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程设计

时间:2022-10-01 07:03:40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程设计

【摘要】思维导图是将使用者抽象的隐性知识具象显性表征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思维导图为理论依据,结合教学实例,试探究其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 听说课 课程设计

一、引言

听说能力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但由于缺乏所需习得目标语的背景文化知识和语言环境,使语言听说能力的长足发展遭遇瓶颈,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直以来困扰语言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思维导图为理论基础,试探究该理论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价值。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基于图式理论而发展形成的经典心智理论,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各领域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电子商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运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语言教学中,成果显著。思维导图运用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人类大脑思维过程进行组织和阐释,并最终以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树状图形式呈现,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基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比习得新知识,并将新知识内化整合,进而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东尼・博赞先生创立该理论的初衷,便是提升理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因现阶段的英语能力考查多为笔试,对听力和口语方面的量化考察考查较少,所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两种能力却又是最能体现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而前人对这两方面的理论实践探究较少,本文运用思维导图理论对高中英语听说课程设计如下:(本文的听说课程设计适用于听力材料为长对话、说明简介及演讲等)

听前:通常情况下,长篇听力材料的问题部分为三至五个小题,在听前可让学生利用听前的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听力题目,预测即将进行听力的内容,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听力听前预测思维导图,进行简要的互评,拓展学生的听力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对听力材料具有适当预判和背景知识的学生的听力准确性明显高于运用普通听力方法的学生。

听中:在听力过程中,运用的是英语专业八级的听力方法,因其十分符合语言学习者的听力习惯。在此,将听力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遍――泛听,简要了解听力的主题和大致内容(形成一级主题);第二遍――精听,捕捉文章具体信息(形成二级主题及三级主题)并进行反思,查阅听力过程中所错失的听力内容,明确需要进一步掌握的信息要点;第三遍――精听,完善第二遍――精听时所错失的信息点(完善三级主题);第四遍――泛听,对听力内容进行再次梳理,并检验所听内容与听力原文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及时更正。

听后:听力完毕后,可让学生进行听力思维导图展示并进行班级互u,在肯定学生的个人展示同时更要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中肯的建议。学生思维导图的不足多体现在:主题层次不够鲜明、逻辑顺序稍有混乱、可能因为学生个人听力能力差异,所听内容与听力原文相比还有部分偏误,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学生根据听力主题进行对话或小组讨论,并再次让学生将展示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此时,教师应更关注学生思维导图的主次分明和逻辑顺序,以便再次进行语言表达时的清晰准确性。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后练习时,适时运用思维导图理论进行听力练习,并内化成自身的听力方法。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篇与听力主题相关的作文,在作文的前期行文和作文自查时均运用思维导图,以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找出在谋篇布局和具体行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间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论

思维导图理论创立虽早,但我国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呈现起步晚、研究不够深入和运用不够广泛的特点。本文以思维导图为理论基础,将其运用于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在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完善学生现有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还可将思维导图理论运用于多种语言的习得和语言习得的其他层面,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该理论对语言学习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Buzan,T.,&Buzan,B.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enguin press,1993.

[2]博赞・东尼,博赞・巴利.叶刚译.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34.

[3]博赞・东尼.思维导图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高职公共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困难的... 下一篇:角色扮演法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