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

时间:2022-10-01 01:01:21

浅析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女教师的数量增长迅速,她们与男教师一样担当着教学、科研的重任,是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高校女教师自身性别优势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她们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门新课题。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性别优势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女辅导员的生存状态研究-以河南省独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4-MFD-131)。

一、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

一般说来,高校女教师成才的条件有两个条件:外部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指社会、学校及家庭环境等。在今天,高校女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是她们成才的前提;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对她们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学校环境来讲,人才组合配备情况,教学科研的条件如何,都直接影响着她们发展的速度和进程。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最密切,夫妻之间的理解、支持、鼓励与帮助,无疑是他们发展的有力支柱,对她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这是女教师发展的身心基础。女性对疾病的抵抗力较男性强,这是女性成才的生理优势,为她们提供了有利的成功条件。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有哪些呢?

首先,从认知方式上看,女性的浏览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她们在教学科研的准备工作中充分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效率。她们认为自己的成才之道在于,本人的专注力与教育职业岗位要求的一致性。从而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调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集中增长才干的时问和精力,以促使自己成为高等学校的有用之才。有分析表明,男女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女教师相比较而言,能够更为深切的领会教学内容,熟悉课本,熟练地把握所讲内容,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女教师一般善于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做到师生间多交流,并且鼓励师生间多交流。其次,从思维方式看,女性形象、立体思维较好,语言表达流利。这对高校女教师的课堂讲授大有益处,她们吐字清晰,腔调柔和,课堂气氛活跃。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她们在讲授时随时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及时取得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加以分析和灵活处理。最后,从发掘问题的能力看,女性的观察力较强。因此,她们能发现男性经常顾及不到的细枝末节,因而能发掘一些问题的闪光点。这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很有益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女专家、女教育家等,除了她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外,还由于她们有着热烈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二、如何将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第一,高校女教师要树立远大的雄心壮志。高校女教师能否发展出自己的潜能,取决于能否正视性别因素给她们带来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因此要破除传统观点的束缚,克服传统女性的自卑感和依赖心等心理障碍,树雄心、立壮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成才。高校女教师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实现成才目标而发挥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才能克服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第二,要有坚强的事业心。缔造事业的人,须有坚定的志向。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向不仅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也表现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当前,随着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模式的建立,办学形式、层次、专业设置等将随着市场人才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女教师自身的知识构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这就要求高校女教师跳出学校的圈圈,预测市场人才的需要,分析专业设置与变化的前景,迎难而上,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扩充与储备。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社会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作为高校女教师,必须在双重角色冲突中学会承担不同的责任,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实现社会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最为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明了自身工作的价值,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奉献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相夫教子和个人享受。操劳于家庭与事业之间,高校女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婚姻、家庭与事业中的位置,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所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人生理想,用理性和睿智理顺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角色所需的各种能力,运用各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求充分的发展,减少社会角色对自己的压力进而利用自己的角色优势,从而超越自我,追求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最终完成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实现女性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玉平.社会性别概念与知识女性成才环境[J].福建师范大学福消分校学报,2005(4):19-22.

[2] 王小波.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0:):57-62.

作者简介:赵润,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上一篇:珠宝检测中测试液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艺术设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