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

时间:2022-10-01 05:03:34

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

高效课堂中,教师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有激励性人格,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高效课堂教师角色转变引导高效课堂这样评价教师:给学生讲明白的不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想明白的才是好教师,能让学生学会的才是好教师。可见,要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换角色。

一、精于做一位“导演”

教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非常关键。其实,教师应精于做一位“导演”,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教师更应该精于在课堂中启导、诱导、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学堂”,让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能动的实践者。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精于设计,指导学生如何生疑,如何质疑,如何析疑,如何释疑,引导学生怎样进入学习情景,怎样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怎样运用学法促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怎样从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没有有效的“导”就没有真正的“学”。教师要把高效课堂当作“舞台”,做一名真正的“导演”。在学生思维不畅时要“导”,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要“导”,在学生疑惑不解时要“导”,在学生束手无策时要“导”。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就是要导趣、导乐、导思、导法、导议,留给学生更大的创造的空间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愿学会学、活学、善学、勤学、乐学。

教师作为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当一个学生想在讨论中说些什么的时候,辨认出他的愿望并且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通常是教师的任务。当不只一个人同时希望在讨论中发言或同时希望回答同一个问题时,是由教师来决定谁来发言或按什么顺序来发言的。如果先叫到了某个学生,可能另一个学生就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因为前一个学生已经把他想说的话说过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所需要资源问题,因为空间和物资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既定的时刻,希望使用各种教师资源的学生,常常多于可以使用他们的学生。

教师作为高效课堂时间把握的法定计时员,负责宣布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要搞清楚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另外还要决定什么时候由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如什么时候讨论,什么时候做练习,什么时候讲解等。

二、甘于做一名“助理”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应充当一个助理角色,辅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应“低调”进入课堂,为学生“学”的需要而多做一些辅助参谋工作,提高学生“学”的地位,师生共同进入教学过程,同时以教师具有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帮助学生迈过“学”中遇到的沟沟坎坎,达到教学相长的美好境界。教师要甘于做学生的助理和参谋,这不单是角色的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的帮助就是一种真切的服务,惟有如此,学生的认识才能得到深化,品德才能得到优化,知识才能丰富,能力才能增强。

高效课堂中,教师主要的角色是监控者。教师要检查学生在实施任务时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加以引导,但不能直接批评。对于学生在执行任务中的合作技巧教师也要监控,避免学生出现没有目的的争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任务中去,此时,教师是一名参与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参与任务时,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一名参与者,而不是一名指导者。如果教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名指导者,那么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在任务的执行中也可以干预学生,但不能过多干预。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困难,应该干预,及时帮助学生。教师也不妨做一名旁观者。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和他们一起去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任务中阶段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根据任务实施的进程和出现的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够实施好任务型教学。

三、乐于做学生的益友

高效课堂的教师,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安全感的教师。课堂是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支持孩子在课堂上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适当点拨,起到“点石成金”“拨云见雾”的效果。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点拨”与“讲授”完全不同。高效课堂不会拒绝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点就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何为“适当”?不同的学生观之下,“适当”的时机、内容、容量、方式、心态也大不相同。“点到为止”并非“说到为止”,教师要明确,点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将知识拓展与延伸,而不是代替他们得出结论。在学生困惑时,教师可以及时点拨;在学生积极时,教师可以故意示弱;在学生偏离时,教师可以校正方向;在学生沉闷时,教师可以引导质疑和对抗。明确了点拨的目的,再掌握好点拨的技巧,自然就能做到高效课堂中的“点到为止”了。

高效课堂展示的样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一定会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展示。

四、善于同学生合作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不容忽视。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参与,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设计、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不开教师的热情欣赏、离不开教师的大胆开发,只有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的高效才会长长久久。

卢梭曾经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教育却实实在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接受由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全过程“洗礼”,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如果教师的角色真正做到了以上的转变,那么,我们的课堂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参考文献:

[1]课堂秩序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8.

[2]对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宁夏教育,2002,(6) .

[3]高效课堂100问.2013.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 下一篇: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