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研究“数字中国”

时间:2022-10-01 12:04:51

IDC研究“数字中国”

国际数据公司(IDC)了2010年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的10大预测。

对于这份预测报告,IDC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分析师童华提醒说,“2010年中国政府IT应用更加注重标准化;有更多的政府部门部署统一开发的软件系统……因此,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数据中心、灾难备份与恢复等平台建设、移动互联、城市智能化管理将有快速增长。”

不过,对于IDC的报告,读者如果想了解详细的预测内容,则需要付费,而且价格不菲。

对于相关行业来说,咨询公司的数据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市场份额。而对于咨询公司来讲,数据仅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体现价值的是对厂商和行业的深入研究。

数据为世界称道

国际数据公司(IDC)北京总部位于北京西单繁华路口,这是一家最早进入中国IT市场的咨询公司。IDC的母公司是国际数据集团(IDG)。美国IDG是一家以投资IT行业媒体起家的公司,市面上常见的《计算机世界》、《IT经理世界》、《软件世界》、《通讯世界》等刊物都在IDG旗下。

美国一般的大型高科技咨询公司从市场战略上划分为两种:一种以美国本土数据分析为主,在美国的营业额占到60%以上,国际著名的高科技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就属于此类。另一种以其他国家的数据分析为主,比如,IDC有60%以上的营业额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亚太市场。

为深度介入IT各领域研究产业发展,2006年IDC并购了美国英萨特(Insights),这是一家研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管理能力变化的公司。IDC借助这一平台,从原来的横向研究IT产业,变为纵向研究各产业的IT发展,加深了行业领域信息化和IT发展的研究。

这样的发展途径,要求分析员不仅具备IT专业知识,也要有各研究行业的教育背景。熟悉IDC业务的中国联通的人士说,IDC的分析师几乎个个都可称为行家。而且,“IDC中国从高层到分析师都愿意用中国人”,一位IT业资深人士认为“本土化”是这家有美国背景的公司的长处。

世界大型IT研究公司,基本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方研究――自下而上从需求方的角度去看供应方的研究,高德纳就以这种研究方法为主。而IDC是自上而下,着眼于供应方的研究,从供应方的角度去看需求方。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供应方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但短处在于,这种方法对市场应用的反应速度和深度较差。”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对《财经国家周刊》说。

IT技术的发展已使虚拟化团队协作成为现实,成为当前各跨国公司主要的工作形态。IDC各项目的完成依赖全球团队协作之力。以服务外包为例,因为研究范围不局限于中国,还涉及墨西哥、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IDC的软件服务团队包括一个身在美国的副总裁、亚太区的工作人员及中国区人员。

IDC的研究团队形态比较松散,以电话会议为联系方式。“不要看我们向政府、企业提供的报告都是从北京发出,实际上报告的背后是一个全球性的团队。”郭昕认为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是有发达的科技保驾护航,另外也考虑到人力资本调配问题。

咨询行业的报告只言片语都可能给业界带来波动,所以一般言语谨慎。实际上也经常出现厂商因为各家咨询公司报告中排名的不同而争执不休,也有厂商的股票因咨询公司的一句话而下跌。IDC市场专员张荣嵘一再表示,为免外界揣测IDC与不同客户的亲疏远近,不便透露更多客户项目合作。采访中,谈起以后在通讯市场的计划,郭昕仅表示目前正在加强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接触之外,别无他话。

研究中国的重点领域

一位IT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评论称,除了关注中国传统的ICT市场(信息和通讯市场)外,新兴科技领域也成为IDC的目标所向。川陕渝“西三角”经济圈、智慧城市的建设、手机安全、云计算等议题就是IDC“2010年ICT(信息和通讯)10大预测”中的议题。

IDC中国研究总监武连峰称,研究视角基于“地域、行业以及ICT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等领域”。神舟数码规划管理经理段瑜告诉记者:“各家咨询公司都有这些预测报告,我们看的不止一家。比较而言,IDC更偏向应用层面。”

在一些IDC研究人员看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IT市场最大的缺陷在于IT消费及信息化的进步仅是在总量上的扩大,而非程度上的增强。2009年,国家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必须设立CIO(首席信息官),“过去就没有CIO,说明以前科技信息并不是企业主要的发展动力。”郭昕认为中国总的信息化程度还是比较低,但是国企设立CIO是一个转变信号。

中国IT产业偏重硬件产业结构是另一个缺陷。软件三分、硬件七分的结构恰与美国的“三七开”相反。郭昕举例:“即便是用友、金蝶这样的领先软件公司,其营业额与联想这样的公司相比,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由于硬件市场容量有限,更新、制造速度也受到影响。“真正无限的是应用,是以软件为主创造价值的品牌,像微软、谷歌、亚马逊、苹果。”而这些,在中国市场还没有。

虽然腾讯在即时通讯方面、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上有突破,用友则是亚洲最大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公司,但在整个行业中,它们的规模还很小。而硬件公司正向服务方向转变,联想做出了尝试,在保留原有硬件生产条件之下,分离出针对服务方向的神州数码。海尔也在2009年尝试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这很像20年前的IBM。”郭昕得出如此结论。

郭昕身后的墙上有一张世界IT支出地图,标识着“IT”字样的小旗贴满了欧洲、北美和亚洲,直观展示IDC对全球IT市场的研究。“全球IT支出的第一位当然是美国,达到4930亿美元;第二位日本,达到1222亿美元;第三位便是中国了,有680亿美元。”郭昕指着图向记者解释。“德国、法国、英国等与中国是一个数量级的。”他点了点贴在这些区域的小旗,“中国在信息高科技方面,已经从传统的跟随者,变成了领导者。”

(本刊记者栾力夫对此文也有贡献)

上一篇:新国货航重装进场 下一篇:转型时代的“动物精神”