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研究

时间:2022-08-28 06:41:16

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研究

【摘要】小吃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地的特色小吃反映了不同地理区域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蚌埠特色小吃美味可口且种类丰富,但规模较小,发展一直受到限制,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通过对蚌埠特色小吃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蚌埠特色小吃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为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品牌

蚌埠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皖北中心城市。蚌埠的特色小吃品种多样,如蚌埠小龙虾、雪圆馄钝、四色汤圆、烧饼夹里脊、湖沟烧饼等,都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但在外界的知名度并不高。蚌埠的特色小吃与武汉鸭脖、桂林米粉、兰州拉面、宜宾燃面等在全国知名的地方小吃相比,知名度较低,缺乏品牌效应。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收益,也代表着一方特色餐饮文化的传播。通过对蚌埠特色小吃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路径,对促进蚌埠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丰富人民物质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概念和营销意识

兰州的“拉面”、桂林的“米粉”以及云南的“过桥米线”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品牌。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吃经营者缺乏品牌概念和营销意识。小吃品牌的建立有利于形成特定的经营模式和品牌知名度。蚌埠特色小吃的大部分经营者只是更多地考虑当前的经营现状,没有对行业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品牌概念。同时,一个品牌的推广需要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产品营销意识。小吃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很多特色小吃的经营者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同质化严重,从而导致了目标消费对象不明确、市场定位不清晰,无法形成合理的细分市场和核心竞争力。

(二)宣传力度不足

小吃知名度的提高不仅需要味道好更需要大力宣传。如果只有味道好,可能只有周围小范围的口口相传,形成小区域内的名气。大部分特色小吃的经营者只是通过简单的传单或者海报的形式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的甚至不进行宣传,这将会流失很大一部分潜在客户。现代商业社会中,只有对产品进行大力度宣传,才能提高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才能够占领市场。另外,蚌埠当地的媒体对特色小吃的宣传报道也不多,使得公众的感知度和认可程度较低,对形成产业化的特色小吃发展不利。

(三)外来品牌的竞争优势明显

由于蚌埠人口较多,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小吃品牌来分这块市场蛋糕。随着在大街小巷以及各个大型商场里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如兰州拉面、武汉鸭脖、老乡鸡、云南过桥米线、德克士、麦当劳、肯德基等外来品牌,很多都是连锁经营,又是知名品牌,使得蚌埠本地特色小吃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外来品牌凭借着成熟的经营模式、规范的管理手段以及较高的知名度一旦进入新的市场就会迅速占据市场份额。

(四)缺乏规范化管理和高素质行业人才。特色小吃市场投资门槛低,成本较小,吸引了大批经营者进入。但市场上特色小吃的经营一般都是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饮食卫生状况得不到保障,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行业准则,很难将特色小吃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因缺乏规范化经营管理标准,蚌埠特色小吃形成不了产业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与外来知名小吃品牌存在很大差距。这些特色小吃的经营者大都是当地的农民或者下岗职工,普遍学历较低,缺乏相关的餐饮方面科学知识,也没有正确的服务理念。经营者一般既是管理者又是一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产品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薄弱,经营思路受限,形成不了特色小吃产业化规模发展的战略思维。这是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二、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特色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人们的关注度更加偏向于食品的特色与品牌质量。特色小吃的品牌的建立对整合小吃资源,形成小吃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蚌埠优质的特色小吃首先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形成特色的小吃品牌。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对外交流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加大特色小吃品牌知名度的宣传,例如蚌埠特色小吃美食文化节、特色小吃推荐会、特色小吃展销会等,进行对外宣传推广。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不仅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对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宣传推广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府应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

美食的形成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个饮食文化上的支撑。蚌埠是一个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蚌埠特色小吃也包含着各种各样人文典故。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特色小吃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将历史故事引入到特色小吃文化里面,结合当地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优势,进行餐饮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大对特色小吃的品牌宣传,加快形成种类丰富、具有竞争力的小吃产业。政府同时应当加强专题研究,制定相应的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目标,通过引导和扶持蚌埠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开发研制方便携带的特色小吃产品,通过打造特色小吃旅游产品,塑造蚌埠优质特色小吃的品牌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三)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引进专门人才

特色小吃产业的发展需要标准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行业规范。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应该清晰地认识自身产品特点和经营优势,明确产业理念和经营文化,形成具有统一风格特点和统一操作流程的标准化产业格局。政府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形成“蚌埠特色小吃协会”,利用小吃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力度,做好行业资源整合和行业服务,规范小吃行业的经营行为和行业竞争。在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应当不断提高小吃行业经营者的个人素质。经营者一方面要了解小吃业的供求关系变化和行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烹饪技巧的创新,熟悉现代餐饮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小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强卫生管理,改善饮食环境。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小吃行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深入了解小吃市场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小吃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行业卫生标准,监督小吃经营者严格执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特色小吃经营者也应该严格自律,互相监督,维护行业规则。小吃行业只有在坚守食品安全卫生的大原则下,才能吸引消费者,提高品牌认可度,形成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基础上,经营者应当抓住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高品质消费的倾向,不断改善店铺的就餐环境。温馨、干净、舒适的就餐环境有利于吸引顾客,改善顾客的就餐心情,增加了顾客对于同一店铺二次消费甚至长久消费的可能性。

(五)发掘潜在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逐渐由追求温饱型向休闲型和享受型过渡。从需求的角度分析,随着人们收入的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追求一种休闲舒适的生活,特色小吃的市场潜力巨大。夜市作为一种城市文化,是特色小吃重要的市场空间。夜经济就是对应夜市在文化层次上的经济,是在夜间进行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经营活动,主要有夜间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等。在很多大城市,夜经济作为一种内源型经济,在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增长和延长经济活动时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蚌埠特色小吃应当借助当地夜经济的发展,结合白天的正常经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抓住有利机遇,加快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

三、总结

特色小吃产业化发展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和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积极地为特色小吃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小吃经营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发展自身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在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蚌埠特色小吃产业化的发展定将会取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建春.宜宾地方小吃文化资源的发展构想[J].旅游纵览,2015(2):120-121

[2]索维.地方餐饮美食产业的发展路径分析――以桂林米粉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6-20

[3]袁小山.武汉餐饮类老字号品牌的振兴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13(4):246-247

[4]余小乔.唤醒“早睡”的城市[N].蚌埠日报,2012-11-05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蚌埠地方优质特色小吃的整合研究,项目编号:AH201410378361。

上一篇:海南省分界洲岛旅游区商业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