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雪国》中的“徒劳”思想

时间:2022-10-01 02:13:21

浅析《雪国》中的“徒劳”思想

【摘 要】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岛村、驹子、叶子三人命运不断纠缠,而在故事的发展中,岛村内心充满了人生徒劳的虚无之感,在他的视野下,整个故事弥漫着一种美丽的哀愁。岛村内心感到的这种徒劳有着佛禅之美,这种虚无之美,给故事增添了一种如梦似幻的飘渺。文章将从《雪国》中体现出来的“徒劳”思想与佛教概念“空”联系起来,看二者有无内在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徒劳;空;虚无;川端康成

《雪国》这本小说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美,美得虚无缥缈。小说中多次出现镜像,幻影,徒劳等字眼,给人一种不真实的虚幻之感,如岛村在火车上看到叶子时的心理活动:“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辛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大概这些都是在虚幻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

岛村是一个消极的人,他做着一些欧洲舞蹈研究,但他自己却觉得描写没有看过的舞蹈实属无稽之谈,虽美其名曰研究,其实是任意想象,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他认为这种空想是由西方的文字和图片产生的,仿佛憧憬不曾见过的爱情。岛村时常感到哀愁,看到事物有时会觉得不过是幻境一般,由镜中虚幻的世界幻化而来。小说里常常写到岛村的感伤:“他从山上带来的感伤,也浸染到了女子的身上。”岛村身体里带着的哀愁使他在看待人或是景色时也染上了这种愁绪。他虽对驹子有好感,却认为二人不过是露水姻缘,一切皆属徒劳。他有家室,一开始和驹子也并不常来往,而且和驹子在一起的时候,又心仪另一位女孩,叶子。看上去岛村只是追求美丽罢了,对爱情似乎并不太当真。而驹子对岛村的爱却要深的多,她对岛村表示理解,告诉他一年来一次也成,带上夫人也欢迎。

驹子爱看小说,记了很多笔记,写了很多日记。岛村却觉得“光记这些有什么意思呢?完全是一种徒劳嘛。”而驹子也只是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是啊。”在知道驹子是她师傅儿子的未婚妻,叶子是行男的情人,而行男又快要病故时,脑中又一次泛出“徒劳”二字。然而却觉得驹子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的存在非常纯真。自然,相对于岛村的世故,驹子确实纯真极了。岛村的生活中满是想象的幻影,而驹子却是实打实过日子的,她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作者川端康成受物哀文学理念影响,又受禅宗为核心的东方传统影响。禅宗讲求物我合一、主客一体的宇宙观,力图还原客观外物,去掉粉饰,回归自然,认为在清冷寂静、简朴寂静的禅境中,才能达到与神会的禅悟思考。所以川端康成把地点定在了洁白而清冷的雪国,用悲伤的笔调书写着几个主人公的故事。他的故事受了禅宗虚无思想的影响,这是一种东方的虚无主义,这种东方的虚无主义又不同于西方的虚无主义,是一种投身于人生,而又对人生抱有漠然的达观。

佛教中“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雪国》中岛村认为的人生徒劳人生如梦幻之类的想法相似。《金刚经》里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句,即说世界上所有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最后都会消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是我们看到的都是虚幻的,生灭无常,刹那变化着。岛村头脑中常常闪过的“徒劳”似乎是一种“空”的想法。然而佛教中的“空”却不是简单的,普通人所认为的人生空无所有,到头来一场空。

佛教讲求空,但并非空无所有。佛法上说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理空而非事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道“观自在菩萨,形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为色、受、想、行、识。色,是事物的形象;受,是痛苦或快乐等感觉;想,是由感觉生起的思想;行,是思想所引起的心与意志的使用;识则是由这些感受思想和意志得到的意识。比如水中莲花只是一个存在,却由于我们的经验和感受投射了附加意义在她身上,赋予了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然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莲花也不过是众生中的一种存在,是我们人的意识使我们认为莲与众不同。而五蕴何以皆空?其实五蕴也不过因缘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无此物,灭之后亦无此物。生灭只间也不过是因缘和合下一时所有的幻像,没有实体,故曰空。当我们看见一个人或者遇到一件事情,他给我们的感受往往并不等同于本质,所以要放下五蕴,放下偏见和立场。由此可见,佛教中的“空”并不是纯然的虚空虚无,而是无我,是解脱,是不执著。

然而到了故事最后,岛村的认识似乎有了转变。蚕房失火,叶子从二楼掉下,这时“岛村心头猛然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感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此时岛村看着火中的叶子,却没什么恐惧的感觉,只觉得她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这种变形或许类似于佛教中所说的轮回转化,自然的循环往复。即如李白诗中所写“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之间不过是逆旅罢了。生者为过客,总归要归去,回到大自然中,执著又有何益?先前的岛村是一心念着叶子的,念着她的美和高洁,认为她如女神一般。而现在,叶子美丽的脸庞在火中燃烧,他想起往日的岁月,虽有种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却看不出往日的那份执着和念想,甚至觉得她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

行男抬眼望天空“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这句话,有人认为是岛村心中美的幻灭,是非常悲伤的,岛村因他心中美丽的叶子的死亡悲伤过度所以呆愣在场,而美丽的银河倾泻了,象征着岛村心中美的幻灭。不过另一种理解或许也能说得通:即在最后那一刻,岛村得到顿悟,懂得了不执著。他的心和美丽的银河融合在了一块,受到了大自然的洗涤,达到物我合一、主客一体的境界。

有学者认为,在《雪国》中所展现的虚无徒劳思想是受禅宗思想所影响,而禅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禅宗的虚无思想即为佛教中关于“空”的学说。然而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有学者又说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从故事发展来看,岛村在最后一幕之前的徒劳思想只是佛教“空”的思想的浅层,即看到人生的虚无的本质,所以追求美丽追求快乐,视生命为徒劳虚幻,这是一种消极的对待人生对抗虚无的态度。然而佛教中的“空”,并非空无所有,并非让人消极地去对待人生,只是让人不执著于名利,不执著于他物,不执著于外相。不执著可以使人放下更多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我们快乐无忧地生活。不执著,做到无我,方可解脱。

故事的最后,叶子死亡,岛村虽感到一种痛苦和悲哀,但却看不出执著追求的念想,这时他方顿悟,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一体的境界。他放下了执著,只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他的心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和美丽的银河融合在一起,而故事也随着岛村精神上的提升,戛然而止。

【参考文献】

[1](日)川端康成.雪国 古都 千只鹤[M].叶渭渠,唐月梅,译.译林出版社,2010.

[2]鸠摩罗什,译.江味农,讲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Z].上海佛学书局,2002.

[3]梁燕城,禅空与上帝——关于基督教和禅宗的对话[EB/OL].2009-04-12,

[4]李芳媛.禅宗的“虚无”思想对《雪国》的净化[J].林区教学,2011(6).

上一篇:论明代的汉赋评点 下一篇:闺阁中那缕抹不掉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