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尔多斯地区信贷投向及风险防范的探讨

时间:2022-10-01 07:09:43

关于鄂尔多斯地区信贷投向及风险防范的探讨

摘要:随着鄂尔多斯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银行风险开始凸显。本文以鄂尔多斯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了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6-0053-03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日渐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鄂尔多斯地区由于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民间借贷资金断链、房地产泡沫破裂、煤炭价格下跌等因素,本地区经济下行风险较为突出。企业销售收入及经营效益普遍下滑,企业债务危机不断蔓延,民间融资和关联担保风险进一步向银行体系渗透,欺诈及恶意不还贷款等各类不诚信行为突出,社会信用体系及金融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避免呆账、坏账,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如何结合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特点,参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都是银行信贷经营者需要重点思考分析的战略性问题。

一、鄂尔多斯地区信贷现状

近几年,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速放缓的趋势(图1)。

与此相应的是鄂尔多斯地区银行资产规模逐年增长与增长率趋于平缓的趋势。以工行鄂尔多斯分行为例,近5年资产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

以上两图显示:银行信贷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银行信贷投向一直以来都较集中于传统行业及垄断性行业。鄂尔多斯地区也不例外。鄂尔多斯作为矿产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是本地区经济的基础和载体,大量资金流入煤炭及相关行业、企业,且其相当部分贷款是中长期贷款。而传统农牧业、第三产业的企业一般为民营企业。规模小,收益低,融资难。随着当前民间借贷、民间融资困难的加剧,更加阻碍了传统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优质企业“去银行化”趋势越发明显

鄂尔多斯地区信贷投向集中于煤炭行业优秀企业。鄂尔多斯地区商业银行众多,为争取向优质企业投贷,容易采取压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等方法来争取客户。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形势的变化,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为追逐更低融资成本。地区已有不少企业通过设立集团财务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等方式进行融资,并置换之前的高成本银行贷款。就全国来讲,2013年1-4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900亿元,同比多增1013亿元,增长114.2%,但实体经济却表现平平,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这即是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也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两头难

中小企业融资两头难是指:一是取得银行贷款难,二是民间融资难。

银行为确保资产质量,降低风险,往往在信贷准人、客户准入、贷后管理等方面制订了严格的进入条件与适当退出条件。目前,鄂尔多斯地区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底蕴不足,在财务制度、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此种情况下,真正需要银行贷款企业,多是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的企业。银行信贷资源质量下降,各家银行在贷款投放方面较为谨慎,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难度加大。

鄂尔多斯经历了近两年的民间借贷风暴后,地区诚信体系遭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民间借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鄂尔多斯地区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一)信贷集中易引发信贷风险积聚

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的贷款集中于少数行业和企业,相当于把所有鸡蛋放于一个篮子中,银行的运营易被少数行业和企业所左右,势必增加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积聚。同时,由于各家银行白热化竞争,争相对少数企业进行信贷投放,这些少数的行业和企业可能拥有超出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化,多元化经营趋势意愿强烈。剩余资金可能被投入到其它实业或者证券市场中。而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实施有效监管,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积聚。

(二)银行间过度竞争易导致信贷风险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间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同业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入驻银行较多,以煤炭为主的准格尔旗薛家弯镇为例,其金融机构达到11家,且有不少二级分行建制。由于各家银行的贷款注意力集中于少数行业、企业及项目,形成大量资金追逐少数行业、企业和项目的现象,竞争相当激烈,易发生压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等一些恶意竞争现象,这样不仅会导致商业银行平均利润的下降,也因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而导致各家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下降。

(三)银行资产受累于地区民间融资引发风险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借贷一度十分活跃,近两年呈集中暴发态势。企业参与民间借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本身在银行贷款,同时在民间融资:二是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民间放贷。高利率民间借贷一旦资金链断裂,则易引发传导性风险,银行贷款必然受到影响。由于银行与民间借贷个体灵活性差异、信息不对称等条件的制约,法院在处置民间借贷案件时,倾向于保护弱者权益,高估企业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使银行资产遭受进一步损失,

