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03:00:22

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呼唤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12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就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宗旨。

一、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精心设计,紧扣环节,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教师要细心、耐心地说服,给予辩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依托教材载体,设法捕捉学生创新思维契机

教材是课程实施标准与学生接受能力的载体,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是一段文字的叙述、一幅图画的展示,还是一张图表的分析,或一个多媒体动画的播放,都要让学生觉得是他们探索世界的舞台。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体现出由教程式向学转化,真正实现教程和学程、教法和学法的完美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热点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例如,在学完了《经济生活》教材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题作业:家庭投资和理财的合理化选择,要求学生从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或上网、进图书馆等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力求使论文观点新颖,并具有可操作性。作业一布置,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这次活动既使学生活学活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实际,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3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新数学课堂教学的点滴设想 下一篇:摄影创作中联机拍摄模式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