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初级视听说策略

时间:2022-10-01 06:57:09

浅析日语初级视听说策略

摘 要 日语视听说是日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以培养学习者听说能力为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视听策略训练,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树立信心,而且可以帮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视听说习惯,最终提高学习者的日语听说水平。本论文从日语视听说活动前、视听说活动中以及视听说活动后的整个过程出发,浅析了初级日语非母语学习者进行日语视听说活动时可以采用的一些视听说策略。

关键词 日语视听说 语言介入 预测猜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视听开始前的语言介入适应策略

(1)正确的语音语调养成训练。学习者在进行视听活动之前应首先保证自己有准确的日语发音及语调,良好的语音面貌,这样才能确保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迅速做出反应。反之不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往往会导致反应出错误的语言信息,特别是在日语中语调不仅可以辨义,而且具有在语流中的分界功能。①再加上在现代日语中因语调不同而意思不一样的词有很多,②这就使得发音和语音语调的正确在日语视听说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学习者自身发音正确才能听得懂视听信息,而且通过不断接受含有正确语音语调的视听信息,才能强化自身“说”的正确,这样对于初级学习者而言正确语音语调的养成训练就更为重要了。(2)日语口语化的发音训练。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日语口语与教科书上朗读的会话和课文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语速明显加快,口语化的省略表达增加,甚至有很多吃音、吞音和约音的现象,掺杂很多方言俚语,背景音也很多,这使得非母语日语学习者在刚开始接触视听资料时,某些句子往往只能听到某几个片段发音,而不能领会其真正的意思,这种不适应不仅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听说难度。因此在正式开始视听活动以前,我们也非常有必要进行短期强化式的针对语音、语调、语速、口语的缩约形、约音等进行的语言介入的适应练习。(3)背景文化知识。背景文化知识不仅包括对日本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的学习,还应包括对视频信息本身的时代背景、登场人物关系、以及上文旧信息等的了解。

2 视听中的预测猜想策略

在进行日语视听活动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信息盲点,也就是依靠我们现有的语言知识、语言水平,在现有的视听环境下,即使反复视听也难以捕捉到的语言信息。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客观原因(比如视频信息本身的音效处理、发音者特定的发音习惯、语言环境或者某一地方特殊的方言俚语等),也有主观原因(学习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语言能力等),但是日语视听说与听力训练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获得听觉信息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视觉信息,因而就可以通过视觉信息帮助学习者弥补在初级视听阶段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听”的能力的不足,由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出发结合听觉信息迅速进行合情合理的预测和猜想,帮助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及态度,并根据上下文的状况和已知的旧信息来逐步进行推论,③最终对视听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所谓“合情”是指猜测和预想的日语词汇或句子必须符合上下文的情境和情节发展、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日语句子基本的间架结构;“合理”是指猜测和预想的日语词汇或句子的发音,应符合或基本符合视频资料的发音。这里之所以说“基本符合”是鉴于初级学习者往往会出现误听而言。尤其是对于一些发音含糊、语法复杂、口语省略较多的长句,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关键词先获取具体的事实性的主要信息,把握句子的主旨和大意,从这些事实性的主要信息出发对支信息进行预测和猜想。

3 视听后的回顾复听策略

在上文中提到可以用预测和猜想的策略解决一部分盲点信息,可是在实际进行视听活动时,也仍然会出现无法确定出符合上下文发音、意境的合情合理的语言信息的现象,这时学习者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回顾复听,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些当初无法听懂的盲点信息往往会迎刃而解,能够处理甚至解决掉一部分盲点信息。当然根据视听内容难易等具体情形等待复听的时间可长可短,并可以多次复听。另外,在等待复听期间并不是停止一切日语视听活动和相应的语言训练。相反,在等待复听期间仍然要保证每天有一定量的视听活动和其他相应的语言训练,这样才能稳固地提高日语视听水平。而所谓的“等待”,不仅是为了等待时间调适学习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等待”语言水平尤其是视听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间歇式的回顾复听策略对于培养学习者在视听活动中善于取舍、抓住主要矛盾、缓解视听时的焦躁情绪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且通过回顾复听可以反复刺激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信息,并强化这些语言信息,为类似情境下传导出相应的语言信息,完成从视听到说的完美过渡非常有效。

以上从日语视听说活动前、视听说活动中以及视听说活动后的整个过程出发,浅析了对于初级日语非母语学习者而言,在进行日语视听活动时可以采用的一些视听策略。在这些视听策略中视听说活动前的语言介入训练策略是进行视听说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者可以开始进行视听说活动的先决条件。而所谓的介入训练既要在某一次视听说活动前进行突击式的强化介入训练,更需要进行长期的语言养成训练,在此基础上学习者才能调适好心理,更有信心地开始视听说。视听活动中的预测猜想和视听活动后的回顾复听策略可以帮助日语非母语学习者有效地处理视听说活动中的盲点信息,视听活动后的回顾复听策略还可以巩固视听说训练的成果,它是将视听活动与“说”的会话能力有效结合的策略。当然视听说策略还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探讨,比如如何使精听与泛听配合,如何使听说能力更好地互相促进等等。从研究方法上还可以通过收集若干次学习者的视听语言数据,或者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更为有效的视听说策略。

注释

① 顾海根.日本语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12-13.

② 徐一平.日本语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31.

③ 町田建.言語学の基礎.株式会社アルク,2002.1:70-74.

参考文献

[1] 张建芳.大学日语听力考试现状级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6.27(6).

[2] 王静,张小林.听力策略[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

[3] 徐曙,毛文伟等.日语视听说教程(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4] 刘绍龙.论“视听说”的认知基础和实践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2(3).

[5] 李伯芳.英语视听说试点课程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7(3).

上一篇:“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中职校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