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隧道施工环境影响的防治

时间:2022-10-01 03:55:26

论城市隧道施工环境影响的防治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越发频繁,为充分满足城市在空间、交通等多个方面需求,进一步加大了隧道工程项目的数量、规模。然而,在实际进行城市隧道的是施工建设中,具体的生产操作、机械运行均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污染,直接影响到了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本文就城市隧道施工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隧道施工;城市环境;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建设中常见的大型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环境进行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硬件(结构),也要加强软件(尤其是环保),不能只重视隧道建设有无直接的工程灾害,而忽略对环境的破坏。怎样才能给后代留下一个自然、和谐、统一的隧道设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和环境保护

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宗旨在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所以国家制订和了环境保护法,并三令五申的出台了关于环保工作和问题的规定。在公路隧道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如何在公路隧道施工的工程方面对环境进行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加强。公路隧道的工程建设是大兴土木的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如果我们加以注意,便可除弊兴利。采取一定积极的措施,还可对环境加以绿化,促进美化,造福社会,从而有益于人类。

二、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1、爆破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由于隧道工程的施工多为地下作业,从而通常需要以爆破的方式开辟空间、通道,而实际的爆破施工所释放的能量、空气波将引发地面震动,一旦地面振动的频率与项目周边既有构造物的固有频率相等,将引起共振现象,进而危害到构造物的质量安全,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目前,虽然我国多数城市隧道项目所采用的爆破技术只会生成较小的能量、引发共振的几率较小,但却会造成隧道工程周边地表的凸起、位移,在一定的范围内,地面上的构造物受爆破震动的影响,虽然不会出现过大的损坏,但极易发生变形,大幅缩减构筑物的使用寿命与耐久性。此外,倘若爆破场地的周边区域存有精密的仪器设备、机械设施,爆破所引发的震动将对其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

2、公路隧道建设弃碴

在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建设弃碴,尤其是在长段的隧道群地段。在交通工程下达的“绿色通道”背景下,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碴处理一直以来是另各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需给予科学合理的解决。如果公路隧道的建设弃碴处理不当的话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危害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公路隧道施工的弃碴长期危害:弃碴的流失会改变一定区域的岩土环境和土壤结构,使土壤砂砾化,在农耕区既有作物的生存环境会遭到破坏,进一步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在风景区,原有植被也会遭到破坏;大面积的弃碴可以影响土壤和空气热能交换,进一步影响周围的湿度和温度,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局部环境气候;如果大量的弃碴处理不当,将会大范围的影响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

3、生产操作产生的噪音污染

在实际进行城市隧道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泵送、电钻的使用、空气压缩机的运行、凿岩机作业等机械化操作,均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一旦一次性同步运行多个设备,这种噪音也将被叠加、放大,从而形成噪音污染,以至于影响、干扰到在岗工作人员与项目周边社会百姓的心理状态、神经系统、听觉感应,虽然我国有关标准、规范中列有明确的噪音限定值,但受机械、设备的出厂配置所限,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三、城市隧道施工中的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爆破施工中的防治措施

对于爆破污染的防治,首先需要合理选择、确定爆破时差,为避免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形出现重叠、加大,具体的爆破设计应综合考虑各个雷管所用的炸药量、爆破震速,保证每段雷管具备一定的起爆时差。其次,对于同段雷管的爆破设计,应尽可能的减少炸药用量,以短进尺的方式布置,而对于掏槽眼则需要采用分层结构。再次,为有效控制爆破规模,应选用台阶法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挖掘施工。最后,应在施工现场组织进行爆破测试,以得出相关的数据、参数,确定循环爆破可采用的最大装药量,并对总体的爆破设计进行调正,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来执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测。此外,城市隧道的爆破施工,应事先将相关的时间、规范、地点等信息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至有关部门,并通报至项目周边的社会百姓,由公安部门负责协助、监督。

2、公路隧道施工废渣

在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地形和地貌,合理的规划施工弃渣场,并相应的提出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和挡墙等先进技术的措施。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必要的科技手段和科技力量对公路隧道的开采实行动态管理。在地质的构造过程中,不同的底层,岩石成分也是不同的,铁矿石、煤、铜矿等有色金属矿藏在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也会时而出现铁矿石、煤、铜矿等有色金属矿藏,其废渣会时而出现,这些都可以作为可利用的物质。在这些物质中,也会有放射性的有害元素。对于这部分的渣体,需充分的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处理,否则对人体和大气造成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3、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主要表现在进洞口的施工。由于隧道洞口的安全非常重要,所以,当洞口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时,设计者和建设者为了使施工变得简单,降低风险,通常将相当范围的覆盖层以路堑的方式清除,或采用先开挖后回填的明洞方式。这样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首先,山体遭到破坏,在降水量大的季节和地区,将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等破坏,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其次,洞口大范围明挖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有的地方因为暴露出来的边、仰坡是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岩石等地层,植物几乎不可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这又加剧了岩石风化和水土流失。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首先,在线位确定以后,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设备和地形地质条件,尽早暗挖进洞,减少边仰坡的暴露程度,这样可能增加施工难度,但能够减小边仰坡的暴露高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对洞口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保持相对有益;其次,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法制法规,对设计施工中的环保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约束。

4、对废水、废气的处理

废水处理采取所有合理措施,如沉淀池可防止向河流和灌溉水渠直接排放建筑污水。施工管理区污水,生活垃圾要集体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水体。机械油料的泄露会引起水污染,所以应加强环境管理,展开环保工作,防患于未然。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不宜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水体附近,应远离河流,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防止大风暴雨的冲刷而进入水体。

废气处理机动车辆排放物以及排放物的二次衍生物一光化学烟雾等均对水、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隧道内施工,除了机动车辆排放物外,还有凿岩时粉尘和放炮后硝烟等废气。湿式凿岩法较好的解决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其他气体主要依靠风机和管道清除。施工现场及主要运料道路在无雨的天气,则采用定期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修建过程中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被纳入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非常有意义,只有掌握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要点,才可能充分发挥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作用,使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金星,付玉元.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2]冯大伟,肖红,刘苹.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和谐共生,把大庆建成全省生态环境首善之地[J].科技信息.2012(08)

[3]任毅,胡壮志,杨幸.公路隧道工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对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02)

[4]王胜利,徐阳,柳剑峰,高埃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坝系防洪工程与环境保护[J].内蒙古水利.2012(03)

上一篇:浅谈常见的几种基本防渗漏技术 下一篇:浅谈电法勘探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