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设结构,而这种理想物质、过程、假设结构就叫做物理模型。

(三)利用好实验室。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是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某一物理模型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物理建模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清晰的物理模型概念学生就不会开展实验过程;没有习惯性的建模意识和正确进行实验的科学指导思想,学生就不能通过实验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带着物理建模的意识走进实验室,多进实验室,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物理学的精妙之门!

(四)培养热爱生活与观察的情感态度。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机会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观察。知识来源于生活,观察取决于兴趣。一个热爱生活与观察的人必然精力充沛,富有生机与创造力。伽利略看见吊灯的晃动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阿基米德因洗澡时水的溢出而发现浮力定律、奥斯特因小磁针的偏转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物理模型正是来自于生活!

(五)物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从光电管到磁流体发电机,从宇宙飞船到粒子物理……现在每年高考题几乎都会有关于新技术应用方面的题目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学习。三尺讲台是教师展示魅力的地方,优秀的教师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魅力、道德魅力征服学生,抓住学生的眼球与思维,从而润物无声、水到渠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征服”学生才能有效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我们的想法。

上一篇:基于Logistic模型的春运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 下一篇:我国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的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