三、鄂尔多斯地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合理的信贷投资结构、严格的风险控制是提高银行价值的根本保证。信贷风险控制作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方式大致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购买力风险、内部风险、政策风险六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存款者挤兑而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付;二是贷款逾期不能归还,导致银行资产损失。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现阶段总体稳定,银行风险主要以信用风险中的贷款逾期不能归还情况为主,因此,在控制信贷风险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大做强支柱行业,防控支柱行业信贷风险

一个地区的支柱行业向来是商业银行信贷倾斜的重点,鄂尔多斯地区的支柱行业包括煤炭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可以说,全市工业经济乃至全市整体经济发展都主要依赖于上述行业的强势拉动。

对于这些支柱行业中的企业,银行在决定信贷投向的取舍中,不仅需考虑行业现状、企业经营现状,更要思考判断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加大市场调研分析力度,实时调整信贷策略,积极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其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关注宏观经济形势,防范、化解行业波动和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二是及时准确掌握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以煤炭行业为例,经历2001年之后的10年黄金期、2012年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下跌后,煤炭企业应对煤炭在发电领域的稳定作用有充分的认识,根据汛期、季节(风能、太阳能发电)等特点,适当控制煤炭产量,防止产能过剩。伴随着地区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企业对煤炭产能的调控能力大大加强,地区企业应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此举不仅有利于企业经营,也从根本上保护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二)提升改造传统行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鄂尔多斯地区的传统农牧业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本地区的肉乳类加工、粮食蔬菜加工、绒毛皮加工等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而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总体规模偏小,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弱,与城市化水平关联度较低。第二产业独大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服务产品市场需求的空间广阔,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康巴什新区根据国家及内蒙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规定,成立了“康巴什新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中心”,制订了《康巴什新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从“武钢养猪”,榆林煤老板向下游经销商营销等事件,我们应认识到引导本地区优质煤炭企业由跨国投资、收购资源的意愿转向投资带动本地区一、三产业发展方面,如设立养殖基地等。通过行业信贷限额及行业倾斜,引导、支持企业向第一、三产业投资。

现阶段,农林牧及第三产业内的企业一般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虽然目前行业内已有一些优秀的企业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但与大型支柱行业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融资难是行业内的普遍存在问题。换个角度,这些企业相对于银行而言,属于弱势企业,银行可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可带来较高的收益。银行可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中选择行业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和信贷额度倾斜。扩展银行客户集群,改善单一的盈利模式,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拉升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农牧林等生产周期长、收益慢,银行贷款的高利率也会对其造成一定压力,制约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尝试推出银行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举措,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拓宽银行信贷投向渠道,关注新能源行业

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特点,可适当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如风能、太阳能)的关注,将银行信贷资源向新能源行业倾斜。既可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又可优化银行自身的信贷结构。同时,可以解决地区能源利用结构单一和环境脆弱的问题,拓宽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渠道,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不过新能源产业利用成本却高于传统能源,不同企业的赢利能力差异性也较大。对于新能源企业及项目,应充分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从技术原理、经济可行性、市场动向等多角度作充分的论证,科学地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银行需要关注资金在新能源企业与传统煤炭行业间信贷资金的比例关系。

(四)依据银行信贷结构,完善信贷市场退出机制

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一方面在准入行业和准入时机的选择,另一方面在于信贷退出机制的完善。银行需依照自身信贷结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信贷退出策略。

首先,需谨慎选择信贷退出时机。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是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且能较好掌控风险的时期,其最佳点是企业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交会处。其次,需明确信贷退出的数量。实际实施中,通过对信贷退出数量的调整可实现对信贷退出结果的修正。若企业的未知变数较多。可考虑在企业经营情况尚可且融资渠道较多的情况下,主动让出一部分信贷市场,在其他渠道资金陆续进入后逐步退出。若企业的贷款存量较大但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可将合作重心由贷款供应向营销金融产品、开发中间业务上转移。若企业贷款已出现风险的苗头,需突出第一时间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贷款;若企业表面经营正常,但易受产业行业调整影响,存在较高的隐蔽性潜在性风险,可采用分批逐步回收的方法。(责任编辑 秦亚丽)

上一篇:摈弃垄断,还原充分竞争 下一篇:绿色信贷:内蒙古银行业实践、困难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